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即将“财运亨通”前的三大预兆,每一个皆蕴含着深意

墨紫文创 2024-03-21 09:58:02

古语有云:“居家待人,非财无以立。”

无论是操持家务,还是结交四方,金钱皆为不可或缺之物。

金钱之利,尽人皆知。然而,如何方能财源滚滚,却令许多人感到困惑。

亦有人怨天尤人,言称命运不公,未能赐予自己财富之运。

春秋之时,两大富豪显赫于世,一为财神范蠡,一为盐商猗顿。

相较于范蠡,猗顿的崛起之路,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更具借鉴之价值。

从猗顿的人生轨迹中,我们可以窥见,财富的涌现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早有迹可循的。

01

人穷志不穷,矢志不渝,必逢贵人相助。

猗顿,昔日鲁国一介贫寒书生,生计窘迫——“耕田常感腹之饥,植桑屡觉衣之寒”。

耕田经年,希望渺茫;植桑累月,依旧贫寒。

然他未曾沉沦,仍笃志于书海,寻觅人生之出路。

闻范蠡助越王勾践称霸后,经商致富,遂毅然前往拜谒。

范蠡闻其来意,乃言:“少年啊,欲速致富,当蓄养五牸。”

复又指点:“西河之地,沃土丰草,宜为牧养之所。”

猗顿依范蠡之言,迁徙西河,畜养牛羊。

凭天然牧场之利,畜养成本低廉,回报丰厚。

诚哉斯言,人处困厄,若得贵人相助,则能突飞猛进,少走许多弯路。

然可悲者,众多贫寒之士,既遇不到贵人,又心怀怨恨,嫉富仇官。

穷者常惑,何以贵人愿伸援手?

然有志之贫者,不嫉富者,反以之为楷模。深知若自身保持奋发向上之姿,虽无经济之值,却有精神之光,遇贵人之机大增。

俗云:“天公震雷再大,亦唤不醒装睡之人。”反之,若人自醒,天公亦易唤之,且乐为之。

猗顿即自我觉醒之人,范蠡之建议,犹如四两拨千斤,助其成功。

02

人富时,宜广结平民,借众力以成大事。

畜养牲畜,非青草野菜之需,尚需“盐”以致其体。

牲畜得盐之养,茁壮成长可期。

猗顿深得“盐水饮畜”之妙,然盐自何来?猗顿目光如炬,察知西河之东,池盐丰饶。

当时,只需纳官税三成,便可经营盐务,此实为猗顿之新径。

既得养殖之利,猗顿遂招募众民工,开采池盐,且将旧有之驮运模式革新,改为船运。

为使船运更为便捷,猗顿遣人开凿运河,绵亘百余里。

《尸子·治天下篇》载:“智之道,莫如因贤。譬如相马而借伯乐,相玉而借猗顿,亦必不过矣。”

智慧为财之钥,然智慧非一人之所有,乃群体之智。欲得群体之智,必先自身为贤。

人若微有财富,便炫耀于市,目中无人,则大富无望。

一人之力虽大,终难挡百人之众。

胡适先生尝言:“合群走得远,独处飞得高。”

初涉商海,须勇敢独行,超越庸碌之群。

然一旦财富累积,则不宜孤高自许,宜接地气,与民为伍。犹如开办工厂,广纳贤才,并提供就业与薪资。

手中之资,化为资本,撬动众人之力,则大富易致。毕竟,万众齐心,每人日创一金,便足以日入万金。

切勿盲目拒人于千里之外,当善用群体之力,运筹帷幄,共谋大业。

03

发财之后,宜厚德载物,方能长保富贵。

猗顿富甲一方,求财之道者纷至沓来,他皆悉心相授,不吝其教。

久而久之,其居之村落,竟成商贸云集之地。

更将己身之经验,著成《箴言集》,广赠有缘之士。

对于世间老弱病残,他尤乐施济,慷慨解囊。

《重修周逸民猗顿氏墓记》载曰:“或急公奉饷,上利国家;或悯孤怜贫,下济黎民。”

其墓之旁,立有石碑,铭曰:“施恩不图报,知恩当涌泉;积善能聚福,后世自昌盛。”

然世间多人,虽得大富,却难以长守,甚或一朝败落。子孙不肖,一夜返贫者,亦不乏人。

至于富不过三代之例,更是屡见不鲜。

发财虽易,守财实难。此中症结,在于“德行是否足备”。富而无德,终成人财两空之境。

广行善举,则人皆称誉——此乃善人,当助之;此乃财神,当敬之。

德行与财富相称,纵有万贯家财,亦不招嫉恨,反成社会之楷模,引领家风之正。

04

《韩非子·解老篇》有云:“纵有猗顿、陶朱、卜祝之富,若失民心,则财资亦将亡。”

昔日之猗顿,或有可能,在财富之路上,已超越范蠡。

勿再怨天尤人,一叹穷三年,心若贫瘠,则一生难富。何须自苦?从富人之持家、发家之道中,探寻财富之密钥,方为正途。

有古语云:“每一种挫折或逆境,皆蕴藏同等或更大之机遇。”

对于有骨气之士,贫穷只是暂时之困,乃人生之起点耳。

坚持读书以明理,亲近贵人以借力,助人为乐以积德,联合群体以共赢,皆可使你崭露头角。

赚钱之道非难,难在提升认知,拓宽视野。

3 阅读:275
评论列表
  • 2024-03-21 13:41

    [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