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罚45亿美元!Luna崩盘事件终于迎来大结局

火星马克 2024-06-21 09:54:06

作者:小岩

编辑:小鹿

曾经震动整个币圈的“Luna闪崩事件”如今终于迎来了大结局。

6月14日,纽约南区地方法院批准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与加密货币公司Terraform Labs以及该公司首席执行官,Luna币主要开发者Do Kwon的和解协议。根据该协议,Do Kwon需向SEC支付45亿美元的罚金,这其中包括36亿美元的罚没款,4.67亿美元的预扣利息,以及4.2亿美元的民事罚款。Do Kwon对上述1.1亿美元的罚没款和1430万美元的预估利息承担连带责任。在此之后,Do Kwon还可能面临包括禁业在内的一系列处罚。

至此,Luna的崩盘事件算是暂时告一段落。

昔日“币圈茅台”沦为庞氏骗局,SEC对其的起诉长达一年半之久...

照例,让我们先来了解以下事件的始末经过。

无论你是刚入圈的新手小白还是纵横币圈多年的老韭菜,都应该对Luna有些印象,这是一个曾被誉为“币圈茅台”的现象级项目。

刚一上线时,Luna的价格只有0.12美元,却在22年4月涨到了119.5美元,但可怕的事情在5月份发生了。5月12日左右,Luna经历了一场恐怖的断崖式崩盘,在币圈展开了大肆屠杀。据当时交易网站统计,短短24小时内,有近40万用户因为Luna而爆仓,单笔爆仓高达1000万美元,爆仓总价值将近10亿美元,约合63.6亿元人民币蒸发。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Luna的暴跌甚至带动了整个加密市场的下跌,短短6天时间,加密货币总市值下跌6000亿美元,众多大型机构因此走向破产。也正因此,一些内部人士将Luna引发的崩盘与2008年雷曼破产所引发的金融危机相提并论。

事实上,Luna本不应该在一开始就被炒到那么高的价格,并被供上神坛,但因为圈内太多人对于一夜暴富有执念,幻想可以“凭空出来好多钱”。Luna的潜在风险一直都有,但很多人要么不关心风险,要么选择性的忽视风险,才会最终引发这样的崩盘闹剧。

2022年9月19日,韩国检方对加密货币项目Luna创始人,发出了红色通缉令,“红色通缉令”的意义在于,国际刑警组织成员国在接到红色通缉令后,可以立即实施拘捕。2023年2月,SEC开始对Terraform Labs和Kwon提起诉讼,指控该公司欺诈Crypto资产投资者,包括通过其现已倒闭的Terra USD(UST)稳定币进行欺诈。今年4月,法院认定被告应承担欺诈责任。

判决认定被告多项违法行为成立,判出天价罚款震惊全球。

这起备受瞩目的案件由SEC向美国纽约南区地方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对Terraform Labs及其联合创始人Do Kwon做出了终审判决。

判决认定被告多项违反证券法的行为成立,并对他们的未来活动施加了严厉的处罚和限制,其中“最重头戏”的处罚就包括总额约45亿美元的罚款。此外,Kwon必须向Terraform进行各种资产和财产的转移,包括PYTH通证的所有者权益和其他资产。这些资产将用于支付罚款,并通过清算信托分配给受损害的投资者。该命令允许Terraform Labs将应付款项作为其破产案中的无担保债权处理,这意味着SEC将在Terraform Labs的破产保护计划生效后根据分配优先顺序获得这些资金。SEC有权使用所有授权的收款程序来执行法院判决,包括在判决后30天内,如果Kwon未遵守移交令,有权行使民事藐视法庭权。

Kwon还必须支付2.043亿美元的救济金,将其与Terraform Labs的付款责任分开,其中包括1.1亿美元的罚没款,1430万美元的预审利息,以及另外8000万美元的民事罚款。此外,法院还永久禁止Terraform Labs和Kwon交易未注证券,交易Crypto资产证券或诱使他人交易Crypto资产证券;禁止在其平台上进行任何交易活动,也不得允许第三方在其平台上撤出,解除锁定和平仓;永久禁止Kwon担任任何有注册证券类别或报告义务的发行人的高管或董事。

那么问题来了,接受了以上这些处罚,是否就意味着Do Kwon可以就此高枕无忧了呢?

有律师指出,美国司法中的这种和解相当于司法机关和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和解,也就是俗称的“诉辩交易”。乍一看上去,它和认罪认罚的从宽制度相似,但从本质上说,两者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在诉辩交易中,罚款和解后,SEC可能就不再对当事方起诉。或者即便起诉,指控的刑期也会大幅缩减。

昔日大佬相继翻车沦为“阶下囚”,监管重拳出击是为了更好的整治币圈?

这位在币圈搅出如此大浑水的Do Kwon,究竟是何方神圣?

Do Kwon于1991年生于韩国首尔,是Terraform Labs的创始人之一。2019年4月,Terraform Labs发行了Terra项目。UST是Terra链上发行的一种去中心化的算法稳定币,与美元挂钩,而Luna正是Terra项目的原生代币。UST使用简单的“铸造和销毁”机制来保持稳定性。要铸造UST,必须销毁等价值的Luna。同理可得,用户也可以通过销毁UST来兑换等值的Luna。

要知道,处于顶峰时期的Luna流通市值曾位居加密货币前5名,2022年4月(也就是其崩盘前的一个月),Luna的价格更是达到了119美元的高点,市值一度超过410亿美元。而UST更无需多言,曾是虚拟货币市场的第3大稳定币,在鼎盛时期,其流通价值总量仅次于老牌法币型稳定币USDT和USDC。

但也就是从2022年4月开始,Luna的价格陷入狂跌,从119.55美元高位一路跌至0.23美元,几乎归零,仅仅一个月,就从巅峰陷入“死亡螺旋”,一周内抹去了近450亿美元的市值。到了5月,UST也开始脱锚开始崩溃,总价值暴跌。

Luna与UST的崩盘形成多米诺骨牌,诱发了加密行业的全面下跌,比特币,以太坊无一幸免,跌幅一度接近15%和20%。

除了Kwon,币安创始人,前CEO也遭遇了SEC的起诉,不仅要认罪认罚,还要面临一场牢狱之灾。

2023年6月5日,SEC官方宣布,SEC正式以违反美国联邦证券法的指控起诉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和币安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赵长鹏。根据诉讼,SEC认为币安,币安美国和赵长鹏以BNB代币和与币安挂钩的BUSD稳定币的形式向公众提供未注册证券,同时还指控币安的质押服务违反了证券法。BAM Trading(币安美国的运营公司)和币安本身也面临类似的指控,包括未能注册为清算机构,未能注册为经纪人以及未能注册为交易所。此外,SEC还指控币安允许混合客户资金,赵长鹏“秘密”控制币安美国,赵长鹏夸大了币安美国的交易量等。

该诉讼显然准备已久,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布了长达136页的详细投诉概述了币安涉嫌的行为与失败的竞争对手FTX的相似之处。投诉中包括币安美国前高级管理人员的证词,还有两位前首席执行官,以及币安的一些内部通讯记录。

在该消息最早在社交媒体上爆出时,币安创始人赵长鹏能做出“这是对整个行业的攻击”这一评论。但就目前来看,很显然,SEC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最终,美国法官Richard Jones判处赵长鹏4个月监禁,因他“主动自首,愿意负责,并且没有任何的犯罪前科”,加上其拥有大批产业人士,加密社群与家人朋友的法院支持信,针对赵长鹏的最终量刑远低于检方求刑。根据最新消息,赵长鹏已经在6月1日进入美国加州监狱服刑。有意思的是,赵长鹏锒铛入狱,币安币的价格却不降反升,他的身家跟进飙升41亿美元,美媒甚至将其称为“美国最富有的服刑人”。

Don Kwon能否会重走赵长鹏的“审判路径”?我们还需要再继续观望。

0 阅读:0

火星马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