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城是从江西的德安县分出来的几个乡镇街道构成,现由九江代管。1955年,由共青团青年志愿者98名的上海知青,响应国家号召,带着美好憧憬和无限热情,奔赴江西鄱阳湖畔,庐山南麓的德安县米粮铺拖沟岭进行农垦。
40天后,时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前来探望,并亲手用竹枝夹着卫生棉球题写了“共青社”三字,从此,这里便被命名为“共青”。
1957年与金湖农场合并为“共青垦殖场”。1984年12月12日,胡耀邦题赠“共青城”。2010年9月,批准江西省设立共青城市。胡耀邦一生与这座新兴小城有了不解之缘,正是在他的关心与关怀下,共青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县级市,最终胡耀邦老人也把自己的墓地放在了共青城。可见他对共青城的偏爱。
北有北大荒,南有共青城。这都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代经典代表,引领着时代的洪流。这也是一个传奇,一个养鸭厂发展起来的城市。先做板鸭,出口创汇,又完善产业链,后用鸭绒制作羽绒服,形成了中外驰名商标鸭鸭羽绒服,经久不衰。这是我对共青城肤浅的了解。那一代人从东部沿海的大城市来,把自己热血青春献给了这里,很多人把自己一生,连同子孙也献给个这片广袤的土地。
我漫无目的的在共青城街道行驶,看看这座新兴朝气蓬勃的小城,全没有当年的模样。随便找个小餐馆,吃了午饭。
这里是个开放包容的城市,外来人口多,似乎多说普通话,当然是比之于江西其它地区。
我走着看着,不知不觉就绕进了富华山景区,绿树掩映,山水田园,负氧离子就钻进心肺,呼吸里都是潮潮的花草树的味道。我进了城市博物馆,重温了小城短暂又辉煌的历史,它娓娓讲述的是当代史,那些人,那些事,便历历在目活跃起来。博物馆里还有书画,还有奇石,都在映射着革命与奋斗,责任与担当,历史与使命的序章。胡耀邦陵园因为时间关系,没有进,驻足远望,在心底送上我对他的敬仰。
出共青城,沿着G105往九江方向缓行,路过庐山脚下的东林寺和西林寺时,已夕阳西下,远望其塔其阁,蔚为壮观,青山相依,佛国渺渺。白莲教的故事就让它在哪里吧。不去了,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