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68句描写竹林美景诗句:闲适间撩人心扉

花间一壶酒诗词赋 2024-09-30 13:44:50

1、

闲寻竹寺听啼鸟,吟倚红楼恋落晖。

——唐·李中《献中书汤舍人》

悠闲时漫步竹林中的寺庙,聆听鸟儿啼鸣,倚着红楼,沉醉于落日余晖的柔美画卷。

2、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唐·王维《竹里馆》

在深邃的竹林深处,无人知晓我的存在,唯有皎洁的明月洒下清辉。

3、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宋·朱淑真《初夏》

微风吹过,竹影在幽窗上轻轻摇曳,一对对鸟儿在夕阳下呢喃,构成了初夏傍晚宁静而生动的庭院画面。

4、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窗外疾风吹动竹叶,推门而望,只见皑皑白雪铺满了整座山峦,一片银装素裹的宁静世界。

5、

露浓小径蛩声咽,月冷空庭竹影闲。

——唐·李中《和朐阳载笔鲁裕见寄》

露珠滋润的小径上,秋蛩低鸣带着哀婉的气息,月光下的空庭中,疏疏落落的竹影悠然自得。

6、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唐·王建《雨过山村》

雨幕中,偶尔传来一两声鸡鸣,竹溪边的小路曲折蜿蜒,木板桥斜斜地横跨其间,绘出一幅田园诗意画卷。

7、

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

——明·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关上柴门,感谢梅竹相伴度过这清冷的书房时光,它们静静地守护着一方天地,赋予书斋以生动的诗意。

8、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唐·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孤灯在寒冷中微微闪烁,雨水淋湿的竹丛中浮起淡淡的烟雾,弥漫着湿润而清冷的氛围。

9、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宋·杨万里《夏夜追凉》

当夏夜微凉之际,竹林深处虫鸣四起,那种清爽并非来自风,而是源于大自然的静谧与和谐。

10、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宋·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西窗之下,清风轻轻摇曳翠竹,恍若故人穿越时空悄然造访,带来一丝惊喜与温馨。

11、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高骈《对雪》

当雪花飘入屋内之时,静坐观赏窗外翠竹逐渐披上晶莹洁白的盛装,如同玉枝琼枝般美丽。

12、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元·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

竹影纤细如诗人的思绪,梅香入梦,淡雅宜人,二者交织成一幅清雅秀逸的水墨画。

13、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唐·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竹叶在溪水之下泛出鲜亮的绿色,荷塘倒映着荷花的芬芳,犹如镜面中散发着阵阵清香。

14、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

——宋·曹组《卜算子兰》

松竹苍翠依偎在冬日的寒气中,夕阳斜照,江山浸染在一片暖金色的余晖里,显现出独特的韵味。

15、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唐·王维《竹里馆》

独自置身于幽静的竹林之中,弹奏琴弦,放声长啸,释放心灵的自在与逍遥。

16、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唐·王维《山居即事》

翠竹沐浴春风新添嫩绿,红莲花瓣轻落,犹似褪去了旧裳换上了新衣,散发出季节更替的生机与芬芳。

17、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唐··白居易《村居苦寒》

寒冬时节,连耐寒的竹柏也难以抵挡严寒,更何况那些缺衣少食的贫苦百姓,此情此景让人倍感忧虑与同情。

18、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宋·杨万里《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并不是诚斋没有月亮,只是那轮明月被一片茂密的修竹遮挡住了视线,营造出别样的朦胧之美。

19、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唐·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新生的竹笋刚刚脱去外壳,稚嫩的新梢已然破土而出,探出墙头,象征着勃勃生机与盎然春意。

20、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唐·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竹树静默或随风微动,飘飘洒洒的雪花时而凝聚时而散开,形成了一幅动态又寂静的雪中竹景。

21、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唐·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暮色苍茫中,那座隐没在青翠竹林中的古寺,遥遥传来的晚钟声悠远而深沉,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禅音与离别的故事。

22、

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

——明·陆容《满江红·咏竹》

竹的品性孤高清傲,犹如柏树不畏严寒,又如金屋藏娇般独特且珍贵,卓尔不群。

23、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唐·郑谷《竹》

这竹既能融入烟雨朦胧之美,也能衬托风姿绰约,在水畔、村庄之间巧妙穿插,与松树相伴,构建出一幅宜人的自然画卷。

24、

霜干寒如玉,风枝响似琴。

——明·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竹枝在霜寒中挺立如玉,每当风起时,枝叶碰撞发出如抚琴般的悦耳声音,那是大自然谱写的乐章。

25、

烟萝翠竹,欠罗袖、为倚天寒日暮。

——宋·吴文英《绛都春·余往来清华池馆六年赋咏屡矣感昔伤今益不堪怀乃复作此解》

在这烟雾缭绕、翠竹葱郁的景色中,似乎缺失了佳人轻盈的罗袖,伴我共度这寒日暮色,徒增了几分寂寥与怀旧之情。

26、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唐·杜甫《狂夫》

风儿带着翠绿的竹叶轻轻摇曳,洁净娟秀,雨点温柔地滴落在红色的荷花上,散发出阵阵芬芳。

27、

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

——宋·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湿润的空气使琴弦润泽,寒气透进帷幔,蜘蛛网上的露珠沾湿了窗帘上的竹影,一切都在雨后的宁静中生动起来。

28、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唐·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只要不对它加以修剪砍伐,竹必定会茁壮成长,终有一天会直插云霄,展示出蓬勃的生命力。

29、

疏梅带雨开,瘦竹随风摆,

雨和风着意好,为我安排。

——明·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稀疏的梅花在雨中绽放,修长的竹叶随着风轻轻摇曳,风雨仿佛有意为之,精心布置了一场自然界的音乐会。

30、

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处。

——明·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怀念那翠绿的竹与碧绿的梧桐曾经的丰姿,它们曾伴随我在何处畅游呢?

31、

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宋·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西行的船只渐行渐远,那一声激昂的笛声穿透霜竹,仿佛在诉说离别的悲欢与壮志未酬。

32、

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

——宋·张淑芳《满路花·冬》

窗前的竹叶在猛烈的狂风中纷纷折断,显现出顽强抵抗而又无力挽回的凄凉景象。

33、

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

——清·纳兰性德《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泥土中生长的竹子曾染上湘妃的黛色泪水,这哀愁难以消除,沉淀在时间的尘埃里。

34、

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

——宋·司马光《送云卿知卫州》

野外的竹丛与淇水交融,秋日的瓜藤蔓延至帝邱之地,描绘出一幅秋日田园的恬静画面。

35、

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

——清·文廷式《好事近·湘舟有作》

傍晚时分,九疑山究竟在哪里?只辨识得从舜祠丛竹间传来的悠悠古韵。

36、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唐·钱起《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 暮春归故山草堂诗》

最让人怜爱的是那幽竹,始终在山窗之下保持着清幽的绿荫,无论春秋冬夏,始终等待我的归来。

37、

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

——明·陆容《满江红·咏竹》

茂密的竹林与清澈的流水相互映衬,形成一片森然寒冽、洁净翠绿的美景。

38、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唐·柳宗元《巽公院五咏》

竹子虽没有在重要的交通要道发挥作用,却能在休憩之处提供一方清凉庇荫,供人歇息。

39、

玉树犹难伸,压倒千竿竹。

——清·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即便是高贵如玉树,在重重压力之下也难以舒展身姿,反而被无数竿坚韧的竹所压倒,彰显出竹之刚韧不屈的精神。

40、

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

——宋·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归乡之后重新清扫久置的小径,松竹本就是我家的一份子,它们陪伴我度过每个春秋,成为心灵家园的一部分。

41、

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

—宋·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沿着野店边婆娑的垂杨小径前行,只见荒废的祠庙掩映在一片苦竹丛中,独添一份沧桑与寂静之美。

42、

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

——明·陆容《满江红·咏竹》

尚未蔚然成林,尚不足以期待凤凰翩然而至的栖息,但这丛竹已然能暂且疗愈世俗之疲倦,给予人们心灵的慰藉。

43、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唐·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一座陡峭的桥连着幽深的小径,曲折地穿越稀疏的林木,最终抵达那片宁静的苦竹桥,展现了一幅空灵深远的画面。

44、

种竹淇园远致君,生平孤节负辛勤。

——宋·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亲手在淇园种植翠竹,寄托着远方对你的思念,一生秉持孤高坚贞的品质,默默承受着辛勤的付出。

45、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

——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桃花飘落后,家家户户开始忙碌于养蚕;竹笋破土而出之际,燕子也就翩翩归来,恰似生命的交替轮回,揭示了季节流转的和谐诗意。

46、

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

——明·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柏树环绕的楼阁倒映在水面,茅草屋顶下的松竹则在寒冷夜晚泻下泠泠之声,共同编织出一幅静谧安详的冬夜图景。

47、

寒飞千尺玉,清洒一林霜。

——明·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严寒中,竹叶如同千尺白玉飘舞,整个竹林沐浴在一片清冷的霜华之中,更显得高洁脱俗。

48、

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

——清·德隐《新秋晚眺》

修长的竹子依偎在森林边缘悄然开放,挺拔的乔松则并肩排列在岩石旁边,两者交相辉映,呈现新秋时节的清爽与生机。

49、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

——明·陆容《满江红·咏竹》

池塘边,亭台旁,无需繁花点缀,只需几竿修竹即可成就清雅的意境,彰显主人淡泊名利的高雅情趣。

50、

竹疏虚槛静,松密醮坛阴。

——唐·张泌《女冠子·露花烟草》

竹叶稀疏,栏杆安静,松林密集处的醮坛更显阴凉,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神秘的氛围。

51、

松竹含新秋,轩窗有余清。

——唐·崔元翰《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松竹在初秋的新鲜气息中焕发生机,它们带来的清新气息充溢在轩窗内外,使人感到无比舒适。

52、

瘦玉萧萧伊水头,风宜清夜露宜秋。

——宋·钱惟演《对竹思鹤》

在伊水源头,瘦削的白鹤独立于疏疏竹丛,无论是清冷的夜晚还是秋露滋润的早晨,都显得如此超凡脱俗。

53、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宋·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黄冈之地盛产粗大的竹子,有的甚至大到可以充当房梁,勾勒出一片独特的竹海景观。

54、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唐·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竹笋挣破壳,逐渐分化出坚硬的竹节,嫩绿的竹皮紧紧包裹着空灵的竹心,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谦逊。

55、

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

——五代十国·阎选《河传·秋雨》

微凉的秋风吹过窗户,竹叶沙沙作响,一时停下又继续,如同一双秀美的玉臂在半墙上轻轻挥动,给寂静的秋夜带来微妙的动感。

56、

奈南墙冷落,竹烟槐雨。

——宋·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无奈南墙边的景象冷落寂寥,只有竹叶婆娑,槐树细雨滴答,透出淡淡的忧郁与惆怅。

57、

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清·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烛光摇曳,竹影斑驳,透过半面墙壁如画一般,给夏夜纳凉增添了几分诗意和雅趣。

58、

先生名利比尘灰,绿竹青松手自栽。

——宋·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先生视名利如尘埃般微不足道,亲手栽植的绿竹与青松见证了他内心的淡泊与坚守,这份执着和纯净令人肃然起敬。

59、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唐·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竹叶那抹沉静的绿色渐渐浸染过书卷,傍晚时分投射出淡淡的阴影,让手中的酒杯也感受了一丝清凉之意。

60、

蓼屿荻花洲,隐映竹篱茅舍。

——宋·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蓼草丛生的小岛与荻花摇曳的沙洲,在竹篱茅舍的掩映之下若隐若现,描绘出一幅江南田园生活的恬静画卷。

61、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秋风吹过漫山遍野的竹林,发出悠扬的共鸣,而那五陵原上的苍松在寒意渐浓的季节里更显峻峭挺拔。

62、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唐·戎昱《桂州腊夜》

雪花偏爱落在竹叶上,深夜的梦境总离不开温暖的家,雪竹交织的冬夜场景,唤起游子深深的思乡之情。

63、

竹树带飞岚,荇藻俱明丽。

——清·刘道著《湘江秋晓》

挺拔的竹林伴随着流动的山雾,周围随风摇曳的荇藻同样明亮美丽,湘江之畔的秋晓景色如诗如画。

64、

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唐·王勃《送卢主簿》

东岩之上松竹茂盛,岁末之时有幸一同回归自然怀抱,寄寓了诗人向往山水田园的美好愿景。

65、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唐·吕太一《咏院中丛竹》

轩窗外那些傲然挺立的丛竹,虽历经岁月寒冬,却依旧青翠葱茏,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的品格。

66、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步入青翠幽深的小径,翠竹依依,藤萝轻拂过行者的衣裳,营造出一幅清新自然、诗意盎然的画面。

67、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荷叶间的清风送来阵阵香气,竹叶上滑落的露珠清晰可闻,形成夏日南亭清新的声响与嗅觉享受,令人心旷神怡。

68、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宋·范成大《喜晴》

窗下的梅子熟透落地,墙角的春笋已茁壮成长,纷纷突破地面成为丛林,展现出生命力的蓬勃与活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我立即删除

1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