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吨人民英雄纪念碑原石开采遇困,村民支招:可去崂山请一神人

小遇说历史 2024-03-28 19:36:15

伟人毛泽东曾说过:“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不但形象地阐释了世世代代接力奋斗的重要性,更将英雄们的无私奉献融入了国家建设的壮阔进程之中。

作为新中国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便是这种精神的最好诠释。它凝聚了无数仁人志士的热血与汗水,更凝结着一代代人的理想与抱负。

然而,在这座丰碑耸立的背后,却经历了一段困难重重的开采之路。让我们追溯那段峥嵘岁月,去感受一下当年人们的智慧与勇气。

1949年9月30日,彼时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的毛泽东主席,亲自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培了第一锹土。这预示着这座纪念碑的重要地位和特殊意义。

纪念碑建设委员会为了选择合适的石材,遍访全国各地著名的石材产地。经过反复比较和专家评审,最终确定了青岛崂山地区的花岗岩。

这里的花岗岩不仅质地坚硬、耐侯久用,而且具有独特的浅黄底色,点缀着黑白相间的花纹,形态美观大方。更重要的是,这种石料在化学成分上十分稳定,不会在雨水侵蚀下生锈剥落。

按照设计要求,纪念碑需要一整块巨石作为主体部分,长15米、宽3米、高3米,重约300吨。面对如此巨大的体量,专家们为之咂舌,这实在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工程!

1953年7月,时年57岁的陈至德带领采石队伍来到崂山浮山顶,亲眼见证了那块待采石料的雄伟。但很快,他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要采下这么一整块巨石,真不知从何下手?

就在陈至德一筹莫展之时,当地一位叫李开山的老石匠应声而出。这位看着步履蹒跚、面色枯朴的老人,实际上是一名经验老到的“石神“。

李开山细细打量过巨石四周,开口道:“要想完整地采下这块宝贝,咱们得先在四面开凿出一条缝隙,然后再用炸药微爆,以免损坏石材。等到定形后,就要靠人工凿凿,将它彻底分离出来。“

陈至德虽对李开山的办法半信半疑,但眼下也无更好的主意。于是,采石队伍就按照“石神“所说的方法,在巨石四周开始了艰难的凿凿作业。

经过数月的努力,终于在四面凿出了一条条缝隙。可就在大家以为最困难的阶段已过之时,李老人却提出了更为重大的疑虑:“这下可好了,缝隙都凿出来了,可怎么把整块石头从山顶移运下去呢?“

所有人都被李老人的发问哽住了。陈至德转念一想,确实如此,若是采下这块巨石却无法搬运,豈不是白费了大家几个月的心血?

经过一番商议,李老人再次提出了让人吃惊的建议:“我们就沿着下山的路线,以木滚木的方式,一点点把石头给滚下去吧!“

所有人都被李老人的想法惊呆了。然而,当大家用实际行动付诸实践时,才发现这其实是一个何其高明、何其艰难的方案!

为了保证顺利推滚巨石,工人们先要修整一条新路,再一点点地缓缓推动滚木。就这样,在阵阵惊雷般的“嘭嘭“巨响中,这块300吨重的巨石终于开始了它离开故里的漫漫征程。

就在巨石即将抵达铁路沿线时,一个新的难题又摆在了面前:即便减重到200吨,火车也无力拖拽如此重物。眼看就要半途而废,工人们却依然不气馁,硬是将巨石再次“瘦身“,减至100吨。就这样,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这块将要铸就中华民族丰碑的重要心脏,经过16天的颠簸,终于平安抵达了北京。

回望这条曲折的道路,我们不难发现一种永不言败的坚韧和智慧。这种精神,正是缔造新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财富。

作为后人,我们有责任铭记先辈们的艰辛付出,永远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为祖国的明天而不懈奋斗。毕竟,只有薪火相传、接力弘扬,国家的前景才能一往无前,民族的复兴才能指日可待。

于是,当我们从天安门广场仰望那耸立的丰碑时,它就如同一面镜子,清晰地映射出新中国的崛起征程和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的丰功伟绩。

1 阅读:121

小遇说历史

简介:讲历史故事,悟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