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1979年被捕入狱,党籍随之被中央开除

皓轩谈过去 2024-07-03 14:55:05

姚连蔚出生于1935年,那是一个动荡年代。他的家乡陕西长安县,当时正遭受着战火蹂躏和灾荒交加的双重折磨。

姚家虽是贫农,但更多时候是在忍饥挨饿。为了维持一家人的温饱,姚连蔚自小就得到田间地头帮忙。

初中毕业后,姚连蔚便彻底辍学回家,在田间地头劳作。有时他也会去城里做些小买卖,像很多那个年代的底层百姓一样,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但这并未磨灭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949年,新中国成立,给了姚连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新的希望。当时,参军入伍成为很多年轻人实现理想的出路。

1951年,16岁的姚连蔚也如愿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前往朝鲜战场,亲身经历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战火岁月。

1954年,姚连蔚退伍回到家乡西安,被分配到西安机械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这家厂是个军工企业,里面有专门的政工机构。

凭借自己踏实肯干、作风正派的良好表现,姚连蔚很快就被重用,先后担任过车间政工员、政工组组长和政治指导员等职务。

"特殊时期"开始后,姚连蔚加入了厂里的"造反派"组织,很快就成为了厂革委会的副主任,成为了当地"工人阶级"的代表人物之一。

那段混乱年代,西安爆发了多起武装冲突,姚连蔚亲自指挥工人群众"反击"对手。

1968年,陕西省革委会成立,姚连蔚被召入其中,开启了他飞速晋升的职业生涯。1969年,他作为陕西代表出席了九大,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回到陕西后,姚连蔚一步步做起了陕西总工会主席、省委常委。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75年姚连蔚竟然被推举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一下子成为了副国级高官。

一时间,这个从底层工人做起的"造反派"干部,就这样高高在上,令无数人艳羡不已。

作为一名"火箭干部",姚连蔚在新的高位上确实吃了不少苦头。他原本就是从工厂空降到中央的,对于复杂的体制内斗和权力博弈,显然缺乏必要的经验和心理准备。

同时,他在中央的工作强度也非同小可,常常需要熬夜加班,每天只能勉强睡3、4个小时。

而姚连蔚的生活待遇,也远远跟不上他高高在上的官衔。他的一切工资、津贴补待遇仍然是按照西安机械厂工人的标准,每月仅有58元。

作为一名副国级高官,这种待遇实在太低,加上工作强度之大,姚连蔚曾主动找到周恩来总理,希望能够辞去职务回到老家。不过当时周总理还是劝他继续工作。

姚连蔚高升迅速,注定也难以维系。1977年,中央有人向他"举报",指他在"文革"期间的所作所为存在问题。姚连蔚随即被停职接受审查。

两年后的1979年2月,姚连蔚被正式逮捕,关押在西安郊区的看守所。检方经过深入审理后,最终决定对他免予起诉。但中央却在1984年下令,开除了姚连蔚的党籍。

就这样,这位曾经高高在上的副国级干部,一朝跌入谷底,身份地位发生了180度大转变。

出狱后,姚连蔚在西安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做过家庭管理员、采购员、炊事员等多种工作,后来还自己开了一家中药诊所。

晚年的姚连蔚,在老家西安安度晚年。他的那份副国级的待遇自然是没了,不过西安机械厂还是按照退休工人的标准,每月给他发放一些退休金,维持基本生活。

姚连蔚对自己的经历似乎并不在意,晚年时他很少提及当年在北京任职的事。他过着十分朴素的生活,有时会研习中医理论,不过从未真的行医看病,只是作为消遣和兴趣爱好。

2012年10月2日,姚连蔚因病去世,享年77岁。这位曾经身居要职、地位尊崇的干部,最终还是归于平凡,恢复到最初的出身。他的一生经历,正是上世纪中国社会巨变的一个缩影。

0 阅读:6

皓轩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