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后,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三个月之内,中国政府欠苏联的86亿债务必须全部还清!”
1960年12月,苏联外贸部长向中方谈判人员,下了这样一道最后通牒。
当时,主持谈判事宜的周总理,面露难色,可还不等他提出暂缓的意见,苏方代表便全部起身离席,终止了谈判。
周总理
这场谈判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背景?高达86亿的巨额债务是如何产生的?我国最后又是如何还清的呢?
上世纪五十年代,苏联在新一任领导人赫鲁晓夫上台后,彻底走上了修正主义的道路,开始对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其他国家的内政外交,颐指气使。
1958年,赫鲁晓夫访华,在与毛主席的会谈中,提出了多项侵害中国主权的无理要求,遭到了毛主席的全盘驳斥。
也正是因此,中苏此后开始全面交恶,曾经的盟友,眨眼间便成了针锋相对的对手。
从1960年开始,苏联陆续撤走了所有援华的技术人员和各项工业设备,同时,向中国索取此前提供的贷款。
而经过统计,中国应当偿付的债务高达86亿。
毛主席与赫鲁晓夫
那这些债务到底是怎么欠下的呢?
说起来,这些巨额债务的背后,多少都有点苏联方面翻脸不认人的意味。
因为,86亿债务里的第一部分,是抗美援朝期间,苏联向中国提供的军事贷款。
1952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出兵,向苏联提出了军事援助的请求。
苏联当时虽说也是站在北朝鲜的一边,但又不愿意直接与美西方为敌。
因此,为了避免外交上留下把柄,苏联方面答应了军援,却又要求中国签下军事贷款协定。
这样,从表面上看,苏联在朝鲜战争中便处于中立地位,给中国提供的所有武器装备,都是中国用贷款向苏联购买的。
斯大林时期,中苏关系友好,双方都心照不宣的将这些贷款视作无偿援助,苏联也从来没有要求过中国偿还。
可到了1960年,苏联方面突然旧事重提,要求中国偿还贷款,而这一笔军事贷款连本带息,竟高达30亿。
除了军事贷款,86亿债务的第二部分,则是从1950年中苏签订的经济互助条约上产生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苏联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工业生产设施,以及援华技术专家,帮助中国完成了初期的工业建设。
这些经济援助,本来在互助条约上已经写明了是苏联的无偿援助。
可中苏关系交恶后,赫鲁晓夫转眼就把这些经济援助,视为中国向苏联的贷款,各项设施与专家工资一统计,总额竟有56亿。
就这样,总计达86亿的债务,在1960年,彻底压到中国的头上。
那这些债务到底该如何偿还呢?
当年年中,周总理率领代表团与苏联方面展开了谈判。
只不过,苏联在谈判中咄咄逼人,要求中国必须三个月还清,而当周总理将这一情况向毛主席汇报后,毛主席也是眉头紧锁,以当时中国的经济状况,别说三个月,三年也还不清。
最终,毛主席无奈地长叹一口气,说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告诉苏联人,中国人不会赖他的账,但三个月确实不行,后续的谈判,让同志们再争取点时间。”
毛主席
当年年底,在中方代表努力下,苏联终于同意暂缓,允许中国用五年时间分期偿还这些债务。
于是,在1960年年底的中央会议上,毛主席提出倡议,“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勒紧裤腰带,尽快还清欠款!”
当时,中国正在经历三年自然灾害,苏联的这番逼债堪称雪上加霜,可是在毛主席的倡议下,全国上下从第二年便开始了艰难的还债之路。
说起来,苏联人也确实精明,他们当时对中国的国家货币并不信任,要求中国以实物抵充。
而中国当时的工业在苏联撕毁互助条约后几乎已经完全停摆,拿的出手的,就只有农业产出。
因此,从1961年开始,我国开始动员全国,从各地抽调粮食、农产品、副食物资。
诸如大米、面粉、猪肉、苹果、鸡蛋等,这些劳苦大众辛辛苦苦忙活一年的收获,每每都在年底被运上了西伯利亚的火车,送到了苏联国内。
就拿我国的农业大省河南举例,曾经在郑州任基层干部的宋丰年同志后来回忆:
“当时郑州肉联厂每年都要在冬季前后宰杀上千头肥猪,一开始,很多老百姓还不理解,明明有大批生猪运往屠宰场,可市面上却从来都买不到猪肉,但最后知道了是要送去苏联还债,人民群众也很有志气,再也没有了怨言。”
可仅仅是这样还远远不够,苏联当时,有意的按照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农产品价格,来对应债务标准,将我国送去的农产品价格压的很低。
用这样的方式,我国还债的压力又增加了不少。
最终,苏联又提出了一个方案,用我国的矿产资源抵债。
其实早在民国时期,苏联就盯上了中国的矿产,斯大林当时就曾和新疆的军阀秘密签订条约,以给军阀提供武器装备为前提,派苏联国内的人到新疆的矿区大肆开采。
可到了这个时期,我国自然是不可能接受让苏联自己派人过来挖,这无疑会对我国的自然生态乃至国防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
于是,1960年,我国专门在新疆可可托海地区组建了一个冶金局。大量由解放军士兵转业的工人进入矿区,日夜不停的劳作,开采出矿石后,再送往苏联抵债。
在那个年代,我国的工业开采装备稀缺,大部分都要靠人力开采,而各种劳动保护装备尚不齐全,就连日常生活的物资很多都无法提供。
可即便是这样,前后数万冶金工人前赴后继,顶风冒雪,一点一点的开采矿石,送往苏联。
事后统计,仅可可托海一处矿区,便为中国归还苏联欠款提供了抵消百分之三十债务的矿石。
最终,在1965年,中国提前还清了全部的苏联外债,《人民日报》在当年特意出了头版头条,“新中国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国家!”
毛主席
如今看起来,虽然在还债的过程中,中国付出了相当沉重的代价。但是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中国也从此真正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并没有因为债务而被苏联拿捏。
同时,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的这种有债必还的精神,也为我国积累了一笔极为珍贵的国际声誉。
参考资料:
《三年困难时期苏联逼债》·李慎明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苏修逼债”真相·凤凰网
在阅读此文后,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