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历史区划:清代黄县的“四都四十五社”

胶东的小故事 2024-06-03 02:55:32

前几天曾发过一篇介绍清代黄县(现龙口市)“登屯社”区划的文章,其中提到了当时黄县“四都四十五社”的区划格局。有朋友看到之后留言说想详细了解这“四都四十五社”的具体名称。了解这些区划名称,不仅可以增进历史地理知识积累,同时对于“闯关东”后裔寻根也有一定的帮助。本文就响应读者建议,对此做个简要整理。

清代黄县的“四都四十五社”,是在明代“四都五十社”的基础上调整而来(嘉靖之后有裁并,有增设)。这一区划格局,自清初确定至清末调整,期间两百余年里基本保持稳定。具体的“都名”和“社名”,在康熙版、乾隆版、同治版《黄县志》中均有记载。

根据康熙版《黄县志》记载,当时黄县的四都分别是乾山都、卢山都、莱山都、平山都,它们辖社的数量分别为九个、十一个、十二个、十三个。接下来就依次介绍。

1、乾山都(九社)

乾山都下辖的九个社分别为:黄山馆社、官庄社、故(古)现社、马停社、白沙社、北马社、北梧桐社、高王社、小杜庄社。与明代相比,乾山都共减少了三个社,分别是王马社(并入官庄社)、午塔社(并入马停社)、仁化社(并入平山都东北隅社)。社名当中的“黄山馆”和“北马”,现在也是龙口市的乡镇区划名称。

关于“乾山都”的大体方位和名字的由来,县志称“在县治(黄县城)西北十里,取乾山为名”。这里所说的“乾山”,实际上是个小土丘,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乾山虽然不大,但却发现过古遗址,说明这片区域历史底蕴很深厚。

对此,龙口当代史志资料记载道:“乾山古遗址位于龙口市徐福镇东村村东1华里的高丘地上。这里原为一座小土山,当地群众称之为乾山。乾山古遗址发现于1957年,几十年来陆续出土了一批石器和陶器,主要有石斧、石锛、石磨盘、棒等。1979年秋天,在遗址西部和北部先后发现了二十余座墓葬。遗址文化内涵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西汉时期。”

(▲康熙版《黄县志》中绘制的地图)

2、卢山都(十一社)

卢山都下辖的十一个社分别为:七夼社、杨官庄社、曲马庄社、诸羊社、埠下社、横埠社、南梧桐社、诸高社、位庄社、南栾社、吕家口社。与明代相比,卢山都减少了一个社,即并入横埠社的张家疃社。

关于“卢山都”的大体方位和名字的由来,县志称“在县治西南三十里,取卢山为名。”卢山,是黄县西南的一座名山,山中建有历史悠久的“延真宫”(也称卢山观),“卢童升仙”的传说在当地也广为人知。值得一提的是,卢山很受古代文人雅士的青睐,宋代文士曾著有《登州黄县卢山延真观纪异》传世,“卢山胜景”也被清代县志列为“黄县八景”之一。现在的卢山,是南山景区的一部分。

3、莱山都(十二社)

莱山都下辖的十二个社分别为:韩战庄社、东石良社、西石良社、丰义(仪)社、文基社、黑山社、渠山社、东黄水社、唐家埠社、蓝曲社、欧头社、良马庄社。与黄县其他三都相比,莱山都的区划较为稳定,明清两代辖社的数量并无变化。社名中的“石良”现为龙口市乡镇区划名称,丰仪和文基在上世纪后半段也曾设乡。

关于“莱山都”的大体方位和名字的由来,县志称“在县治东南二十五里,取莱山为名。”在胶东半岛范围内,叫作“莱山”或者别称“莱山”者不在少数。其中就历史底蕴而言,黄县的莱山可谓最深。

对此,现代编撰的《龙口市志》记载道:“莱山古称之莱山,又名莱阴山,主峰海拔619.4米,呈北东向,总面积16平方公里,共有18大夼、72涧、20余处景观。秦皇汉武俱尝登临,历代视为名山。”莱山周边历史遗址颇多,月主祠遗址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

4、平山都(十三社)

平山社下辖的十三个社分别为:上庄社、逄曲社、诸由社、孙家疃社、义乐社、小河口社、徐官庄社、李家庄社、冶基社、北吕社、西南隅社、东北隅社、登屯社。与明代相比,清代的平山社变化幅度较大,一方面原有的康家庄社和江陵社分别并入了诸由社和北吕社,另一方面本属乾山都的仁化社并入东北隅社,再就是顺治十六年登州卫在黄县地界的军屯归并新设了一个“登屯社”。

关于“平山都”的大体方位和名字的由来,县志称“在县治东北十五里,取平山为名。”这里所说的“平山”并不大,实际上就是黄县东北部的一片低海拔丘陵耩地,其上平坦,故名。当地民间传说唐太宗东征时曾于此驻扎驯马。

通过诸由、冶基等地名不难推断出,现龙口市的诸由观镇应是平山都的核心区域。这里地处海滨又临近通往蓬莱(登州府驻地)的大路,过去当地闯关东的人想必数量不少吧。

0 阅读:2

胶东的小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