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革命烈士江姐之子彭云赴美留学定居美国后,被记者问为何不回国时,他是如何回答的?
江竹筠,1920年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江姐,她是抗战时期女共产党员。
江姐对共产主义怀有深深的信仰,解放战争时期,在敌人猖獗的白色恐怖之下,早已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无论何时何地,都坚定地与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
不幸的是,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在万县被捕,被关押在重庆的渣滓洞集中营。
在那里,江姐遭受敌人残酷无情的严刑拷打,始终不屈不挠,最终英勇牺牲。
彭云,身为江竹筠烈士的独子,自幼便成长在一个红色革命精神的熏陶之下,深深地感受到母亲那份对革命事业的执着与追求。
在人生的道路上,彭云未完全复制母亲的光辉足迹,选择一条更加专注于学术和科技的道路。
彭云的成长之路,是勤奋与智慧的结晶,他深知母亲江竹筠的遗愿,希望他为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可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自幼,彭云便对学习怀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在数学和物理的海洋中,展现出超凡的天赋和无尽的热情。
在国内的基础教育中,彭云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获得公费留学的宝贵机会。他远赴美国,进入一所享誉世界的顶尖学府,开启他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探索。
在美国,彭云认真学习,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学术上的卓越与创新,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成功获得博士学位,成为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系的终身教授。
在学术领域,彭云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的研究范围广泛,涵盖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多个前沿领域。
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彭云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为人类的科技进步和未来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彭云在岁月的流转中,保持着对母亲江竹筠的深深思念,偶尔回国,只为去母亲的墓前扫墓,表达那份对逝去亲人的缅怀之情。
晚年,彭云选择在美国定居,远离他所热爱的故土。
当被记者问及为何不回国继续工作时,彭云给出他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国内外的研究环境在内容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国内的研究往往偏向于两个极端,一是深入的理论探索,二是直接的应用开发。国外的研究则显得更为平衡和适中,这样的环境让他能够更自由地探索科学的奥秘,更适合他的研究方向。
彭云坦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回国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即便有心回国,也可能面临许多实际困难,如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寻找合适的研究项目等。
更重要的是,彭云对于自己回国后能够在哪个领域发挥作用也感到有些迷茫。因此,他最终选择留在美国,继续他的学术生涯。
彭云的决定虽有些遗憾,但也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只要不诋毁祖国,我们应该尊重他,因为每个人有选择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