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朱良春:从肝论治糖尿病,把气顺开,血糖就稳定了

程井军说养护 2024-04-15 21:58:58

一直认为糖尿病该从脾论治,但听了国医大师朱良春的临床讲解,才知道糖尿病也能从肝论治。从中医的角度,从前糖尿病多是从脾论治,也有“上消治肺,中消治胃,下消治肾”之说,但却很少有治肝的。

于是我翻阅了大量的古文典籍,发现临床上很多消渴患者在发病前,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情志失调史。

七情失调,肝气郁结,化火伤阴,上损肺津、中伤胃液、下耗肾水,可发为消渴。

而《内经》提出“怒气上逆”,《外台秘要》提出“悲哀憔悴”,刘河间认为“耗乱精神”,张子和认为“不节喜怒”,叶天士认为“心境愁郁”等,都说明了情志失调是导致消渴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于是后来我便潜心钻研朱良春大师提出的从肝论治的思路,果然,之后我在治疗糖尿病患者方面也更加得心应手了。

之前门诊来了一个糖尿病患者,心烦心悸胸闷半年多,有时候感觉特别严重,救护车都叫了。结果到医院检查心脏没有异常。

但是就是一直不舒服。患者身体难受,心里也害怕,睡眠越来越差,我对他说,这种情况找中医就对了。

仔细诊察后情况如下:

神疲乏力,失眠健忘,口干口苦、心烦心悸、多思善虑、胃脘胀满,舌质暗红、苔薄白微黄

辨证:肝气郁滞、心肝血虚

开方:柴胡,白芍、陈皮、川穹、香附、郁金,枳壳,五味子、川楝子,生地.

二诊:患者入睡较好,心悸心烦有减轻。效不更方,续服20剂

三诊睡眠明显改善,乏力减轻,口干口苦,心烦心悸已经基本不见。

空腹血糖7.1。调方续用1个月,查空腹血糖6.2,减胰岛素。

随访3个月,血糖稳定,没有再出现心烦心悸等不适症状

心情不畅会加重心悸失眠等症状,引发血糖升高。因此可以从肝入手。

因为肝主疏泄,负责调畅我们的身体的气机。人一想得多烦躁身体气机就容易堵住。

通过调肝,把气顺开,心情就会好很多。同时注意养血宁心,心神安宁,心烦心悸就不攻自破。

患者出现心烦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但检查指标却没有任何异常这是因为还没有出现器质性的病变。从中医来看,还属于“气病”的范畴。这种情况是中医最拿手的。

方中柴胡、白芍、枳壳、川穹、郁金、香附、陈皮、川楝子是常用的疏肝理气药材;五味子、生地清热生津滋阴。诸药合用可大大加强疏肝理气的功效,进而缓解消渴症状。

中医善于取象比类,糖是甘味的东西,而甘味于五行属土,所以,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糖尿病是土系统的障碍。血中的糖太多了,也就是土太多,而人之有血脉,如大地之有江河。所以,就好比水中的土太多了,江河中的土太多了。

自然界中水土流失,就是因为树木砍伐,植被减少,所以,土就很难安住在本位上,几度风雨就把它带到河流里了。由此可见,水中的土太多,使河流变得浑浊,其根本的原因还是木少了,植被少了,木不涵土导致的。

糖尿病虽然是土系统(脾胃)的毛病,可是它的病根却在木系统(肝胆)上,六经辨证来说就是厥阴、少阳证。

糖尿病又称为“消渴”,而厥阴病的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就首言消渴,从厥阴论治糖尿病就是很对症的思路。

今天讲了这么多呢,最后想告诉大家的是,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与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压力大就易致心情不好,形成肝郁。久而久之,就可能会引发各种疾病。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日的生活中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注:本文为日常科普使用,文中涉及的方剂不作为具体用药指导,如有类似症状需在专业医师辨证下指导使用,不可盲目使用。

36 阅读:2491
评论列表
  • 哈。写下上千亿还不知道自己如何写的奇才又开始教人如何写药量啦

  • 2024-04-18 21:45

    重症急症无效,不要臆想了。轻症自愈则见效,中医安慰效果不容抹杀!

    月似梦依然 回复:
    你以为你是联合国秘书长还是美国总统[得瑟] 用不用是别人的事 用得着你在这里唧唧歪歪[得瑟]
    了百了-中医乃屠龙之技 回复: 月似梦依然
    不妨碍你,认知不在一个层次,掰扯啥呢
  • 2024-05-13 08:59

    一些伪中医到现在还是离不开编故事

  • 2024-04-16 14:14

    脾气顺了肝气自然顺。我就没见过伤寒杂病论里讲要舒肝气的。小柴胡里的柴胡是解表用的而不是舒肝气用。而大小建中汤,反倒有舒肝气的作用。

  • 2024-05-21 20:34

    吃中药时!还打着胰岛素?

  • 2024-05-12 12:24

    国医大师、鉴宝大师、气功大师、算命大师……嗯~~

程井军说养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