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危机,正在酝酿一场超级风暴?

人言财经 2024-08-05 13:32:39

是到了该提高风险意识的时候了。

美国7月非农就业人数和失业率数据不及预期,让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急速升温。

美股和日股却意外大跌,显示出市场对降息预期的“买预期卖事实”反应。

现在,美联储激进加息,我们可能在2024到2026年间面临新的金融危机。虽然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提高风险意识,做好准备,是我们应对未来的关键。

01经济数据不及预期

8月2日晚上,美国公布了7月非农就业人数,结果只有11.4万人,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7.5万人,也低于上一个月的20.6万人。

同时,美国7月失业率上升到4.3%,而上个月还只有4%。

这两项数据的不及预期,无疑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数据一公布,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迅速升温。

本来市场已经预期美联储9月100%降息25基点,但现在,市场甚至开始预期美联储9月有可能直接降息50基点。

这样的预期变化,自然对金融市场产生了立竿见影的影响。美元指数应声大跌,这并不奇怪。

但让人意外的是,美股也出现了大幅下跌。纳斯达克盘前期货指数显示,在非农数据公布后,纳斯达克反而应声跳水,加剧了原本的下跌走势。

这其实是7月11日以来就一直存在的反常现象。美股和日股这波大跌,始于7月11日。

这一天,美国公布的通胀数据降温,让市场彻底肯定了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结果美元大跌,日本央行趁机出手干预,日元开始大幅升值。

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美联储降息预期的提高,并没有带来美股和日股的上涨,反而出现了大幅下跌。这被市场解读为典型的“买预期卖事实”。

7月11日以来,美股和日股的累计跌幅分别达到了10%和15%,把今年2月以来的涨幅几乎全部跌没。

这背后的逻辑是,之前市场提高美联储降息预期时,美股涨,是因为距离美联储真正降息还远,市场还有炒作预期的空间。现在市场彻底肯定美联储降息预期,美股跌,是因为美联储真的要降息了。

此外,有观点将这波美股和日股大跌归因于日本央行7月31日的加息。确实,日本央行加息加速了日股的下跌,但对美股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而且,日股和美股的下跌是从7月11日开始的,而不是从7月31日开始的。

现在这波美股和日股的下跌,主要原因还在于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日本央行加息也是受美国影响下的结果,只是起到了加速下跌的效果,而不是导致下跌的主要原因。

至于有说法认为日本加息是对美国发动金融版的珍珠港偷袭,导致美股大跌,这种说法并不靠谱。混淆因果关系,无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市场变化。

美联储加息到5.25%,并长期维持高利率,才是有可能爆发世界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日本选择加息,根本原因也是美联储激进加息,导致美日利差过大,进而导致汇率大幅贬值,日本为了挽救汇率,才不得不加息。

所以,美联储激进加息,迫使日本加息,同时引发金融危机。日本被迫加息,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征兆,但不能说日本加息导致金融危机爆发。这个归因还是得清晰。

以史为鉴,我们可以从2000年互联网泡沫和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过程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02美联储加息与金融危机背后

让我们先回到1999年,那时美联储开始了新一轮的加息,利率从4.75%上升到了6.5%。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美联储开始加息后,纳斯达克指数却一路疯涨,直到2000年3月触及历史大顶后才开始暴跌。

而到了2000年4月,当纳斯达克开始暴跌时,美联储已经结束了加息周期。

有人说,是日本在2000年8月的加息戳破了互联网泡沫,但这显然是错误归因。

实际上是美联储1999年的激进加息,最终导致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破裂。

到了2001年1月,美联储开始降息,而日本也在2月跟进。到了12月,美联储停止降息,利率从6.5%降至1.75%,但此时纳斯达克已经连续腰斩两次,互联网泡沫彻底破裂。

美联储的这一做法,被看作是一种收割套路:先大放水制造繁荣,形成资产价格泡沫;再加息制造危机,戳破泡沫;最后在资产价格大幅降低后降息,抄底资产。

接下来,我们看看2008年次贷危机。2004年6月,美联储开始了新一轮激进加息周期,两年内加息17次,利率从1%升至5.25%。

而日本在2006年7月加息,2007年2月停止,加息幅度较小,从0%至0.5%。

有人说日本2006年的加息导致了次贷危机,但显然,美联储的连续加息才是主要原因。

2007年9月,美联储开始降息,而美股在这一加息-降息过程中的表现也颇具戏剧性。

纳斯达克在加息开始后虽有下跌,但很快逆势上涨。2006年美联储暂停加息后,美股反而出现大幅下跌,随后基于降息预期又开始上涨。

到了2007年7月,市场确定美联储即将降息,美股却出现了一波较大跌幅。而在美联储9月开始降息后,美股出现了最后一波上涨,直到10月触顶,随后开始了下跌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次贷危机实际上在2007年就已经初现端倪。

从汇丰控股增加坏账拨备到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再到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央行联合救市,这些都是危机的明显信号。

美联储的降息并非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而是危机爆发后,美联储不得不采取的应对措施。

通过这些历史事件,我们可以看到,股市的涨跌并不总是与经济和金融状况同步。

有时候,即便金融危机的信号已经非常明显,股市仍可能出现赶顶式上涨。

此外,金融危机并非无迹可寻,它往往是有征兆的,就像2008年次贷危机一样,2007年已经出现了多个危险信号。

03历史模式与未来预警

简单回顾一下,历史上美联储的几次重要加息周期和随后的金融危机:

1980年加息到20%,随后1982年拉美债务危机;

1988年加息,1990年日本泡沫破裂;

1994年加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1999年加息,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

2004年加息,2008年次贷危机。

除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在加息途中破裂外,其他几次危机都是在降息之后爆发的。

从这些历史模式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当美联储激进加息超过5%利率时,首次加息的2-4年内,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较大。

而且,往往是在美联储开始降息,或者降息后,金融危机更有可能发生。

现在,我们来看看当前的情况。

2022年美联储开始激进加息,虽然通过AI技术带来的市场热潮暂时缓解了危机,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美债危机。

所以,不论如何延后,我们可能在2024年到2026年间面临一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

这场危机的严重性可能与1974年和1929年的危机相媲美,不同于1980年以来基于美国对外收割需求而制造的局部金融危机。

当前的国际局势和地缘政治形势,也增加了危机爆发的可能性。

我个人的看法是,世界金融危机实际上在2020年3月就已初见端倪,但由于美联储的无限印钞政策,危机被暂时拖后。

我们需要认识到,历史虽有其相似性,但不会简单重复。

我们不能简单地套用历史模式,但也不能完全忽视历史的教训。

历史是在周期循环中螺旋前进的,它提供了参考,但未来的走势总会有其独特性。

鉴于目前美债问题和美国财政状况的严重性,我们需要提高风险意识,做好个人预期管理和提前准备。

0 阅读:2

人言财经

简介:专注资本市场和商业逻辑,一家说人话的硬核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