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半导体创始人尹志尧曾直言:比起芯片的垄断,更可怕的是中国顶尖人才的流逝。顶尖人才的培养本就不易,再加之人才流失,中国出现了明显的人才缺口。
尤其是在正加速发展的芯片行业,据中古半导体协会副理事长于燮康表示,我国的人才缺口已经达到了30万人。而且,照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一缺口将越来越大。
这一困境制约着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令人十分担忧。在这样的情况下,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与深圳技术大学这三所中国高校,率先作出表率。
华中科技大学
7月14日,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与未来技术学院同时揭牌,为我国相关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华中科技大学表示,学校将聚焦集成电路学科前沿,培养国家继续人才,实现集成电路学科国际领跑。
清华大学
在华中科技大学之间,清华大学在今年4月份时,已经建成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并且建设了一直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为人才培养添一份力。
清华大学有着中国芯片产业的“黄埔军校”之称,培养了诸多芯片产业人才,为中国芯片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清华大学如今这一举动,无疑将培养更多行业人才。
深圳技术大学
深圳技术大学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同中芯国际共同打造的集成电路学院,也在今年6月份成立。深圳技术大学将探索与订单式培养的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与比亚迪、华为等携手合作,力求培养更符合行业需要的半导体人才。
推进芯片人才培养
这三大高校的举措,有两大共同特征。
第一,将集成电路设置为一级学科,成立独立学院,响应了国家政策。根据国务院最新政策,集成电路学科列为我国一级学科。
这样一来,集成电路学科的重要性得以提升。而且,在学科之下设有多个学科方向,可以实现集成电路全产业链覆盖,培养多细分领域人才。
第二,实行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是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可以培养出实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出更符合行业要求的人才。
以上三大高校的举措,无疑将进一步填补中国芯片产业人才缺口,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更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