食蟹诗话

海贝说文化 2024-09-27 13:53:05

食蟹诗话

作者:刘殿才

丹桂飘香,金菊盛开的深秋,正是蟹肥季节。此时,若能不吝解囊,品尝到个大丰满、青背白肚、金爪黄毛、色香味美的蟹肴,那真是口福,令人赞不绝口。

蟹,又叫螃蟹。在我国的生物学上叫"中华绒螯蟹"。据傅肱《蟹谱》载:"蟹,水虫也,故字从虫,亦鱼属也,故古文从鱼。以其横行,则曰螃蟹;以其行声,则曰郭索;以其外骨,则曰介士;以其内空,则曰无肠。"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食螃蟹历史。《周礼》:"庖人共祭祀之好羞。"郑注:"好羞谓四时所膳食,若荆州之鳝鱼,扬州之蟹胥。"胥是酱,古人又称醢。当时以青州蟹最为名贵,蟹馔就已入周天子食谱。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收有"藏蟹法",详细介绍了用稀糖水、盐、蓼汤、姜沫等腌制螃蟹的方法,是极富有特色的。《大业拾遗》介绍隋代苏州产的"蜜蟹"、"糖蟹"、"糟蟹"颇负盛名。其中仅"蜜蟹"就要进贡"三千头"。隋炀帝接到贡来的"蜜蟹"后,将蟹壳揩擦干净,"以金缕龙凤花云贴其上",所以时人称为"缕金龙凤蟹",足见蟹之珍贵。

唐宋以来,食蟹更为普遍,蟹馔也丰富多彩。唐丰巨源《烧尾宴食单》中记载为"金银夹花平截"的点心,说明是"剔蟹细碎卷"。可能是用白如银的蟹肉加黄似金的蟹黄做成的花卷。宋代陆游诗道:"蟹馔牢丸美。"所谓"牢丸"即指包子。《东京梦华录》和《梦梁录》中记载的"炒蟹"、"谍蟹"、"洗手蟹"、"酒蟹"等,据说花样达30多种。

明代,宋诩所撰的《宋氏养生部》称颂的"玛瑙蟹"也很别致:"用蟹烹、解脱其黄、肉,水调绿豆粉少许,揉以鲜乳饼,同蒸熟块,界之以原汁、姜汁、酒、醋、甘草、花椒、葱调和浇用。"这道菜中要加入"鲜乳饼",即新鲜的干酪,也是前所未闻,自成一味的。

晚清慈禧专权时,苏州阳澄湖清水大闸蟹作为皇室贡品,每年中秋、重阳两个节令,昆山县令都要通过苏州府专程送两份蟹到京城,一份送老佛爷,一份送李莲英。运送全赖马匹,千里迢迢,又能保持新鲜,可见其速度之快。为满足慈禧一尝之快,不知耗尽多少人力物力。

螃蟹不仅肉质细嫩,滋味鲜美,营养丰富,成为人们偏爱的美食,而且还与文学诗词结下不解之缘。螃蟹入诗多见于唐宋时代。《万历野获编》载:"常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诗人把螃蟹当作"横行霸道"者的象征,予以诅咒。唐代诗人皮日休曾经参加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他笔下的咏蟹诗则一反经常,"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中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这是将螃蟹喻为猛士,由衷地颂扬。黄庭坚的"解缚华堂一座倾,忍堪支解见姜橙。东归却为鲈鱼美,未敢知言许季鹰。"诗人把宋代吃螃蟹的方法描绘得生动具体,耐人寻味,美食艺术令人赞叹。更有趣的是,北末文学家苏东坡曾在江南作官,在《丁公默送蝤蛑(螃蟹)诗》中写道:"可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传神地描绘了吃蟹的乐趣,苏东坡以诗换蟹,得意之状令人可掬,足见食蟹的魅力。

《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贾宝玉的《螃蟹咏》称:"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持鳌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和薛宝钗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等还具有科学性呢!中医认为,蟹性咸寒,多食,会积冷于腹内而致病。因此需用辛温发散的姜、醋、紫苏等来解它。说明当时不仅重视蟹馔艺术,而且已懂得科学饮食的重要性了。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在此感谢作者。

作者:刘殿才

编辑:海贝儿

0 阅读:0

海贝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