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支教变成牟利工具,把孩子当作赚钱机器,没人管吗?

谭浩俊 2024-06-13 09:07:27

花7天时间、缴费万元去大凉山走一趟,就能获得支教志愿者公益证书、乡村助学研学报告,这是怎么一回事?

媒体记者调查发现,尽管距离暑假还有大半个月,但不少研学机构推出的大凉山支教研学项目却早已售罄。这些研学机构打着“公益”的名义,将大凉山的孩子包装为“寻求支教老师的学生”,高价售卖大凉山支教研学项目,价格普遍在8000元-11000元,个别项目则卖到了40000元。

大凉山,俨然已被某些研学机构打扮成了“公益支教的秀场”。可怜那些被包装的孩子,还要奔波在各类“公益课堂”“免费夏令营”之间,应付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的支教研学团。

到贫困山区支教,本是一件好事、善事,却被研学机构变成牟利的工具,人性何在?正义何在?会让张桂梅等扎根山区支教一辈子的优秀教师情何以堪?对这样的行为,难道没人去管、没人去问吗?

令人欣慰的是,民间已经掀起打假行动,研学机构精心设计和安排的“卖惨”短视频、海报等,已被揭露,尤其是当地学校老师指责某些博主“恶意编造”“捏造苦难”的内容,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某些研学机构的丑恶嘴脸。

在这里,我们强烈呼吁,有关方面一定要介入调查,对打着公益旗号售卖支教项目的商业研学说“不”,坚决禁止支教公益商业化现象。同时,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追究售卖支教研学项目者的法律责任。

0 阅读:19

谭浩俊

简介:著名财经评论员,媒体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