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解放军陆军三三制步兵战术,很多人都可以嚼一嘴。不过,三三制战术并不是万能的,更不是有些人以为的那样,解放军陆军只有这个战术。
三三制战术,简单来说,就是3个人组成一个战斗小组,然后一个班组成3个这样的小组。3个小组组成三角形或者倒三角形,冲击的时候互相掩护。
三三制战术的站位示意图在这个编组下,小组内的3人要拉开距离。这个距离要确保能互相联络、支援,又不会被一颗手榴弹同时炸倒。3个小组之间的距离则要保证至少超过60毫米迫击炮的杀伤半径,避免被一颗炮弹报销一个班。一个排3个班(27人),如果排这样的编组,那么最大进攻宽度或者进攻纵深,可以达到好几百米(根据稀松程度决定)。国内的敌人,无论是日军还是国民党军,自动火力并没有那么多。一个班一挺轻机枪、一个连两三挺重机枪,再加一两门60毫米迫击炮,就已经是精锐部队才有的配置了。最多再加上营级的分过来的一两门82毫米迫击炮,也就到头了。所以,三三制这种纵向拉长,横向拉宽的稀疏队形,延长了中等距离(100米到1000米)的冲击时长,从而获得两点好处:一是队形稀疏,敌人不利于瞄准,也容易顾此失彼,从而减少己方伤亡;二是让敌人的火力点尽可能的暴露出来,然后配合己方的机枪、迫击炮、掷弹筒,逐个敲掉。
这张图被经常拿出来作为三三制战术的解读,这种进攻队形确实很稀疏不过,三三战术这个分散兵力的优势,同时也带来一个弱点——进攻的持续性不够。打开了敌人防线的缺口后,三三制战术固有的队形稀疏的特点,让进攻方很难在短时间内涌入更多的兵力,以巩固和扩大战果。如果守军有足够的意志,敢于组织自动火器、甚至刺刀,近距离搏杀,很有可能将进攻挡回去。所以,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对日军的进攻效果就很不理想。除了敌人有火力优势这个原因,日军的斗志和拼刺刀技术也起很大的作用。只有在对阵国民党军队时,三三制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然而,也不是全赢。四野打锦州时,进攻外围的配水池,3纵7师20团1营,就遭遇了国民党守军的顽强抵抗。解放军每次冲破阵地后,都会遇到守军的自动火器+刺刀的反击。配水池最终被拿下,但1营800多人伤亡了一大半。配水池战斗的惨烈,在很多电影里都有描述。
大决战电影里,对配水池战斗的惨烈有详细的呈现还有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时的羊山战役。国民党守军整编66师,战斗力顽强,在此次战役中对中野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在16天的血战中,国民党军大约死亡8000人,解放军阵亡近20000人。从这个交换比,可以看出战斗的惨烈。陈锡联将军在《鲁西南战役中的第三纵队》一文中这样回忆:光是17日至20日,为了攻占东部的“羊头”,就“反复冲杀20余次”。这个数字,说明国民党守军很好的应对了解放军步兵班组三三制的冲击。为了解决打开缺口后攻击强度不足这个缺点,解放军的选择是加强步兵火力。比如冲锋枪集中使用,多配手榴弹。不过,人数劣势是没办法弥补的。所以,只要守军战术得当,意志力足够,防御战中凭借完善的工事,完全顶住解放军的进攻。幸好,这几样(尤其是意志力),都是国民党军最缺的。一旦缺口被打开,防线很容易就崩溃。所以三三制的弱点在解放战争时期暴露的还不明显 。
在缺乏冲锋枪、轻机枪的情况下,手榴弹是突击队员巩固缺口的唯一火力倚仗到了朝鲜战场,情况就不一样了。美军的火力强度,远不是日军和国民党军能比的。其步兵普遍配发半自动步枪、卡宾枪和冲锋枪;连排级支援火力有3门57毫米无后坐力炮、3门60毫米迫击炮、若干挺轻重机枪,甚至还会有巴祖卡。其连排级还经常能得到更高级的火力支援,包括坦克、高射机枪等重火力。而且,美军机械化水平高,士兵战术素养也高。一个阵地被打开缺口,可以做到立马封堵。
美军的连排一级,自动火器的比例太高了除了早期因为缺少跟志愿军交手的经验,出现了一段被动时期,让志愿军占了一段时间的便宜。多次交手之后,美军也反应过来了,并且看出了志愿军三三制战术的缺点。
作为应对,美军选择在一线阵地加强自动火器的密度,比如机枪、冲锋枪,甚至还有平射的高射机枪和高射炮,以及火箭筒、迫击炮。
只要士气不是第一时间崩溃,那么面对志愿军的三三制迂回运动队形,是可以从容应对的。
所以,第四次战役之后,三三制战术基本没法有效使用了。
尤其是第四次战役期间的砥平里战斗,堪称防御战的典范。虽然被志愿军重兵包围,但是美军和法军靠着完善的工事,密集的火力网,挡住了志愿军一次次的冲锋。因为三三制战术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敌人的火力无法应对这稀疏的队形。日军缺少自动火力、国民党军缺少自动火力,但是美军不缺。
美军阵地上经常有坦克、装甲车的机枪火力支援,缺少攻坚武器的志愿军,对这些王八壳子确实无可奈何不过,我军之所以能一路从弱打到强,最厉害的技能是进化。一旦遇到不利局面,总能搞出新的战术。在吃了多次亏之后,志愿军也发现,美军的优势是中远距离火力。但是近距离对射的话,双方是差不多的。尤其是志愿军在换装苏械后,步兵连排也装备了大量的波波沙冲锋枪。至于M1加兰德这样的半自动步枪,虽然比栓动步枪有优势,在近距离也发挥不了多大作用。所以,志愿军在后期就放弃了三三制远距离冲击的松散队形,改为近距离密集冲锋。进攻发起前,尽可能的潜伏到敌人防线眼皮子底下。待到冲锋发起后,密集突进去,在敌人的远程中远程火力反应过来之前跟美军绞杀在一起。
大量装备冲锋枪后,志愿军更多的选择短距密集冲锋一旦有局部地区得逞,打开口子后,立马就能投入大量的兵力往纵深突击,威胁后方的机枪、炮兵阵地。这种战术下,除非守军有足够的意志力和反应速度,否则面对着志愿军铺天盖地的喊杀声和近距离密集的冲锋枪、手榴弹的火力,崩溃也是大概率事件。我们熟知的邱少云烈士的事迹,就发生在一次近距离潜伏的战斗。因为距离敌人实在太近,所有不敢有任何动作。哪怕被火烧着,也只能强忍着,直至牺牲。
当然,这种密集队形冲锋,也是有代价的。歼灭北极熊团的战役,志愿军就被美军部署在二线用于平射的高射炮大量杀伤。最终还是靠着人数优势,才冲破美军的火力网。待到朝鲜战争后期,双方僵持在固定的战线上。工事越来越完善,火力密度越来越高,这时候无论是三三制松散队形,还是密集冲锋队形,都不好使了。面对这种局面,我军战术再次进化。在上甘岭,志愿军甚至使出了被视为战术大忌的“逐次增兵,添油战术”,但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