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陈毅在睡过毛主席的床后,不禁感慨:“主席就是主席啊”

尚月 2022-10-21 21:47:37

“这是毛主席的住所,我在这里招待各位,是为了表达我们对古巴使者的欢迎,和对古巴人民的尊重。”

1960年9月,陈毅在中南海招待古巴外交官。

毛主席本想亲自招待劳尔一行人。可他当时正在地方上巡视,就把这个重任交给了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

陈毅对此有些头疼,古巴是中国的好朋友,不够隆重地招待礼节,有可能会损害两国的关系与中国的外交声誉。

苦思冥想后,陈毅灵机一动,他找到了中南海警卫张宝昌,提议借用主席在中南海的室内游泳池作为宴请外宾的场所。

毛主席的助理张宝昌听后,却很为难,室内游泳池是主席办公作息的私人场所,当初修建游泳池等配套建筑的费用里,还包括了一部分主席的稿费。

张宝昌就想打电话征求毛主席的意见,可当时的主席正在乡下巡视,电话打不通。

但陈毅的态度非常诚恳,借用泳池的目的也是为了外交,而且时间非常紧急,当天就要招待古巴的外宾,张宝昌最终还是同意了陈毅的请求。

在招待会上,陈毅表示这个招待场地是毛主席的私人居所,古巴使者等人得知后顿时欣喜,接待宴会顺利举行。

可张宝昌却有些纠结,陈毅私自用毛主席住所招待外宾,这事如果事后让主席知道了,主席会作何感想呢?

我困了,想在毛主席的床上睡一觉

宴会结束,正值午后,再加上喝了点酒,陈毅有些乏了,便向毛主席的警卫员张宝昌提出了一个看似有些无理的要求。

“我困了,想在毛主席的床上睡一觉。”

张宝昌先是认为有些不合适,但他转念一想陈毅与毛主席的亲密关系,又不太好拒绝陈毅的要求。

毛主席与陈毅可不仅仅是革命同志的关系,二人都是共产党内的著名诗人,互相交换过大量的诗词手稿,既是战友也是诗友,早在1928年的井冈山革命时期,二人就经常在一起琢磨诗词、探讨韵律。

虽然觉得有些离谱,但张宝昌还是尽心尽力为陈毅铺好了床铺。

“陈副总理,床铺好了。”

陈毅没着急上床,他先是观察了一番床铺,发现这床的一侧堆放了半米高的各色书籍,导致床上仅可供一人睡觉,而且床尾的围栏处有很多的磨损,漆磨掉了不少,显得非常老旧。

陈毅皱了皱眉,转头向张宝昌问道:“主席平日就睡在这张床上?”

张宝昌点了点头,“是,主席平日就睡在这张床上。”

陈毅一边脱去外套鞋子,一边吩咐道:“那行,我小憩一会,一个小时后叫醒我。”

说罢,他就躺上床,呼呼大睡起来。

一个小时后,张宝昌准时叫醒陈毅,关切地问道:“陈副总理,您休息好了吗?”

陈毅披上外套,穿上鞋,站定后扭了扭僵硬的脖子,“睡得不太踏实,这屋子里的水汽未免也太重了些。”

张宝昌点了点头:“这卧室就在水池边上,虽然用了很多防水材料,可这水汽确实是没办法的事情。”

陈毅不由问道:“主席能忍受这么重的水汽?这对身体可不大好吧。”

“医生也劝过主席,可主席几乎每天都要游泳,为了避免麻烦,干脆就睡这了。”提及此事,张宝昌也有些无奈。

陈毅费劲地活动了一下双肩,又问道:“那这床板又是怎么回事,这么硬,我背都睡痛了,你们就不知道给主席换张软点的床板吗?”

“陈副主席,我们也想让主席睡软和的床,可主席他坚决要睡这张硬板床,床尾的护栏我们也想换的,可主席他也坚决不让换。”

张宝昌接着还告诉陈毅,主席每天都坚持读书,读书的时候习惯靠在床上,所以床上才堆了半张床的书,占用了睡觉的空间。

至于床尾的护栏为何会磨损,那是因为主席睡觉的时候脚会从护栏里伸出来,翻身的时候就会被护栏卡住,久而久之就磨损了。

贴身的警卫们都建议主席换张床,可主席说这又没烂,只是磨掉了点漆,换了岂不是浪费?坚决不准换。

陈毅听了,很是感慨:“主席就是主席啊,谁都比不了。”

后来毛主席从地方返回北京,警卫告诉他陈毅借用了他的房子招待外宾,还在他的床上睡了一觉,主席很是不以为然,哈哈大笑道:“陈毅嘛,就是那样的人,不必在意。”

其实,毛主席喜好游泳、嗜书如命等爱好,以及他勤俭节约的美德,都是他在年少时就养成的,这些好的习惯陪伴了他一生,他终身都保持着健康、优秀的生活作息。

读书是我最大的爱好

毛主席曾对身边的亲近人士说过:“我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人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

1914年,距离清王朝的灭亡已经过去三年,大量的新式学校在中华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时年21岁的毛主席正在湖南长沙求学,当时的他没有凑够去北京考大学的路费,转而考取了不收学费的湖南第一师范。

毛主席的才华横溢以及远大志向得到了第一师范教授杨昌济的喜爱,并被杨昌济收为得意弟子。

杨昌济在海外求学十几年,享誉海内外,是当时有名的学者,他看过毛主席的文章后,直言毛主席是海内人才,日后必成大器。

在上课的时候,杨昌济见毛主席穿着磨出了洞的布鞋,就给了主席一块银圆,让他去街上买两双好鞋。

毛主席拿着钱上了街,正要买鞋,却看到书店给新书打广告的海报,他转头就进了书店,用银元买了最新出版的《论语类钞》,书籍的作者正是杨昌济。

毛主席喜滋滋地拿着书返回学校,脚上依然穿着那双破洞的烂鞋。

第二天杨昌济一问缘由,哭笑不得,他干脆将自己新买的两双鞋给了毛主席,主席这才穿上了好鞋。

1915年盛夏,第一师范的其他学生都回家过暑假去了,毛主席拿路费买了书,没钱回家,干脆就留在了第一师范的学生宿舍里。

杨昌济听说此事,就到宿舍来寻他。

到了宿舍一看,闷热无比的宿舍里,毛主席正躺在床上读书,他手捧一本书读得津津有味,根本没注意到有人进屋,对在他手臂上吸血的蚊子也没有丝毫在意。

杨昌济走到近处,发现毛主席的床上堆满了书,仅留下勉强够一个人睡觉的地方。

毛主席还在床上系了根麻绳,既能挂书,还能当做书签,读过一半的书随手就能取下来接着读。

在床上读书,把读过的书堆在床上,是毛主席在求学时期就养成的习惯。

恩师在床边观察了半晌,毛主席都没有丝毫注意,完全沉浸在了知识的海洋。

杨昌济颇为无奈地摇了摇头,喊出了毛主席的表字:“润之!”

毛主席这才反应过来,放下书本:“啊?老师,您来了。”

“你呀你,我都不知道说你什么好,这宿舍如此闷热你也能沉下心来读书,我正要回老家,这个暑假你就随我一起住吧,我的要求可是很严格的。”

对于毛主席这位爱徒,杨昌济是既无奈又喜爱,这个暑假,他将毛主席带到了自己在长沙乡下的老宅,并且让毛主席与他一同修行、学习。

也正是在杨昌济的老宅里,毛主席结识了刚刚十五岁的杨开慧,这是他们革命爱情事业的开端。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925年晚秋,毛主席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中途经长沙,他重游橘子洲头,一时兴起,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沁园春·长沙》。

在这首词的末尾,毛主席写到: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满满都是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1914-1918年间,毛主席曾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

第一师范就在长沙湘江东岸,出了校门口就能看到茫茫湘江,以及伫立在湘江之中的橘子洲岛。

那时候没多少娱乐活动,闲暇时毛主席最喜欢锻炼,尤其擅长足球、乒乓球和游泳。

就读第一师范期间,毛主席是校足球队的守门员,他身材高大、臂展很长,在长沙的学校足球联赛里曾创下过一球不失的记录。

乒乓球也是毛主席在就读第一师范期间学会的,在延安时的艰苦岁月里,对场地和器械要求很低的乒乓球成了他最主要的运动项目。

他经常拉着身边的工作人员一起打球,抬抬胳膊伸伸腿,不一会儿,一身的疲劳很快就消失了。

不过要论毛主席对哪种运动最为喜爱、最为精通,那必然非游泳莫属。

毛主席在第一师范读书时结识了好友蔡和森,当时的蔡和森家住在湘江西岸,毛主席时常去蔡家拜访。

彼时的湘江上没有桥梁,过河要么靠船要么靠游泳。

毛主席与蔡和森都家境贫困,为了省坐船的钱,两人经常都是靠游泳过湘江,时不时还要比赛一场,但每次都是以毛主席获胜而告终。

结束了学生岁月后,毛主席奋不顾身地投身革命,为了革命事业,他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也游遍了祖国的大小河川。

长江、湘江、珠江、邕江、赣江、钱塘江、北戴河等名江大河都留下了毛主席游泳的身影。

1956年5月31日,时年63岁的毛主席巡视武汉长江大桥工程。

随后毛主席第一次横渡长江,面对轮廓初现的武汉长江大桥,他即兴挥笔写下了气势磅礴的《水调歌头·游泳》: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游泳,是毛主席一生的爱好,即便是在十年之后的1966年,他依然能以73岁的高龄独立泅渡苍茫长江。

穷游湖南

穷游,不是现在才流行的旅游方式,早在一百多年前的1917年,还是学生的毛主席就来过一场说走就走的穷游。

那年暑假,毛主席在报纸上看了一篇故事,说是有两个学生徒步走完了整个中国。

毛主席深受震撼,事后回忆时说:“这件事对我刺激很大,所以我决定,先在湖南尝试一下。”

毛主席拉上了发小兼同学萧子升为伴,萧子升在晚年的自传里提及:“我和润之出发时,除了换洗的衣服,一把旧雨伞,还有两样东西,就是毛笔和墨盒,因为这是我们用来乞讨的工具”

是的,两人一文钱都没有带,就决定要徒步走完整个湖南,毛笔和墨盒就是他们一路赚钱的唯一手段。

毛主席的文章气势磅礴、出类拔萃,而萧子升的书法飘逸灵动、集百家之所长。

两人靠着一路给人写对联和墓志铭,一路赚取路费。

可即便如此,能赚取到的路费也是非常有限的。

有一次,二人走进一家饭店,想靠写对联换点吃食,老板娘只是给他们端上了两碗茶,说对联就不必写了,茶水倒是管够,言下之意就是让他们别打着对联换饭的心思。

场面顿时十分尴尬,毛主席与萧子升喝了茶就背上包裹走了。

不过这一次小小的挫折并没有熄灭毛主席赚路费的想法,路过人家时他依然会登门拜访,无论赚得多少钱,他都言语谦和、待人诚恳,很容易让人亲近。

为了省钱,两人这一路上风餐露宿,大部分时间就睡在旷野之上,天地为床被,蚊虫作伴侣,极尽节俭之可能。

他们在两个月内,用一双腿走遍了湖南西部,见识了旧社会穷苦农民的百态。

毛主席家中自幼就不富裕,这段穷游的经历更是让他意识到了节俭勤劳的弥足珍贵,即便是在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后,依然秉持着勤劳节俭的美德,就连一张睡旧的床板都不舍得更换。

后记

正是由于毛主席在年少时期就养成的众多良好习惯与美德,让他在后来能够成为指引我们前进,创建伟大祖国的领军人物。

斯人已逝,但毛主席的伟大精神仍然照耀着我们。

我们作为后人,当然也要学习毛主席优秀的作风习惯与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

善于学习、热爱运动、勤劳节俭,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是值得学习的优秀品质。

5 阅读:466

尚月

简介:每天为大家更新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