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2024年,经历了去年停产、减产、业绩大降洗礼的中国储能行业,内部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而海外市场的逐渐回暖,也将为拥有海外业务的储能企业,特别是有着创新研发能力的头部企业带来更多业绩增量。
众所周知,在技术革命大变局中,黎明前的决战往往更加惨烈,其战略成败对产业未来的影响往往也最具决定性。从这个角度来看,被誉为“欧洲的宁德时代”的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样本。
天选之子为何走入绝境?
不久前,Northvolt宣布计划采取大规模裁员、暂停和出售部分业务,以及推迟产能建设等措施,以渡过眼下的困境,员工们也在担心能否按时拿到9月份的工资。这引发了行业的极大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Northvolt的裁员、暂停扩张并不是个别现象,此前另一家欧洲电池公司ACC也宣布旗下多个电池工厂将暂停/推迟建设。对此人们不禁想问,是什么原因让Northvolt以及欧洲电池企业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2016年,两位前特斯拉供应链管理部门的同事彼得·卡尔松(PeterCarlsson)和保罗·塞鲁蒂(PaoloCerruti)共同创建了Northvolt,成为欧洲锂电池产业“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天选之子。
首先,Northvolt从一出生就拥有资本的加持。据统计,成立不到8年的Northvolt融资数量超过10笔,总额高达150亿美元(1064亿元人民币),是欧洲创业公司中融资最多的一家。仅仅今年1月其获得的一笔债务融资,金额就高达50亿美元,被称为欧洲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绿色贷款。作为对比,宁德时代从公司成立至2023年底在一二级市场已公开的所有募资金额也只有713亿元。
其次,Northvolt不仅得到了欧盟及欧洲各国政府的鼎力支持。欧洲的车企们也给Northvolt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订单,据统计,包括大众、沃尔沃、宝马在内的欧洲车企向Northvolt提供了总价值550亿美元的订单,高达人民币3920亿元。
头顶天选之子的盛大光环,Northvolt宣布要在2030年建成约150GWh的产能,然而,目前Northvolt的产能利用率极低,去年第三季度,Northvolt实际生产仅为预期的5‰。
据报道,Northvolt始终难以提升产能的关键原因,源于无法自行生产符合质量标准的阴极材料所致,而安全问题更是让Northvolt的产能雪上加霜。今年6月,由于产品无法按时交付,宝马无奈取消了与Northvolt价值20亿美元的电芯采购合同,将该订单交给韩国的电池生产商三星SDI。
Northvolt去年的业绩报告显示,2023年Northvolt的营收仅从2022年的1.07亿美元(约7.6亿元人民币)小幅增加至1.28亿美元(约9.1亿元人民币),而净亏损却从2.85亿美元(约20.2亿元人民币)大增至11.68亿美元(约82.9亿元人民币)。
面对巨额亏损、产能受阻和技术受限困境,Northvolt不得不采取大规模裁员、推迟产能建设等措施,目前接近全面停摆,甚至可以说已经到了生死一线的至暗时刻。
欧洲市场将带来业绩增量
近日,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接受海外媒体采访时分享了一个小故事。故事的开头大约发生在12年前,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中国,她向曾毓群询问道:“德国人能造出非常好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为什么不能制造出好的电池?”
曾毓群当时的回答是:“我知道在美国有很多优秀的大学和学生,他们不愿意专注于电化学,而是更愿意投身金融或半导体领域,因为这些领域的薪水更高。但在中国,很多学生必须进入大学学习电化学,因此中国有更多的电化学人才。所以如果美国和德国想要赶超,可能他们需要从教育开始。”
12年过去了,德国人和欧洲人仍然在问:“欧洲为什么没能制造出好的电池?欧洲电池企业为何会走入绝境?”
曾毓群如今的回答是:“欧洲电池企业首先在电池设计方面就存在问题,其次工艺流程是错误的,第三设备也有问题,他们如何能扩大生产规模。由于欧洲电池企业缺乏对电化学系统的理解,因此会出现产品设计方面的问题,在设计阶段也无法涵盖未来的潜在风险。如果扩大产能,将面临产能利用率、产品可靠性等问题,两三年后还将遭遇产品安全风险。”
这番话语可谓不留情面,刀刀见血,酣畅淋漓。业内人士认为,正是昨日欧洲缺乏培育电化学人才的战略眼光,酿成了今日Northvolt走入绝境的苦果。当然,这对中国电池企业来说,意味着将带来更多的业绩增量。
中国电池企业的困境突围
曾毓群的剖析表明,欧洲电池企业的短板,正是中国电池企业的强项,但中国企业同样面临着属于自己的困境。
随着电池行业进入“冷却期”,中上游锂电材料价格低迷,多家上市公司业绩承压甚至出现亏损。与此同时,工信部也释放出引导锂电企业减少产能扩张的信号。面对这一局面,中国电池企业纷纷寻求破局之道,通过技术创新、换赛道、谋出海等多条路径,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
在技术创新方面,从提高能量密度、降低成本,到提升安全性、延长寿命,技术创新成为电池企业突围的关键。近日,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杨红新表示,动力电池的降本进程仍将继续,主要路径包括制造降本、工艺降本以及从电池形态变化着手的降本。
对于动力电池以及电动车下一阶段的增长动力,杨红新认为,未来2—3年,增程、大电量的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速将超过纯电动车,将成为新增长点;而从全球来看,HEV(混合动力汽车)由于能够适应充电设施欠发达地区的条件,在欧美、日韩等市场很受欢迎,未来也将迎来快速增长。这些下游需求的快速攀升对电解液性能、电子零部件的耐热性、散热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将成为电池工程师新的研发方向。
同时,电池企业也在积极寻找新的市场机会。随着储能市场需求的高速增长,一些企业开始将业务重心转向储能领域,并为满足更大规模电站、以及更长时长的储能需求纷纷推出大容量电芯产品,而为了确保大容量电芯在尺寸限制、容量、安全三方面得到平衡,电池企业不仅选择了更薄的“刀片形态”,制造工艺上也集体转向了叠片工艺。
目前,已有9家电芯厂商推出超10款以上600Ah+储能电芯,均使用了叠片工艺:包括瑞浦兰钧625Ah电芯、亿纬锂能Mr.Big 628Ah电芯、蜂巢能源L500-660Ah/710Ah/730Ah储能电芯、海辰储能1130Ah、昆宇电源720Ah电芯、楚能新能源625Ah、欣旺达欣岳625Ah、南都电源690Ah电芯、天弋能源630Ah电芯等。
此外,面对国内市场的饱和与竞争,越来越多的电池企业开始寻求出海发展,通过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以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实现本土化生产和销售。
事实上,很多电池巨头都在加速海外产能布局。据中国储能网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远景能源、国轩高科、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孚能科技、欣旺达等多家电池巨头都已在海外有着深度的产业布局,其公开对外披露的/媒体公开报道的投产/计划建设的海外产能已超720(GWh),总投资预算超4000亿元(人民币)。
可以预见,未来谁能更早完成全球化布局,谁就更有可能拥有改变或重塑产业新格局的力量与历史机遇。
美国市场是一个变量
对于中国电池企业来说,美国市场是一个变量市场。
从美国《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规定搭载中国生产电池的电动车无法享受税收抵免,到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明确禁止美国国防部采购六家中国电池企业生产的电池,美国对中国电池企业的限制正在逐步升级。即使是储能用锂电池,也仅剩下不到两年的窗口期。
此外,也不能排除下届美国政府继续升级禁止令或有限排除令,这将对中国电池企业的庞大产能造成巨大压力,一部分中国电池制造商已经面临着失去整个美国市场的重要风险。
目前,美国正在努力建立本土电池供应链,并极力将中国电池企业排除在外,日韩电池企业因此成了他们首选的合作伙伴。
今年以来,除了三星SDI要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建造动力电池合资工厂,SKOn和LG新能源也在加紧美国市场的新布局。
今年4月4日,LG新能源宣布,其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计划投资55亿美元的电池厂已开始建设,预计将于2026年投产。
LG新能源表示,计划在新工厂生产用于电动汽车的46系列圆柱形电池和用于储能系统的磷酸铁锂软包电池,预计每年的生产能力将分别达到36GWh和17GWh。这是LG新能源在美国建设的第二家独立工厂。
而SKOn在佐治亚州的科莫斯(Commerce)运营着两家电池厂。该公司与福特的合资企业BlueOvalSK正在肯塔基州格伦代尔(Glendale)运营两家电池厂,在田纳西州斯坦顿(Stanton)运营一家电池厂,工厂有望2025年投产。此外,SKOn还通过与现代汽车的合资企业在佐治亚州巴托(Bartow)投建了一座电池厂。
今年7月,松下北美能源公司(PENA)宣布,其位于内华达州的斯帕克斯(Sparks)电池工厂成功交付了100亿个锂离子电芯。自2015年成立以来,PENA如今已发展到具备13条生产线、日产550万个电芯的规模。
显然,相比中国电池企业在美国市场发展被处处掣肘,日韩电池企业在美国市场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尽管2024年美国电动汽车市场需求暂时下滑,但储能市场却保持了高速增长。
长期来看,美国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市场有着巨大的增量空间,这就意味着,日韩电池企业即使暂时业绩下行,后劲十足的美国市场仍然会助力日韩电池企业持续回血和发展壮大。
“碳中和”战争已经来临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抢夺未来新能源产业的主导权与定价权,西方国家已经吹响了“碳中和”战争的号角。
比如2022年底,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确定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于2023年10月开始试运行,2026年正式起征,并在2034年之前全面实施,欧盟将成为世界上*个征收“碳关税”的经济体。
紧随欧盟其后的是,日本经济产业省和环境省于2023年5月联合正式发布《碳足迹实用指南》,电动汽车有资格通过披露电池碳足迹信息来获得补贴,政府将设定排放上限,超过该上限的车辆将无法获得补贴。相关政策与欧盟新电池法基本保持一致,将分阶段进行。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还会有更多国家构建贸易规则和壁垒,全球化竞争只会愈演愈烈。这一趋势也在提醒我们,电池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大变革,而在这场大变革的背后,是多个国家之间经济政策的博弈与战略布局的较量。
面对电池行业的未来,各方都应积极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以避免在这场竞争中落后。无论是国家政策制定者、企业还是用户,都将在这场技术和经济的变革中释放出自己的能量,同时也让我们拭目以待,看中国企业如何在这场全球性大变革赢得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机遇。
作者: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