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北区司法局实施“三化”建设打造一刻钟公共法律服务圈

青岛信网 2024-06-26 14:20:21

信网6月26日讯为扎实推进“社会治理提升年”的工作落实,不断健全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向基层延伸,促进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化、精准化、便民化发展,近日,青岛市北区司法局与双山街道联合开展“有法帮你”公共法律服务共建活动,标志着市北区“一刻钟公共法律服务圈”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成型。

启动仪式上,山东运策(市北)律师事务所、山东崇杰律师事务所、山东诚功(市北)律师事务所、北京市正平(青岛)律师事务所与双山社区、大山社区、保儿社区、蚌埠路社区分别签署结对法律服务共建协议。通过线上(电话、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线下、“现场+远程”多种服务模式,为辖区居民提供即时法律咨询和纠纷调解、法律援助服务、法律知识宣传等法律服务,有效破解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力量不足等难题,将“依法找法,帮你想办法;用法靠法,帮你有办法”服务理念根植于群众日常生活之中。

近年来,市北区司法局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实践优势,创建“有法帮你”党建品牌。探索建立规范化、便民化、精准化的“三化”公共法律服务建设,着力打造“一刻钟”便捷为民的公共法律服务圈,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实体平台全覆盖,实现法律服务规范化

按照“功能全、服务广、一站式”的工作要求,市北区建成1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加一个分中心,22个街道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37个社区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实现法律服务站实体平台全覆盖。全面实行“3+7”服务供给模式,在提供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3个基本服务项的前提下,引入专业调解、律师服务、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监所远程视频探视、公证指引、鉴定指引等7个拓展服务事项,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一站式”办理和“一条龙”服务,推动形成“一刻钟时法律服务圈”。

打造供给新模式,实现法律服务便民化

以“资源集聚、管理规范、运行高效”为定位,整合律师服务、公证服务、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多方资源,开展惠民法律联动服务,全面推行“咨询告知”“预约上门”“帮办服务”等便民服务措施,对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申请法律援助实行“容缺受理”、免于核查经济困难状况等便民举措。同时实施涉农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开通特殊群体和涉企法律服务、案件办理绿色通道,保障受援人得到及时援助,最大限度减少矛盾纠纷,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真正发挥“一刻钟法律服务圈”作用。

对接群众新需求,实现法律服务精准化

拓宽“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的综合性服务功能,建立“全天候”“不打烊”线上服务工作群,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网上咨询、网上预约全覆盖。以“五横两纵”工作体系为抓手,全面推行“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制度,采取固定时间“社区坐诊”、不定时间“按需出诊”等措施,定期开展“法律顾问进社区”活动,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等服务,群众走到法律服务点不超过一刻钟、申请法律援助过程不超过一刻钟、申请得到初步处理不超过一刻钟,有效打通了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信网记者)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