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儿子为何要夺姜维的兵权?姜维为什么却去对付黄皓?

高旭评历史 2024-08-24 02:37:07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咱们得梳理下蜀汉的权力结构。

别看蜀汉政坛一片祥和,和曹魏、孙吴相比,从没有什么流血的权力斗争。

只是平静的朝堂下,怎么可能没有权力倾轧!

介绍下蜀汉的权力架构:

​黄色:荆州、刘备从龙旧勋

蓝色:益州本土派

​红色:凉州派

益州本土派

蜀汉政权以荆州和刘备的从龙旧勋为主,益州派的实权并不高,朝廷里担任要职的益州人士并不多,较为知名有两人。

谯周,巴西郡人。

谯周对诸葛亮还是十分敬重的,丞相于五丈原病逝后,虽有后主诏书禁止大臣前往奔丧,谯周仍不顾禁令,前往奔丧。

对作为益州本土派,对于朝廷频繁用兵,谯周十分反感,写出了著名的《仇国论》,力陈北伐的弊端。

文中谯周举了两个虚构的国家:因余和肇建,因余是小国,肇建是大国,两国世为仇敌(其实就是隐射蜀汉和曹魏)

文章太长,大家可以自行百度,这里概括下文章的两个核心观点:

处大国无患者,恒多慢;处小国有忧者,恒思善。

蜀国国力太弱,讨伐别的国家,简直是徒劳无益,不但不能削弱别国国力,反而削弱自己的国力,应该体恤人民的疾苦,不能每次看到对方有点内乱就出征。这样反而会让百姓疲劳,国家瓦解。

天下已稳而并立。

现在魏、蜀立国已久,已经不是东汉末年动荡不安的时候,应该用无为而治的方法治国。

一句话总结:现在的蜀汉就是一个小国,认命和偏安才是主旋律。

张翼,犍为郡人。

诸葛亮北伐期间,张翼一直在南疆驻守(为庲降都督,兼绥南中郎将),诸葛亮死后,朝廷拜张翼为前领军,不久又调张翼入朝担任尚书,参与朝廷政务的决策。

延熙十八年(255年)春,姜维提议第五次北伐,唯有张翼一人当庭争辩,认为国家弱小百姓疲惫,不应该滥用武力(维议复出军,唯翼廷争,以为国小民劳,不宜黩武)

姜维没有听从张翼的意见,担心这个益州将领出什么乱子,每次北伐就都带着张翼一同前往。但姜维也给足其面子,将其连提数级,历迁镇南大将军、左车骑将军(为自翼建异论,维心与翼不善,然常牵率同行,翼亦不得已而往。迁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

荆州派

益州派的观点很明确,坚决反对北伐。荆州派内部就颇为分化,对于姜维的北伐,最坚定的支持者非陈祗莫属。

陈祗,汝南郡人,大司徒许靖兄长的外孙。

陈祗后来走了费祎的关系,接替董允担任侍中(弱冠知名,稍迁至选曹郎,矜厉有威容。多技艺,挟数术,费祎甚异之,故超继允内侍)

侍中、散骑常侍、中常侍位阶相等,皆为天子近臣。陈祗颇受刘禅赏识,尚书令吕乂去世后,刘禅就让陈祗以侍中兼任尚书令(吕乂卒,祗又以侍中守尚书令)

费祎遇刺身亡后,陈祗的权势更胜一筹,超过姜维,但二人关系很好,对北伐一致认同,为此,陈祗还与谯周有过激烈争论(祗上承主指,下接阉竖,深见信爱,权重於维,内外唱和,互为表里,周与尚书令陈祗论其利害,退而书之)

正是在陈祗的支持下,姜维才能连续发动北伐。

转折点发生在景耀元年(258年),姜维骆谷回师后不久,陈祇就走了。陈祇死后,接替其掌权的正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作为丞相的后人,诸葛瞻不应该坚定支持北伐么?

但他却上奏后主,要求削夺姜维兵权,让其担任益州刺史(宜表后主,召还为益州刺史,夺其兵权)

对于诸葛瞻试图解除姜维兵权的动机,史料记载非常明确:瞻、厥等以维好战无功,国内疲弊

诸葛亮仅有五次北伐,且每次北伐都需要准备三年左右的时间。

姜维掌权后却是连年大规模北伐,延熙十六年至延熙二十年,马不停蹄、不间断用兵,无节制的用兵耗尽了蜀汉的力量​。

其实在延熙十八年(255年)春,姜维第五次北伐时,蜀汉朝廷未见明显的异议,维议复出军,唯翼廷争,以为国小民劳,不宜黩武。

一个“唯”字,说明当时任尚书仆射的诸葛瞻并没有明确反对北伐,之后洮水大捷,内部矛盾又被大胜掩盖。

但是姜维没有些许消停,张翼当时劝他:可止矣,不宜复进,进或毁此大功

​姜维如果接纳劝谏,回师养精蓄锐,休整数年再出,朝廷内部也不会出现后来的巨大纷争。

可惜姜维选择接着打,于延熙十九年继续发动北伐,因胡济失约不至,导致惨败。蜀汉国力小,经不起一场大败,这时候总该休养生息了吧。转年一听说诸葛诞在淮南举兵,姜维又率数万人出骆谷了!

蜀汉内部积累的不满快要大爆发,但是姜维的长期合作伙伴陈祗还在,他​压下去了。

但是陈祗一死,“北伐劳模”姜维难得消停了, 而且在成都一待就是四​年。

这四年,朝廷的倾轧一定十分激烈,因为到景耀四年(261年),诸葛瞻担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后,他马上发起了对姜维的弹劾。

诸葛瞻上表给刘禅,要求削夺姜维兵权,仅给他一个益州刺史的闲职。

注意,这不是诸葛瞻一个人的意见,此时停止北伐已经成了朝野共识。

就连姜维军中的老伙计、刘备时的宿将廖化也明确发表反对:

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於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诗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今日之事也。

作为曹魏过来的降将,姜维本身在蜀汉并没有什么根基,他虽然握有重权,但从不结党营私,姜维是很孤立的!

​现在荆州派要夺他权,益州派自然乐得隔岸观火,那么后主的想法呢?

肯定也是不满意的,就这么点国力,都快给你挥霍一空,换谁当皇帝都不乐意,毕竟这是老刘家的家产啊。之前一直批准姜维北伐,那是真听丞相话啊。

姜维此时的形势相当危险,要么交出兵权,要么就想办法将矛盾转移。

黄皓就是最合适的替代品。

在写东汉史时,咱们反复提过一个论点:宦官的权力都源自于皇帝,他们只是皇帝的脏手套而已,用来对付外朝的大臣。

宦官天然和文官处在对立位置,包括诸葛瞻在内的蜀汉很多官员很不待见黄皓。

姜维很聪明,弹劾黄皓既不和荆州派产生冲突,又可以敲山震虎,提醒黄皓背后的后主。

果然后主马上态度放软,把黄皓扔出来当挡箭牌(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

姜维顺势下坡,以得罪黄皓为由,找个借口不回成都,把大军带去了沓中(维见皓枝附叶连,惧於失言,逊辞而出。后主敕皓诣维陈谢。维亦疑之。故自危惧,不复还成都,以避内逼耳)

兵权是保住了,但君臣之间或多或少有了一些芥蒂,强敌很快就要杀来,诸葛瞻、姜维的关系却定格在了历史的最低点,内部不统一的结果就是蜀汉浪费了最佳的堵漏机会。

诸葛瞻、张翼、廖化在史书上的评价相当不错,姜维即便在收到后主的降书后,依然在为复国而努力,蜀汉在这样一群忠臣义士的对立中被灭国,真的令人唏嘘不已。。。。。。

0 阅读:107

高旭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