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把微动圈玩出花来了?qdcDmagicsolo

转转数码 2021-11-01 13:56:10

qdc的耳机一贯是专业风格为主,而入门价位段则是尽可能符合市场预期,贴合大众需求,之前的海王星开了个好头,最近又发售了微动圈Dmagic solo,而且价格定的只有988再加上赠品和活动之类,已然是妥妥的千元内站位,在这个位置qdc反而没有用一贯的专业风格去做素质堆叠,Dmagic solo搞了一个听感取悦走向,也算是在同质化的产品当中有所区别,亮眼凸显……

产品到手,惯例开箱,本次设计感更是进步,更大的包装,透明的橱窗,简介的注释,还有斜面切角,这个操作不得不说挺高级,让我想到了某顶级播放器厂牌。开盒产品陈列其中,配件相当丰富,耳套若干,转接头三个。

收纳盒质感很好,我挺喜欢的,但是就怕时间长了不耐脏。转接头2.5mm、3.5mm和4.4mm都有,这个做工确实是比头一次我见这类转接头的形式时进步太多了,体积更小,口径也小,紧实度和连接方式都优于早期的,有细节的。不过也真看出来内卷了,千元不到的产品都得配这么精致的转换头,利好消费者。

Dmagic solo本体做工依旧精致,雷劈似的闪电风格面板,有点隐约雷鸣,跟耳机的风格也很像,偏下盘的声音,很像打闪暴雨前的低沉轰隆。切面也和包装形成呼应,而且手感是相当的好,佩戴也极为舒适,这个确实专业。

3D打印的腔体面板感觉是在两个腔室间有气流联动,Dmagic Turbo镜像虚拟声学专利技术的新加入,也让小小的微动圈有了超乎想象的能量。微动圈本体还是内腔单独封装以确保左右耳和不同批次之间的一致性,这个是“茶叶蛋”最早的专利,现在也下放到入门产品上了,这大概就是大厂红利吧。

这次单独强调了全频动圈和全声学调音我理解的是纯结构物理调音,最后的频段能量倾向更加自然,人为增加的失真也尽可能小,声音的完整性更优,实际聆听也确实如此,在表面浓郁的音染之下,仍然保持了干净准确的优秀素质基底,就你千元的产品可以做音染风格,但我没法接受那种全糊毫无素质的“音染”。

Dmagic solo开声给我的感觉就是华语流行抒情老歌的最佳适配,不过仔细听过之后,我觉得还有一些小众的风格格外舒服,这也是很少有耳机能匹配发挥其韵味的几个风格,比如爵士、放克或者大提琴低音提琴的独奏协奏,尤其小野丽莎的和风BossaNova相当对味,别的千元都在那找乐器清晰,这已经走艺术了。

小野丽莎的《玫瑰人生》,声场不挤压整体很宽松,三频能量明显偏向下盘的分布,仍然没有损失特别多的高频细节,这点是我觉得很好的,歌曲前段的钢琴能感受到隐隐泛音渲染的余音袅袅的感觉,这个氛围的渲染不止来自于低频的残响,而是很健康的一种温暖笼罩,并不觉得过暗或死气沉沉。人声出来相当惊艳,徐徐浅吟低唱,情感慢慢铺垫,情绪依次递进,相当法式浪漫,又很爵士高级,最好的是齿音处理的相当好,这种慢节奏的歌确实不太喜欢过多齿音女声。

Click#15的《Get Funky》这个是我在乐队的夏天发现的宝藏乐队,也是我觉得国内玩Funk比较不错的一个,这首格外喜欢,也特别适合Dmagic solo来欣赏,因为低频真的抓,第一个音的低频下潜和回弹出来的整个质感相当惊艳了,不由得感叹这种歌曲还是动圈更适合,同时又觉得qdc用一个微动圈做出这种效果,确实相当有意思,在我印象里微动圈能做出这种低频质感的没个四五千好像很难找到。Dmagic solo的低频量感并没有多么堆积,质感是相当出色,所以整体的低频感受会让人觉得下盘能量感很强,毕竟确实音色饱满,细节也太丰富,那种柔和的低频按摩的氛围感就很舒服,但是这有个前提你得喜欢这种音染。

铃木常吉《追忆》这个乍看歌名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是啥,但大多数人应该都听过,就是《深夜食堂》的片头曲,用Dmagic solo来听也是再合适不过的,而且应该也是最常用聆听的风格,就这种一把吉他缓慢抒情,男女声的富有感情的声线,密度非常扎实,人声凝聚饱满,流畅表达,口型清晰,位置不过于贴脸,整体温暖的氛围下有着清晰的乐器解析和干净的背景,避免听久觉得聒噪,很耐听,不知不觉一下午就过去了,很适合找个暖洋洋的慵懒午后,在怀旧金曲当中徜徉。

总的来说Dmagic solo在我看来是特色比较鲜明的一款动圈耳塞,得益于专利技术可以把微动圈的潜能尽可能的释放,有着很好的低频氛围和韵味音染,适合的风格就如上面所说,可能一些民谣村曲也还不错,节奏慢的一般不太会翻车,但对于爱听摇滚或者动漫原声之类的我觉得可能得掂量掂量。如果基于你认可这种调音风格和三频能量分布的话,我觉得售价还是颇具性价比的,对号入座吧。

0 阅读:24

转转数码

简介:分享潮流数码,主攻发烧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