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高地战报:难道199师步兵的集群冲锋是上级对六十七军的要求?

狼行天地 2024-05-12 02:13:19
在《粟戎生谈1985年六十七军211高地作战》说到:“从6月4日起就要求尽快夺回两个哨位。前指司令到军指挥所传达上面的指示,同时要求部队“组织成排成连的冲锋”夺回211高地的1、2号哨位。” 而这种习惯性的“猛打猛冲”不仅仅因为“上面的指示”,而是从战役首长到一线团都习惯的攻击方式。 从5月31日到6月11日的多次反击,基本的打法都是所谓“成排成连的冲锋”。虽然这种惨烈的、前赴后继的进攻方式,是造成失败和惨重伤亡的重要原因,但它也是我军官兵上下一致的坚定决心。而“组织成排成连冲锋”的步兵“添油”式的集群冲锋,也是上级对六十七军的要求,但这种不符合战场实际的进攻方式,却害惨了199师。 失败和上百生命教训了199师,打醒了整个老山战场。因此,在之后胜利的“9.8”战斗中,竟然找不到那种集群冲锋的半点影子! 211高地是一军在85年2月11日拔点夺取的阵地。阵地并不大,与敌人驻守的227高地接连,整个高地上仅布置三个哨位。67军接防后,将这个阵地移交给595团防守。从此,595团与敌人展开了连续几个月的战斗,从而演绎了具有历史意义的“211”争夺战。 “5月31日,7连接到紧急增援211高地的命令。下午4点20分,排长刘海洋带领1、3班25名同志,在6连6班的6名同志的带领下,组成5个战斗小组,从255高地火速向211高地增援。255高地和211高地之间,是块约300多米宽的山凹地,中间只有60多公分宽的小路相通,两边草丛中敌人布满了地雷,为切断这条通道,越军用直瞄炮,重机枪、高射机枪和狙击步枪等武器构成了交叉火力网,对小路实施密集的封锁。下午6点整,天下着小雨。我军的炮火向敌人阵地发起猛烈的轰炸,5分钟炮火覆盖后,炮火开始向越军阵地延伸轰炸。 排长刘海洋大喊一声“一组在前,拉开距离,冲上去”,全排犹如猛虎下山,直扑211高地。由于我军在明处,敌人在暗处,第一组刚冲出几十米,就遭到敌人炮火的拦阻,一名同志牺牲,一名同志受伤,随即被敌炮火覆盖。第二组刚冲出不远就倒下两人……第四突击队队长一班长范传明带领轻机枪组,从255高地向211高地前行不到15米,敌人的一发炮弹,在带路的6连战士衡跃进身边爆炸,衡跃进的右半边身子被炮弹炸飞,身上的衣服被炮弹的冲击波从后背掀起盖在头上,光荣牺牲。” 实际上,在昆明军区前指还不知道丢失阵地、还没有指示“组织成排成连冲锋”的时候,五九五团自己组织的一个排的反击,就是一个“猛打猛冲”的打法。这一点,从刘海洋的日记中就可以看到,团副参谋长的阵前动员强调的就是“猛打猛冲”:我们要发杨不怕牺牲、不怕流血的精神,猛打猛冲…… 而这只是七连的战斗编成内一个突击队的战斗行动,而当天参加反击战斗的先后有近三个连队。因此,从6月10日夜间至6月11日,军、师、团共同组织的集中反击,基本打法仍然是传统的前赴后继的连续冲锋。 在越军论坛发表的《A6b进攻战(河宣——渭川)(即中国所称的211高地战斗)》中写到:“7点至21点:敌人从A5和A23分2个方向5次进攻A6b(注:211高地)。每个方向都是整连整连的连续冲锋。” 越军似乎在耻笑我军。当然,越军的话我们不可能完全当真,尤其是每次冲锋的兵力不可能是“整连整连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攻击形式多是步兵集群冲锋。 那么,在211高地,为什么“成排成连的冲锋”会造成惨重的伤亡和失败? 首要的原因是,现代军队火力打击能力倍增。当时,由于地形狭窄,越军的火力打击足以饱和于那个弹丸之地。其次,因为211高地的地形极其不利集群冲锋。 这一点,在《粟戎生谈1985年六十七军211高地作战》中就可以看出:“211高地面向我侧的战场容量很小,从西北侧的进攻出发地255高地,到211高地仅有一条倾斜狭窄的山腿,可供冲击的宽度仅有约20多米,如果从南侧166高地的西半部进攻,正面也只有60多米宽,而且要下40—50米的陡坡到沟底,再冲上50—60米的陡坡才能到211山顶。而且沟底还有搞不清楚的地雷场。两个方向都不可能展开“成排成连的冲锋”,只能主要沿255高地方向小股逐次添油式的攻击。双方炮火都十分猛烈,攻击部队如果不能快速进到山洞,在阵地表面停留,伤亡就会很大。” 再看越军《第1军区陆军第26军步兵第322师567步兵团5营5连A6b高地(河宣谓川)进攻战斗》战例中,对211高地的地形有两个方面的分析:“A6b高地是一座石山,宽约70米,长约130米(约9100平方米)…… 由于地势较窄,很难展开战斗队形(实际进攻时,主攻正面只有15米宽、50—60米长,西北方向则要展开很长的队形)。这是对我向敌发起进攻的不利因素。但也还存在着一些有利于我的因素:……敌人发起反击时,必然会沿山坳间的那条小路前进,这样敌在机动过程中就很容易遭到我方迫击炮的杀伤,在这种地形条件下,敌人很难展开战斗队形向我发起凶猛的进攻,我步兵可以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打退敌人的每一次冲锋。” 从以上两段文字上看,我们应当承认:当时与仓促上阵的一九九师相比,越军对地形更为熟悉。所以,越军在“6.11”战斗中充分的组织了火力拦阻。 “6.11”作战失利之后,“成排成连的冲锋”的攻击方式成了众矢之的。而三个月以后的“9.8”反击战斗,则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打法,那就是“精兵奇袭”。而在“9.8”作战中,竟然找不到步兵集群冲锋的影子。以预先秘密屯兵,代替了传统的、临机的、在敌人绵密火力下的接敌运动。从5月31日刘海洋排反击到6月11日的持续反击,突击队员大多牺牲在接敌的路上。而在“9.8”反击战斗中,没有因为接敌伤亡一个人。那是因为,在反击之前一周,就以秘密屯兵3号哨位的方式,代替了临时的接敌运动。 一九九师在《出击占领574号阵地西高地1、2号哨位战斗总结》中写到:“二是秘密屯兵,隐蔽企图。利用九月一日至三日双方停止炮击的有利时机,将奇袭队,抢救掩护队和坚守分队分别秘密屯集于574号阵地三号哨位、576号阵地和420号阵地,从而缩短了接敌时间。” 而预先秘密屯兵的作用,岂止是“缩短了接敌时间”,更重要的是减少了临机接敌的伤亡,同时,也增强了战斗的突然性。以突如其来的、短兵相接的袭击,代替了传统的攻击。 在《步兵第一九九师侦察连奇袭574号阵地西侧高地1、2号哨位战斗》战例中有这样具体的记述:10时30分,奇袭队第4组(即火力掩护组)按原定方案由3号哨位向2号哨位摸进,第2、3组由副连长原明指挥跟进。10时44分,2、3、4组全部到达2号哨位附近,4组占领了有利地形,担任火力掩护;2、3组准备对1号哨位发起冲击。10时45分,我步炮火力对预先标定的43个目标进行火力急袭,2组由山脊北侧,3组沿山脊南侧向1号哨位冲击,1组从3号哨位直插1号哨位西北侧,3个突击组从3个方向向1号哨位猛扑上去。当3组战士王雷冲到距1号主洞8米处时,1名越军从附近小洞投出1枚手雷,将其左大臂炸伤,他奋不顾身,迅速将爆破筒送入洞内,将敌炸死。另3名越军从主洞南侧山洞钻出,企图向东高地逃窜,被4组战士王中新发现,遂将爆破筒投向逃窜之敌,将敌歼灭。 此时,1、2、3组在副连长的指挥下,连续爆破敌5个洞穴,毙敌3名,并逐洞进行搜剿,清除了障碍。同时,第5组(即接替指挥组)在副指导员贺光明的指挥下迅速扒开被石块堵塞的2号哨位洞口,并占领了该哨位。10时46分,奇袭队经16分钟的战斗,一举攻占了 I、2哨位,全歼了守敌。 在一九九师的总结和战例材料中都使用了“冲击”的术语,但实际上那不是冲击。具体分析,敌我交火的时候,袭击队已经进至“距1号主洞8米处”。战斗中,袭击队只使用了爆破筒,越军只投了1枚手雷,而且我军的“炮弹与爆破筒几乎同时爆炸”。从这些情况看,它既不同于“6.11”战斗中的冲击,也不同于我军战术教材上的冲击,而是袭击。是突如其来的、短兵相接的袭击。由于袭击的成功,由于没有像“6.11”战斗中那样冒着敌人炮火前赴后继的冲锋,一九九师“9.8”战斗在夺占两个哨位阶段没有牺牲一个人! “9.8”作战之后,老山轮战中所有的出击拔点作战,都采用了精兵奇袭的战法,就是说,再也没有了步兵集群冲锋!正因为采用了精兵奇袭的战法,后来的出击拔点作战,每次都达成袭击效果而成功,伤亡人数也大大的降低。 1985年6月,一九九师在211高地作战中“成排成连的冲锋”,可能是我军最后的步兵集群冲锋! 有点悲哀的是,步兵集群冲锋,这个传统的攻击方式,这个在电影上常常给人震撼的壮举,这个至今还存在于教材和训练场的攻击方式,最后却在血泪与骂声中终结了她的历史使命。
4 阅读:356
评论列表
  • 2024-05-13 08:56

    精兵奇袭,干得漂亮!

狼行天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