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小人逼得忍无可忍,写下了这篇文,还入选教材,几乎人人会背

趣史談过去 2024-08-04 11:48:53

《陋室铭》这篇千古骈文出自唐朝著名文学家刘禹锡之手,被选入中学教材,属于必背篇目之一,其中的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等名句,相信大家现在也能脱口而出。

全文虽然只有短短八十一字,但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明晰,将他的生活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你知道这篇文章是他在被小人三番四次“逼迫”下,忍无可忍后写出来的吗?一起来看看,怎么回事呢?

刘禹锡,生于公元762年,祖籍洛阳,公元793年,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自此开始踏上仕途。随后他先担任太子校书,后来成为了淮南节度使杜佑的幕僚。

杜佑进京为相,刘禹锡也跟着担任了监察御史一职。

在三十三岁之前,刘禹锡的仕途虽然不是平步青云,但胜在稳步上前。这也证明了刘禹锡确实有一定的做官天赋,可以一步一步升职。

刘禹锡入御史台后,遇到了韩愈和柳宗元。这三个人脾性相投,让关系亲近,逐渐成为好友,交往密切。

所有的变化始于公元805年,他参与了王叔文主导的“永贞革新”。但凡变法,势必要触犯一部分人的利益,最终这次变法以失败而告终,连皇帝都被迫下台。

王叔文被处死,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被人先被贬为远州刺史,后又被贬为远州司马,史称“八司马事件”。

刘禹锡曾在扬州遇上白居易,后者为他送诗一首,“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写出了刘禹锡的窘境。

这次被贬,让刘禹锡辗转在各处为官,直到二十三年后才回到京城。这篇《陋室铭》就作于这一时期的和州任上。

和州知县是个见风使舵之人,见这样一位学富五车的大才子贬到自己辖区内,想必没有了出头之日,于是就对他百般刁难。

按照当时的规定,官府应该给刘禹锡安排一个宽敞的院子居住,但刘禹锡的这位上司却偏偏要安排他住在城南一个破旧的小院。

而刘禹锡似乎也没有被这个所影响,毫无反应,还因为宅子临江而写出“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不过那名知县看到刘禹锡丝毫不受影响就不开心了,于是请人把刘禹锡的住处搬到了北门。不仅没有了山水,原来的三间房也改成了一间半。

可是刘禹锡看到他的新家旁就有垂柳,环境也还清幽,虽然有点小,但还可以接受,就在门上写了:“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此时的知县知道刘禹锡的反应后,觉得他狂妄自大,在故意挑衅,又让他搬了一次住处,直接给刘禹锡安排了一间破旧屋子。

一次又一次,刘禹锡终于忍无可忍,就在这个屋里回敬给他了这篇《陋室铭》,还请人专门刻在石头上,发泄自己的不满。

这是一篇被小人逼出来的佳作,被入选中学教材,其“霸气”指数无人能出其左右。

文章开篇两句话,就令人惊艳不已。随之,将这陋室的不同娓娓道来,先从屋子周围的环境写起,再写往来朋友的身份,彰显“陋室不陋”,掷地有声,可谓狠狠打了知县的脸。

相比于当时许多文人在挫折后的悲伤和绝望,刘禹锡的人生态度无疑更值得人称道,他能够把目光从眼前的困境中解放出来,转而欣赏小屋周围宁静宜人的景色。这一份从容不迫的处事态度,才是许多人想学也学不来的。

事实证明,却也如此,刘禹锡和他的《陋室铭》千古留名,而当初那位趋炎附势的知县早已淹没在历史尘烟。

0 阅读:94

趣史談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