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没有三家分晋,晋国能与秦国争霸天下吗?秦国连崤函都出不去

东世说历史 2023-06-28 01:33:00

随着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落下帷幕,数百个小国经过互相兼并后只剩数十。加上两大转折性重大事件的发生:晋国三大卿大夫家族韩、赵、魏共同攻灭执政智氏,瓜分晋公室,自立为诸侯;以及齐国妫姓田氏不断积蓄实力,争取民心,最终篡夺姜姓吕氏政权,自称齐侯后。中原地区正式形成了以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国为首,夹杂泗水流域附近十二个小国,以及其他地区幸存的个别小国,组成了战国新时代。

随后由于需要,以战国七雄为首的诸侯列国为了求存图强先后展开了很多闻名于后世的变法改革,如率先进行变法改革的魏国实行了李悝变法;接着是楚国的吴起变法;几乎同时发生的秦国商鞅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和齐国的邹忌改革,不久后赵国和燕国也分别进行了胡服骑射和乐毅改革。

七雄进行的变法改革活动中以魏国李悝变法最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且完善,为此魏国先于各国富强,加上吴子改革传统兵制,为魏国训练打造了一支高度职业化精锐重装步兵——武卒,加之在魏文侯开疆拓土下,魏国一跃成为战国初期的首任中原霸主。而秦国也凭借全面彻底的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国力与日俱增,最终发展成为战国末期诸侯列国中最为富强的集权国家,最终传至秦始皇时发扬数代先祖功绩,以武力攻灭关东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开创了大一统秦王朝。

那么当初若没有三家分晋,晋国还向之前一样保持完整,能否与秦国争霸天下?秦国最终还能否完成统一,成就帝业呢?

答案是肯定可以的,三家分晋前的晋国不单单只是具备与秦国争霸天下的实力,只要晋国一直保持完整,没有分裂,秦国别说参与中原争霸,统一六国,就连函谷关都出不去。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春秋时期没有分裂前的晋国实力真的很强,虽然秦国和晋国一样位列春秋四大强国,但秦国的整体距离晋国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为此在晋国封锁下,秦国连函谷关都出不去,别说是与晋国争霸中原。

众所周知,秦穆公时,秦国向西辟地千里,称霸西戎,实力一度强盛,为此也奠定了秦国作为春秋四大强国的基础,但秦穆公向西发展却是迫不得已。原因是崤山、函谷、桃林塞、潼关等一带战略险要地区在当时早已被晋国抢先占领,而秦国想要向东发展就必须要经过此地带,但晋国为了独霸中原,不让秦国参与中原争霸,为此牢牢将秦国封锁在函谷关以西,秦穆公无法突破晋国封锁,争霸中原,只好改变东进战略,决定向西发展,从而称霸西戎。

秦穆公死后,由于后世之君大多能力平平,加上缺少能臣大才辅佐,秦国开始进入持续衰落阶段,更无力抗衡晋国。即便联合南方楚国对晋国形成夹攻,但秦国趁晋、楚争霸时屡次攻打晋国后方却多以失败告终,难得一胜。当晋国加强对崤山、函谷、桃林一带险要地区的封锁控制后,秦国连函谷关都难出,故而也无法再插手中原事务。

随着不断衰落,作为春秋四大强国之列的秦国竟然都不敌晋国一个卿大夫家族,于公元前594年在辅氏之战中大败于出自晋国魏氏的令狐文子魏颗。后当晋悼公带领晋国再次走向鼎盛,独霸中原,将晋国霸业推至顶峰时,经历麻隧之战,被晋国携诸侯联军大败的秦国更是再也无力与晋国周旋,无法再对晋国西部边界构任何威胁。

可见在春秋时期,秦国不仅无法抗衡实力强大的晋国,而且还被完全压制。而晋国除了封锁压制秦国之外,同时又压制了南方的传统大国楚国,最终实现了独霸中原的百年霸业。秦国自麻隧之战大败之后,导致数世不振,便再也无法对晋国构成威胁,之后由于内乱,大臣专权,秦国更是一蹶不振。到了春秋末期,秦国已经从春秋四大强国之列沦落诶偏安于西北一隅的老弱小国。

这时的秦国别说是与晋国争霸,就连存亡都成了问题,在晋国魏氏魏文侯携三晋联军攻伐下,秦国连先祖打下的河西之地都尽数丢失,被迫退守至北洛水以西地区。若不是韩赵魏三晋联盟因内部反目而瓦解,秦国怕是都要退守发源故地西北边陲惨淡经营,再次遭受西陲恶劣的环境气候,还谈何统一六国,成就帝业呢!

秦晋争霸,秦国败多胜少,终春秋之世,始终被晋国封锁在函谷关以西,无法参与中原争霸

秦国将当初因护送周平王东迁而被周天子赏赐的岐山以西土地刚统一之后就与接壤的晋国发生了冲突,而晋国此时实力强大,一点都没惯着秦国,随即晋献公数次攻打秦国,而秦国也正式下令向晋国开战,此后秦晋之间便开始频繁发生战争。

秦穆公即位后,乘晋文公、郑文公病逝之机,派孟、西、白三大将率军向东攻打中原地区的郑国,开始插手中原事务,正式开始参与中原争霸战争。由于途中遇到郑国一商人,秦军以为郑国已经有了准备,便准备撤军回国,但出来一趟什么都没捞到,多少有些不好意思,于是就把晋国的附属滑国给灭了。

“晋文公发兵遮秦兵于肴,击之,大破秦军,无一人得脱者。虏秦三将以归。”《史记》

秦国此举自然也引起了晋国的不满,于是晋国在秦军返程必经之路崤山一带埋伏堵截秦军,结果当秦军攻灭滑国,满载而归路过崤山时,被实现埋伏的晋军偷袭,最终全军覆没,这便是春秋时期著名的“秦晋崤之战”。

秦穆公为报仇,于是一年多后发生了彭衙之战,结果被晋襄公率军大败,随后晋国携宋、陈、郑联军反击,再次击败秦军。

接着两年又发生了王官之战,由于秦军破釜焚船,欲决一死战,而晋国一方则为了避免决战,并未出战,秦国攻占了晋国王官,小胜一场。不过秦军孤军深入,无法长期立足,为此最终经桃林一带撤军回国。

此后秦国碍于崤山、函谷、桃林、潼关一带险要被晋国强占,东进之路受阻,加上晋国实力强大,为此秦穆公改变战略,向西发展。

当秦国称霸西戎后,又将战略方向转回东部,继续于晋国争霸,在一些小规模战争秦国还能互有胜负,但规模稍大的战役,秦国便难以取胜,比如继王官之战四年后的新城之战,秦国新城被晋军攻取。

又三年后的令狐之战,秦军没有准备又遭遇大败。之后晋国为报秦国夺取武城,攻占了秦国少梁。秦国由于东进无法长期立足,便想从晋国手中抢夺崤山、桃林、函谷、潼关一带的险要战略走廊,结果在河曲之战中被晋军击退。

此后晋国开始在这一带修筑要塞,以加强控制防守,从而封锁秦国于关内,为此秦国从此再也难以从该地区东进插手中原事务,加上秦国自秦穆公死后不断衰落,实力距离晋国差距越发变大,此后秦晋争霸战争大多也以失败告终,如辅氏之战、麻隧之战、迁延之役等。

其中辅氏之战,秦国竟然被晋国魏氏一个卿大夫家族击败。而麻隧之战中被晋厉公携齐、鲁、卫、郑、宋、曹等多国组成的大军压境,秦军在麻隧大败后,联军又深入秦国腹地,一直追击到侯丽(陕西礼泉)才撤军。

此战之后,秦国数世不振,再也无法对晋国西部边界构成威胁。后来晋悼公独霸中原后,不断衰落的秦国更是无力再抗衡晋国,在迁延之役中,晋军一直打到秦国腹地棫林,由于突发一些原因才撤军。

此后秦晋双方直到春秋时期结束再未发生战争,不过秦国已经从春秋四大强国之列衰落成偏安西北一隅的老弱小国。为此在春秋末,战国初时,秦国的河西之地被三家分晋后的魏国尽数攻占,在阴晋之战大败后,秦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抵抗三晋,若不是三晋联盟因内部反目而瓦解,秦国都可能有亡国之危。

结语:

若中原霸主晋国没有分裂,同为春秋四强国之列的秦国别说与晋国争霸,就连崤山、函谷一带都出不去。到了战国时期,秦国实行商鞅变法富强之后,秦惠文王才从三晋魏国手中夺取了崤山、桃林、函谷、潼关一带险要战略地带,设置为函谷关,后来秦国也是凭借函谷天险数次成功抵御住关东六国联军的合纵攻势,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谢谢大家的支持。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0 阅读:145
评论列表
  • 2023-07-17 16:36

    春秋时期,就是天子空头化,诸侯实权化,然后春秋后期,诸侯君主开始空心化,士大夫实权化,晋国解体是早晚的,齐国运气好,陈氏后人一家独大,楚国过程缓慢,但是国内景昭屈项黄等大势力在楚国后期基本架空楚王室。秦国是个另类,前期一直在跟游牧搏命,直到秦穆公开始搞新政学东方,沾染了东方的脾气,到了秦献公那会儿一看,雍城都是大势力,话不听,带不动,干脆迁都栎阳重新来,到了秦孝公的商鞅变法,故技重施,迁都咸阳,简单粗暴

  • 2023-07-18 22:11

    晋国的管理体制。如果没有三家分晋,那会有六家分晋。

  • 你确定战国时期不会来个四国伐晋?五国伐齐、合纵攻楚、合纵攻秦又不是没出现过

    唔系老虎的老虎狗  回复: 天空很黯
    晋国虽然强大,但是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经常发生,其他强国也会合纵攻晋的
    天空很黯 回复:
    晋国的地理位置就注定他不能一统天下,四面环敌,齐楚秦燕四个,而且地势比较平坦没有什么天然屏障,一旦对大国发动灭国战,必然会被别人背后捅刀子的,围魏救赵的剧情就会发生在晋国身上……三家分晋后就更不用说了

东世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