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爵位正常是由嫡长子来继承,如果嫡长子也立功封爵了,那么其父的爵位由谁来继承呢

东世说历史 2023-04-07 00:15:09

古代爵位正常是由嫡长子来继承,如果嫡长子也立功封爵了,那么其父的爵位由谁来继承呢? 自夏禹的王位由其子夏启继承后,我国历史便进入了“父死子继”的“家天下,世袭制”时代。之后在商朝前期,又出现了“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 到了周代时,由于西周时期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为了避免内耗,相应正式确立了以“嫡长子继承制度”为核心,间有兄终弟及制的宗法制度,王位必须有正妻所生的嫡长子来继承。 除了王位之外,土地、财产等方面也都由嫡长子来继承。周天子分封的诸侯也按照这种继承制度来执行,而诸侯之下的卿、大夫、士三级也是如此,这也就是商鞅变法中提到的世卿世禄制。 卿、大夫、士作为诸侯国的官吏,同样也是父死子继,世世代代享受封地和赋税收入,可以说这就是诸侯国实行爵位制度的前身。 自商鞅变法确立军功爵制后,也继承了这一特点。享有军功爵位的将士们战死沙场后,其子便可以继承父亲的爵位,若是无子,也可以从其宗族选出一人来继承爵位。 那么父、子两人都获得了爵位,父亲的爵位该由谁来继承呢? 不同情况则有不同的结果,父子两人都获得爵位也有三种不同的情况:父亲的爵位比儿子级别高;儿子的爵位比父亲高;父子两人获得爵位级别相同。 如果长子获得的爵位没有父亲的级别高,那么还是按照正常情况继承,父亲死后,长子继续继承父亲的爵位。 如果儿子的爵位继位比其父更高时,便不能按照正常情况来继承,毕竟爵位世袭是为了体现君主的恩宠。 一旦长子的爵位高于其父,他便脱离了继承体系,可以拥有独立的传承体系。而其父的爵位可以传给嫡次子或其他庶子,再或者宗族之人。 那么父、子两人获得的爵位级别相同时又当如何呢?这又细分为两种情况,如果父、子两人获得爵位还有晋升空间,那么爵位继承时,其子的爵位可以晋升一级来继承。 若是父、子两人获得的爵位已经是最高级别,那又该怎么办呢?有一实际例子给出了答案。 秦始皇时期的王翦、王贲父子,他们父子二人在秦灭六国之战中立下了赫赫军功,最终都受封为最高级别的列侯。 王翦为武城侯,其子王贲为通武侯。在父子二人爵位级别相同情况下,秦始皇便将王翦的爵位传给了其孙王离,并让王离做了蒙恬副将,一同北伐匈奴,镇守北疆。 爵位继承主要就是为了体现君主给予立功臣子,以及对其家族的一种恩宠,除非立功之人孑然一身,没有子嗣,也没有宗族,不然他的爵位总会得到合理的继承处置。 @历史紫陌阁,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0 阅读:65
东世说历史

东世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