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成大事,6个方法,学会断舍离

大利能量 2024-06-16 10:34:18

现代很流行的一段话:高级的人生都在努力做减法!

学会断舍离,让生活更美好!

“断舍离”:指通过审视物品与自我的关系,把不需要、不舒服、不合适的情感、人际关系和价值观通过分离、舍弃和更新。让身心重新焕发能量,让奇迹在身边发生,构筑让自己愉悦的生活状态。

当我们不被欲望所累,敢于放弃和舍弃那些没有价值的东西,明白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就能拥有更好的生活状态。

【6个方法,教你真正做到断舍离】

1、与负面情绪断舍离

俗话说:身体的病,心理的症。

当我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我们不能让负面情绪在心里积压,要懂得通过一定渠道释放出来。

比如:跑步分泌出的多巴胺,能让你的坏情绪抛到九霄云外。

2、学会拒绝他人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一个人想要活出自身的价值,就是要懂得拒绝他人。

这也是减法人生的必备准则。

3、事情上的断舍离

无论你有多忙,只有4种事儿摆在你的面前:

重要紧急的事儿、重要不紧急的事。

紧急不重要的事儿、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

重要紧急的事要首先完成。

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儿,完全舍弃甚至躲避。

关键是重要不紧急和紧急不重要。先做哪个?

我给你的答案是:

紧不紧急不重要,重不重要才重要,所以只做重要的事。

4、人际关系的断舍离

回忆一下,现实生活中你认识的人,翻看一下你通讯录里的人,有90%是没有用的。

把太多人请进生命,若走不进内心,只会把生命搅扰得更加拥挤。

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远离无用的社交圈,能让我们把生活的重心放在自己关注的人、事、物上,让我们的人生更自在,内心更丰盈

5、物品的断舍离

一般来说,家里80%的物品与自己关联度不高,只有20%的物品才是生活的必需。建议我们在清理物品时,应该以“必要、合适、愉快”为判断标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再进行取舍。

01:一年没用过

判断依据:是否一年没用过?物品在过去的一年里是否有过实际使用,甚至是很多年没有用过了。

扔原则: 长时间未使用的物品,可以考虑扔掉,以减少冗余和空间占用。

02:不完好

判断依据:物品是否损坏、无法修复,已经影响正常使用。

扔原则:无法恢复正常功能的已损坏物品,应该果断处理。

03:不舒服

判断依据:使用物品是否带来不适感,例如穿着不舒服的衣物、使用不顺手的工具等,一直忍受着。

扔原则: 立刻更换身体或心理不适的物品,坚决清理,尊重自己的身心感受。

6、时间和空间上的断舍离

一切的过去皆是执念,

一切的将来尽是妄想。

活在当下,做好当下,一切人事物都是体验,都是享受。

所谓的断舍离:就是断掉,舍弃,离开;明白什么该留下;知道什么该抛开;不会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浪费时间!

作者:喜欢的话可以点个赞或者在看,关注我,一起成长!

2 阅读: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