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画家石涛的家——桂林靖江王府

又琴谈旅游 2023-06-11 03:13:08

在桂林的最后一天,安排的是自由行;征求女儿意见,她知道我想去靖江王城,就说她想去王城附近的“东西巷”转转,逛逛街,吃点好吃的。坐公交车的时候发现,司机和乘客都戴上了口罩,只有我和女儿还裸露着嘴鼻。在下车的地方问了好几个药店和超市,口罩都已售罄。吃早餐的小店叫“小田豆浆”,不仅餐品精致,店内装饰也很精致,就是有点小贵。

小田豆浆

在靖江王城端礼门前,我和女儿分手,她去“东西巷”玩乐,我去王府游览。

靖江王城位于叠彩山南,东临漓江,西倚桂湖,南北稍长,东西稍短,呈规整的矩形,占地面积近20万平方米,王府居于其中。1996年,靖江王府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桂林在明代以前称静江,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以“绥靖广海”之意将静江改为“靖江”,并将长兄朱兴隆之孙,也就是他的侄孙朱守谦封为靖江王。靖江王城及王府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历20年基本建成,其建成时北京紫禁城尚未开工。

靖江王城

首代靖江王朱守谦与朱元璋的关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但却是明代唯一一个非嫡亲王。王城和王府所居之地,在唐代为孔庙和州学,宋代为铁牛寺,元代为大圆寺。宋高宗赵构在未登基之前曾以康王之尊任静江军节度使,其衙署据说就在铁牛寺一带。元朝末代皇帝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落难时曾在大圆寺中修行。清顺治七年(1650年),王府被清定南王孔有德所占据,改称定南王府。清顺治九年(1652年),南明将领李定国围攻桂林,孔友德力战不敌,孤立无援,在城破之前,杀死妻妾,“聚其宝玩,阖室自焚”,存在了将近260年的王府绝大部分部被烧毁,三大殿仅存石砌台基和残垣断壁。

靖江王城

清顺治十五年(1657年),在王城及王府遗址上修建广西贡院,极盛时有号舍5000余间。清末,科举废除,贡院改作广西省咨议局。辛亥革命后,咨议局使命完结,这里又先后成为广西都督府、广西省参议会的办公场所,并开始在承运殿、寝宫基址上建设仿西洋式建筑。1921年,孙中山曾将北伐大本营设立于寝宫遗址上的大楼内。1925年,王城被辟为“中山公园”。1937年,王城成为广西省政府所在地。抗日战争中,王城里的建筑多被日寇炸毁和破坏。1945年桂林光复后,广西省救济总署拨出专款在原承运门、承运殿、寝宫台基上修建省政府大门楼、省主席办公大楼、大礼堂等行政办公建筑,王城再度成为广西的政治中心。新中国成立后,广西省政府迁往南宁,解放军第二十四步兵学校进驻王城区域。1954年,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的前身)迁入王城。

靖江王城

整座王城以大块石料砌筑,墙高8米,墙厚5.5米,周长达1.8公里。王城东南西北各有一座城门,东门称体仁门,又称东华门;南门称端礼门,又称正阳门;西门称遵义门,又称西华门;北门称广智门,又称后贡门。王城因有作为贡院的历史,故在东、南、西三门上都嵌有和科举考试有关的石刻匾额。东门体仁门上的匾额为“状元及第”。该匾额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为桂林籍新科状元龙启瑞刻造。龙启瑞初授翰林院修撰,官至江西布政使。南门端礼门上方的匾额为“三元及第”。所谓“三元及第”是说一个人连续在乡试(秀才)、会试(举人)和殿试(进士)中拔得头筹,即连中解元、会元和状元。

靖江王城

在中国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历史中,“连中三元”的幸运之人或者说牛人只有13人,而广西竟然独占其二,你惊不惊讶?这两人中的陈继昌就是桂林本地人。陈继昌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状元,官至江苏巡抚。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状元、四朝元老潘世恩曾赠给陈继昌一副对联“畿辅为屏,越五百里;科名盖代,第十三人”,即说他是隋唐科举以来“连中三元”的第13位。从陈继昌“连中三元”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再无“连中三元”者,陈继昌也就成为了中国科举史上“连中三元”的绝唱。端礼门在民国初年曾被桂系军阀白崇禧改名为正阳门,以纪念孙中山在王城发出北伐通电。西门西华门上的“榜眼及第”匾额刻造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赞誉的对象为清同治四年(1865年)榜眼于建章。于建章为桂林人,官至山东学政。

靖江王府

入端礼门,沿正阳路北行约100米,即达承运门。承运门以“奉天承运”之意而得名,是王府的正门,现在也是广西师范大学王府校区的正门。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承运门为抗战胜利后建造,为中西合璧样式,屋顶为传统式样,门及墙体更具西洋风采。积极向西洋建筑样式靠拢,是整个民国时期建筑的共同特点。门楼上的“靖江王府”匾额应该仅具有旅游景点的意义,因为原王府范围内的建筑已经与王府没有半点关系。

靖江王府

承运门内是一条石板铺就的石道,石面已经被岁月磨蚀得非常光滑。这段石道据说是王城仅存的最早遗迹之一,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这条石板路既走过明代的藩王、清朝的悍将、南明的最后追随者,也走过民国的临时大总统、桂系的大军阀、穷凶极恶的日本兵,现在则被来来往往的广西师范大学学子和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踏在脚下。

靖江王府

石板路的尽头即是原来承运殿所在的位置。承运殿是王府的主殿,是靖江王处理政务的地方。该殿原构毁于孔有德之手,仅存台基部分;民国初年在台基遗址上新建的建筑毁于抗战时期,现有建筑为1947年在再建,为广西省政府办公大楼。

靖江王府

楼前的宽大月台、雕栏和台阶中间的丹陛石均为王府原物,其中丹陛石以桂林当地出产的灰白石雕成,历经近5个多世纪的风雨,云纹图案依然清晰可辨。承运殿(姑且还称之为承运殿)面阔九间,单檐歇山顶,为两层楼阁,前立面有6根贯穿两层楼的红色梁柱。明间梁柱上有联“三百载明代江山自度岭南底定边境咸宁遂昭新盛世河清海晏;十四传靖王藩府全凭桂郡安居城池永固乃坐享荣华燕舞莺歌”。上联是说靖江王府存在了差不多300年,下联是说明代靖江王前后共传了12代14位。

靖江王府

承运殿内布置有名为“靖江王府”的大型展览,以丰富的表现形式展现了王府250多年的风雨历程。二楼展室内辟有游客体验区,游客可以在工作人员的指点下完成“福”字的拓印。我对印章刻制有一定研究,本身就是篆刻爱好者,拓印之类的事情手到擒来,不待工作人员讲解完毕,我这边的“福”字已经清晰地出现在宣纸上。因为要抢时间,没再听工作人员下面的内容,匆匆离开了体验区。让我有些不解的是,承运殿内所有的门都是紧闭的,就连游客必经的大门也都是非启不开,而推开那些朱漆大门总会有一些心理压力,生怕进入到不该进入的地方。

夫妻树

穿过承运殿,庭院中间还是一条笔直的石板路,应该是承运殿前那条石板路的延续。看到一个旅游团队在一株大树前停留,导游正在介绍什么,我赶紧凑过去蹭听。这株位于承运殿西北侧后的古树为榕槐合抱,被称为“夫妻树”,树龄据说已经有250多年,是王府范围内树龄最长的古树之一。

福泉井

“夫妻树”旁边还有一眼掘凿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的古井,是当时贡院的饮用水源。由于清道光二十一年的状元龙启瑞一定饮用过该井的水,该井于是乎被来贡院参加考试的学子们奉若神明,考试前必以饮用此井的水为大吉。在龙启瑞之后,从广西贡院走出的学子又有张建勋、刘福姚两位高中状元,贡院里的这口井因此被誉为“福泉井”。眼前的“福泉井”井口已经被铁网封住,估计是怕有人“盗”饮,造成危险。离“福泉井”不远,还有一株龙爪树,也就是厚壳树,树龄已经超过250年。这株龙爪树和王府一样多灾多难,多次遭遇火焚,但都奇迹般地一再重生。

靖江王府

走过被雨水冲洗得干干净净的石板路,前面出现的建筑就是国学堂大楼。国学堂大楼的前身是王府的寝殿,毁于孔有德自己点燃的那把大火,其妻妾也大概率葬身其中。现有国学堂大楼建造于1947年,是广西省政府的大礼堂。大礼堂在建筑风格上与前面的承运殿完全一致,也是中西合璧,主屋顶为两个歇山顶垂直相交的十字顶,前后左右均有附属建筑修饰,让整座建筑显得蓬勃大气。国学堂前立面两根立柱上的对联“世纪讲堂倡诚信清廉美德贤士名儒齐来学府;千年文脉传诗书礼乐华章流风余韵且看王城”颇有气势,亦有王气,更有霸气。

靖江王府

国学堂前方东南,立有一通石碑,上镌“孙中山先生驻节处遗址”字样。史载,1921年12月至1922年4月,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在王城原寝宫遗址上所建的楼内设立总统行辕和北伐大本营,并在这里誓师北伐。

靖江王府

国学堂前左右花台里各有一株桂树,据说是孙中山在王城居住时所植,屈指算来这两株桂树至少应该已经有100多年的树龄了。

靖江王府

在国学堂西山墙上嵌有一块石碑,凑近仔细识读,发现是在各地贡院一般都可以看到的“乾隆帝御赐翰林诗”4首。乾隆帝在这4首诗里表达了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尊重,为当时的学子们津津乐道,并由此成为全国贡院必备的学子自我激励语录。

石涛画像

靖江王府除了12代14位王爷,还出了一位著名的大画家石涛。石涛原名朱若极,是最后一位靖江王朱亨嘉的长子,本有机会成为下一位靖江王,但明末清初的改朝换代让他的王爷梦化为乌有,其父亲朱亨嘉也因觊觎帝位而被南明唐王朱聿健幽杀,王府内的珍宝也被洗劫一空。末代靖江王不是被清人所杀,而是死在了同宗之手,不能不说是一场悲剧。

0 阅读:7

又琴谈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