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治痰先治气,气行血行

李瑛教授 2024-03-15 09:45:36

痰是一种病理性产物,亦是一种致病物质,诸多疑难杂症都是因为痰瘀气滞、痰瘀互阻导致的,故有“怪病责之于痰”,“百病皆由痰作祟”之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治病必求于本”,认为痰乃气机失调,水湿停滞所致,故治痰必调于气。今天就简单给大家讲一讲如何以气治痰。“治痰先治气”可归纳整理为补气、化气、理气、降气四个方面。首先补气,这里指的补脾气,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如果脾虚,不能运化水谷代谢水液,水液停聚在身体内,就会形成湿气,久而久之,湿聚成痰,出现胸闷、气短、乏力、胃口不好等症状,这时就要注意健脾益气,燥湿化痰。其次化气,指温化肾阳之气,中医认为肾主水,对水液有气化作用,如果肾阳不足,气化作用减弱,水液代谢就会失去动力,集聚在一起,形成痰湿,出现手脚冰冷、腰膝冷痛、怕冷等症状,这时就要温补肾阳,化气行水。之后理气,也就是疏肝理气,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可以调畅人体一身气机和情志,如果肝气不舒,就会爱发脾气、两胁胀痛、咽喉有异物感,这时候就需要理气化痰。最后时降气,顾名思义就是将气往下引,痰随气行,如果气机上逆,就会停留在肺部,出现咳嗽、喘不上气、气急气短的现象,这个时候就要降气化痰。

1 阅读:31

李瑛教授

简介:为大家科普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