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是让人流泪最多的一年。
这一年年初,周总理因病逝世,人们的心就像被刀子割了一样;7月初,朱德委员长也离开了人世;还没等大伙擦干眼泪,唐山又发生了强烈地震,伤亡惨重。
正当人们艰难地治疗心理上的创伤时,9月9日,又一个噩耗传来:毛主席逝世。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一时间,全国上下都笼罩在悲哀中。在紧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大家对如何处理毛主席遗体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毛主席生前曾带头在火葬倡议书上签名,按理说,应该遵从毛主席意愿,实行火葬。可是,当时的国内外环境非常复杂,考虑到毛主席的巨大影响力,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复商议后,大家最终决定将毛主席的遗体长期保护起来,让后人都能瞻仰他的遗容。
要让遗体长久保存并不难,那时候我国考古专家们早已经发现,用金丝楠木制作的棺材防腐性极好,很多古尸之所以保存完好,大都是用楠木材料做棺材。
可问题是,除了长期保存之外,人们还希望能瞻仰遗体,这样一来,就只有使用水晶棺了。
不过,和金丝楠木棺材比起来,制作水晶棺要难得多。
1、设计难水晶棺看起来结构挺简单,其实涉及到的技术领域很多,工艺十分复杂,而为毛主席制作的水晶棺,更是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
首先,外观看起来必须庄重大方、气魄雄伟,要展现出我们独特的民族风格;其次,要格外坚固,对地震、破坏、损耗等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有一定的抵抗力。
在此之前,我国从来没人制作出来水晶棺,别说制作了,很多人见都没见过水晶棺。
那时候,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掌握着遗体保存和水晶棺制作技术,他们都把这些技术当成机密,不肯轻易向外泄露,连照片都没有,所以说,我们想从外界寻求帮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
既没有资料、又没有经验,该从何入手?为这事儿,负责设计的同志们愁得头发都快白了。
突然,有人想到,当年孙中山先生去世时,苏联曾送过来一具水晶棺,不过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用上,就放在香山公园里。
设计人员们一听,赶紧跑到香山公园打听,最后果然在一个仓库里找到了那具水晶棺。
可惜,它只有1.75米长,而且只有内棺盖是用玻璃做的,密封性、隔热性都不强,根本称不上是真正的水晶棺,没有太大参考价值。
与此同时,为毛主席制作水晶棺的消息传出后,全国各大省市也送来了自己设计的水晶棺模型。
这些模型各个都很精致,尤其是四川省送来的那个圆型水晶棺模型,里面铺着红地毯,象征着“红太阳”,中央领导格外满意,希望能采纳这一款。
但是,在实际制作中,想要做出这种长达2.2米的圆型水晶棺,实在是太难了。设计师、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们再三研究,都觉得无法加工,最终只好舍弃了这个方案。
正当设计人员绞尽脑汁思考设计方案时,上级考虑到水晶棺的制作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为了保护毛主席遗体,便提出先为毛主席赶制一个玻璃棺罩。
棺罩自然也需要先设计,当时,中央工艺美院的一位教授设计了一款梯形棺罩,棺罩制作完成后,大伙一看,还挺不错,上级领导也十分认同,于是,水晶棺的棺体便定为梯形,由一块棺盖和四块板组成。
光是设计水晶棺的外形就已经如此困难,又有谁能料到,更加困难的还在后头!
2、制作难设计图纸出炉后,接下来就可以开工制作了。
真正的水晶棺是用石英玻璃制作而成的,石英玻璃则是以天然水晶为原料制成的,它比光学玻璃纯净透明,用它做出来的水晶棺没有缝隙。
不过,在制作真正的水晶棺之前,研究人员打算先用光学玻璃做一个试试。
一来,石英玻璃需要经过高温熔炼才能制成,加工起来十分困难,在此之前我国从来没有过成功的先例,即便是掌握这项技术的少数几个国家,也从没有制作过两米长的板材。所以,能否用石英玻璃成功制成水晶棺,谁都不敢保证。而和石英玻璃相比,光学玻璃的技术难度要小得多,如果最终无法做成石英玻璃,那就只能用光学玻璃替代了;
二来,制作水晶棺需要样品,也方便用它进行各项参数的试验,比如试验能否抗震、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等等。
很快,光学玻璃毛坯便加工成了。不过,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要想加工玻璃棺材板,机床是关键,毛主席身材高大,棺板需要两米多,而国内当时最好的机床也只能加工一米长的光学元件。
怎么办?
不管是现做一个车床、还是去国外订货,都需要很长时间,根本来不及,只能找现成的或者是略加改造就能用的车床。
那些日子,技术人员们跑遍了北京各个机床厂,四处寻找车床,好在,他们终于在一家机床厂发现了一台从德国进口的大型机床。
技术人员们诚恳地请求这家机床厂的领导,希望能借用一下这台德国机床。领导一听是制作水晶棺,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就这样,机床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儿却让大伙心痛不已。
就在人们将做好的玻璃毛坯板放在机床上磨制的过程中,玻璃板突然炸裂,而且一连三块都是这样。
眼瞅着马上就要磨好却在短短几秒钟化为乌有,工人们的心中说不出的沮丧和痛苦。
起初,大伙以为是在加工玻璃的过程中,“退火”这一步没有掌握好,导致玻璃的内应力不稳定,使得各个部分的膨胀系数不一样,所以才在磨制过程中发生炸裂。
技术人员们按照这个原因对工艺进行了改进,谁知炸裂的情况依然出现。
大伙心急如焚,将加工时的各个细节都排查了一遍,最终,技术人员发现,原来,玻璃板之所以炸裂,是因为工作环境出了问题。
当时正值10月,机床厂的厂内温度只有十五六度,玻璃加工时的温度却在100度左右,再加上厂房高大,空气对流严重,玻璃打磨时的接触面忽冷忽热,这才导致炸裂。
搞清楚了原因之后,工作人员赶紧在厂房里面搭建了一个工棚,还在工棚里安装了两道门,尽可能地让室内空气和温度保持稳定。
这么一来,磨制玻璃板的时候,就再也没出现炸裂问题。
1976年11月25日,用光学玻璃制作的第一个水晶棺成功问世,它成功通过了模拟八级地震的测试,没有发生任何异常情况。
上级参观了这个光学玻璃水晶棺后,对它的样式很满意,但是,当打开照明的灯光时,人们发现这个水晶棺反射出了遗体的影像,这显然是不行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全国该领域的近百位专家被请来商议。最后,大伙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在五块玻璃棺材板的内侧进行真空镀膜,这样能减少反射,二是重新调整角度,只要把反射像调整到瞻仰者看不到的地方就行了。
这两种方案各有各的好处,慎重起见,工人们分头试验,然后重新做了一个水晶棺。
可惜,由于技术上的原因,第二个水晶棺依然没有达到要求。
一连做了两个水晶棺都没能满足要求,大伙不仅没有泄气,反而激起了斗志,开始投入到第三个水晶棺的研制工作中。
这一次,我们成功了。第三个水晶棺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直到此时,水晶棺的样品棺才算真正完成。用光学玻璃做水晶棺尚且如此艰难,要做真正的水晶棺,只会更难!
3、最难的是做出真正的水晶棺要想制作一口真正的、上好的水晶棺,必须使用一级水晶。
我国的天然水晶矿产极少,优质一级水晶的含量只有10%。为了选出符合要求的优质水晶,江苏省东海县的选矿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紧要时刻,大伙除了上厕所,其他时间都在选矿车间。饿了,食堂就给送点吃的,累得撑不住了,就趴在台上打个盹,然后再继续干。
看大伙实在太辛苦,矿上特地给每人每天补贴5角钱,可是,谁都不肯去领。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劳动下,东海的选矿工人们最终从近300吨的水晶矿中选出了约32吨优质水晶,分四次运送到北京。
开采水晶,只是第一步。天然水晶的体积很小,最大的也不过是跟眼镜片那样大小,全世界都找不到2米多长的大块水晶。
后来,大伙一商量,决定先将水晶粉烧制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再把这些小块熔接起来。
为了找出适合烧制的方式,全厂的职工都积极行动起来,尤其是那些老师傅们,常常一连好几个月不回家,整日待在高温、充满粉尘和有害蒸汽的车间里。
大伙不顾身体、不讲报酬地劳作,终于实践出烧制石英玻璃的最好方式。
水晶的熔点近2000度,也就是说,工人们要在2000度的高温下,靠人的手工,把细粉状的原料烧成一块一块的超高纯度水晶板。为了提高纯度,女工人们不顾脸上皮肤被烧伤的风险,聚精会神地清除杂质。
到了熔接那一步,难度依然很大。
火焰烧在什么地方、什么火候最合适、怎么才能让板子熔接的没有丝毫接缝的痕迹,等等,这些都得靠工人们自己把握,所以,负责这项工作的,全都是有20多年经验的老师傅。
车间里灯火通明,为了避免灰尘混入,所有的窗户都紧闭着,老师傅们戴着深色墨镜,举着焊枪,不到半米开外,就是烧得火红的石英玻璃。
老师傅们瞪大眼睛,一边焊接,一边还要仔细看有没有小气泡和杂质,虽然都穿着隔热服,可是由于车间里温度过高、离火太近,他们的脸都被烤得脱了皮,胳膊和手也被烫伤了一次又一次。
时间紧、任务重,就算受伤,大伙也舍不得停下休息。
终于,到了最后的一次焊接。
焊接当天,炽热的氢氧焰照得人睁不开眼睛,老师傅石维成双脚泡在水里,身上的防护服被火烤得直冒烟,后面的人不停地往石师傅身上泼水……
在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石英慢慢地融化,就在融化的那一瞬间,一直紧盯着焊缝的石维成迅速完成焊接,就这样,一块2米多长、190多斤的石英玻璃板终于制作成功了!
正是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极其重视纯度,所以最终完成的水晶棺板材,石英粉纯度达到99.9999%,虽然现在科学技术比当年先进的多,可全世界无人能再生产出纯度如此之高的水晶棺。
破解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后,1977年8月,水晶棺正式在北京组装完毕,接下来,就只剩最后一道工序——真空镀膜。
真空镀膜的作用是消除反光,避免人们在瞻仰时看到遗体的倒影。
不过,当时我们国家并没有那么大的镀膜机,唯一一台进口镀膜机直径也不够,最后,技术人员仿照着进口镀膜机,做出了一个蓝本,由北京化工设备厂、仪器厂、上海齿轮厂等多家单位全力合作,用了两个月时间,做出了一台直径四米的大型镀膜机。
这下,水晶棺板反影的问题也解决了!
1977年8月18日,在车队的护卫下,专为毛主席制作的水晶棺被运送到刚刚建成的毛主席纪念堂门口。
64个小伙子组成方阵,喊着号子,小心翼翼地将水晶棺移进了瞻仰大厅。在那里,技术人员早已对各种专用设备进行了调试。
将毛主席的遗体安放到水晶棺中后,第一批瞻仰遗体的,就是这些参与制造水晶棺的功臣们。
水晶棺里的内部照明系统非常玄妙,是由全国医学、物理、照明、摄影、光学等各领域专家合作设计出来的,不仅隐蔽性好、对遗体没有伤害,还能让遗体面部显得红润丰满、栩栩如生。
当看到毛主席安详地躺在水晶棺中,就好像只是睡着了一样,大家忍不住泪流满面,那一刻,所有的艰苦付出都得到了回报。
时至今日,毛主席的水晶棺依旧完美如初,毛主席的遗体依然保存良好,这是无数人花费大量心血取得的成果。
在那个一穷二白、技术水平十分落后的年代,我们的先辈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硬是制出了世界一流的水晶棺,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不管到了什么时代,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心中有信仰、艰苦奋斗,什么样的奇迹都能创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