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人民解放军顺利解放西宁,镰刀斧头的红色旗帜飘扬在西宁军区的上方,一个跛脚的中年蒙古奴隶看到了,一瘸一拐地就要往军区大院里面冲。
门口的警卫员赶紧把他拦住,问他想要干什么,可那个男人不会说汉语,比划了半天也没能表达明白意思。
警卫员只好去向时任西宁军区军委主任的廖汉生汇报:“主任,有一个不会说汉语的蒙古奴隶要找您。”
廖汉生一头雾水,找了位懂蒙语的跟自己一起,谁知没等奴隶说到一半,战士的脸色就变了。
廖汉生赶紧问他都说了什么,战士吞吞吐吐地说:“他说他是12年前红军的一位营长!”
这怎么可能?汉语都不会说的人怎么会是红军营长呢?
流落蒙古经过了这个人破碎的描述,廖汉生等人终于拼凑出了他的故事。
这个穿着破破烂烂的蒙古族奴隶叫廖永和,他是1937年随部队来到西宁的。
1936年9月11日,红军三大主力会师。10月,2万红四方面军遵循中共中央的命令,西渡黄河,打算攻占宁夏,建立河西根据地,从甘西打通国际路线。
可河西走廊是“马家军”的地盘,由马步芳、马步青管控,不仅如此,马家军有3万正规军和许多民兵团,兵力几乎是西路军的6倍。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结果也异常惨烈。1937年3月,廖永和所在的二营只剩下27人,廖永和也受了严重的腿伤,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
初春的河西走廊异常寒冷,大雪一片片砸下来,到处都是白茫茫的,廖永和一瘸一拐的在风雪中行走。
突然,他眼中出现了一抹蓝色,走近了才发现,竟然也是一名掉队的红军战士,他们结伴而行,一路上还遇到了另外10个掉队的同志,组成了一支12个人的小队。
这个小队大多数是伤员,甚至还有一个叫“火娃”的小孩,就这样,大家搀扶着继续向西行走,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大部队早已调整了行进方向,他们彻底与大部队失散了!
冰天雪地里没有食物,也没有御寒的衣物。没过多久,有着严重腿伤的廖永和和小孩就跟不上队伍了。
小队的人不忍心抛弃他们,常常等他们休息好了再行进,拖慢了不少时间。这天,小队找到了一个山洞,有山洞就意味着不用再受冷风吹了,大家都十分欣喜。
可这竟然是一伙流寇的地盘,还没等天亮,他们就冲进山洞,射杀了两名战士,并把队伍中的枪和子弹全部拿走了。
不仅如此,他们还朝着廖永和的膝盖打了一枪,廖永和因为失血过多而昏迷不醒。等他再醒来才知道已经过去了8天了,战友们不忍心抛下他,每天给他喂水他才能活下来。
廖永和不愿拖累战友,让大家用石头把他砸死,战友怎么可能答应这样的要求。廖永和流泪了,他让战友们先走,自己等伤口恢复了再走,战友们也哭成了泪人。
最终,“火娃”何延德自愿留下来照顾廖永和,其余人先走。其他人知道,留一个伤患和一个小孩在这大山里简直是死路一条,但为了革命事业,他们必须这样做。
告别了战友后,每天去山洞外捡野兽骨头,给廖永和炖汤喝维持生命。直到46天后,事情终于迎来了转机。
机缘巧合成为奴隶在山洞里的46天里,夜晚不能出门,为了缓解饥饿,廖永宁就会给何延德讲自己的故事。
廖永和1916年生于安徽金寨县一个贫穷的家庭,父亲给人做苦力,靠淘沙为生,母亲则勤劳善良,但家境依然十分穷苦。
由于贫苦的家境,廖永和小小年纪就要给地主放羊,姐姐和妹妹更是自小给别人当童养媳,他小小年纪就见识到了许多人间疾苦。
不甘心的他从小就发誓要反对地主的压迫,因此,在听说共产党的革命思想后,小小的廖永和也决心投身于革命事业中去。
1929年,金寨县爆发了起义,年仅12岁的廖永和就成了“红小鬼”,他加入了儿童团,还担任队长,常常站岗放哨,为红军送信。
3年后,廖永和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了红军,成为红四方面军的一名传令员。
1932年,廖永和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转战到了川北根据地。16岁的他瘦瘦小小,却在每次战斗时都冲在一线,干掉了不少敌人。
其他战士对这个不畏困难的小孩也十分敬佩,由于在队伍中表现优异,廖永和很快就升到了副团长一职。
在一次战役中,副团长廖永和不顾劝阻,带兵偷袭了敌人,虽然夺回了阵地,但他也身受重伤,不得不离开队伍,等他回来时队伍中已经有了新的副团长。
为了继续上阵杀敌,报效祖国,廖永和申请降职为营长,继续领兵作战,接着就被编入了西路军,可惜在倪家营子负了伤,脱离了大部队。
听完了廖永和的经历后,何延德深受鼓励,他才14岁,没经历过太多战斗,他也想向廖永和一样保家卫国。
就在两人弹尽粮绝之时,一名50多岁的蒙古妇女江西力发现了他们,看着这两个面黄肌瘦的孩子,她动了恻隐之心,给他们送来了20斤粮食和一斤盐。
这金贵的粮食简直是雪中送炭,二人靠着这些粮食活了下来。一个月后,江西力决定把他们带回自己家去救治,何延德则被送到了江西力的哥哥家。
可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江西力的丈夫是一个残暴的人,他将廖永和当做奴隶,逼他拖着伤腿去放羊,还对他动辄打骂。虽然有江西力时不时的照拂,但廖永和还是举步维艰。
1939年秋,西村力一家游牧到了德令哈西北,廖永和趁机逃跑,可拖着伤腿哪能跑快,他又被捉了回去一通毒打,一直打到他快没了气息。
1941年,马步芳频繁挑起民族纷争,整个海西草原动荡不安,廖永和终于逃了出去,逃到了德令哈落脚。
为了不暴露自己的红军身份,廖永和改姓黄,靠为别人修皮鞋维生。好在自由的他找到了属于他幸福,与蒙古族姑娘革能相恋,并且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重回党组织的怀抱1949年10月,听说西宁解放了,毛步芳逃跑了,廖永和很是激动。
他找到一个人问:“是谁打跑了马步芳?是不是红军?”那人却回答说:“听说不叫红军,来的是解放军。”
于是廖永和决定亲身前往一探究竟。他与要去湟中塔尔寺朝拜的牧民一起,经过了18天的路程,终于来到了湟中县,一看到飘扬的红色旗帜,他知道自己来对了。
廖永和立刻找到当地的县委书记尚志田,向他说了自己的经历。好在尚志天懂蒙语,听懂了他说的话,便立马将他送到了青海军委主任廖汉生那里。
但廖永和毕竟无凭无据,还不会说汉语,很难让人信服。廖汉生问他:“你说你是西路军的红军营长有什么证据吗?”
廖永和马上回答道:“虽然我不会说汉语了,但我还记得我的部队,还有上级和战友的名字。”
经过调查后,果然与廖永和说的吻合,整个西宁军区都被这个老红军的坚强意志所震撼了。
廖汉生询问他是否还要参加革命,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就将廖永和送到了青海青年干部训练班中,他又一次投身于革命事业中。
1950年3月,党组织恢复了廖永和的党籍。8月底,组织派他去德令哈筹建第三区人民政府。
可去筹建政府没几天,就有人骑马向他传信,信中内容是:“来了一队19人的土匪,听他们说后面还有大队人马。”
廖永和知道土匪所言非虚,他们是所谓的“反共救国军”,是马步芳残党鲜文正勾结新疆哈萨克族王爷等人组建的一伙反动分子,虽然已经被击溃,但仍然有一小部分在四处逃窜。
他们此次前来,是为了与德令哈的克鲁沟王爷勾结的。
面对敌人,廖永和决定逐个击破,他谎称王爷要与反动份子商谈大事,引土匪前往,接着就派人包围他们,迅速缴了他们的枪。自此,这19个匪徒被全部拿下。
拿下后,廖永和感觉为首的匪徒有些不对劲,定睛一看,竟然是鲜文正!第二天,反动组织头目鲜文正被抓的消息不胫而走,人民欢呼雀跃,期待着来之不易的和平。
而王爷看到人民解放军的实力之后,也对解放军笑脸相迎,积极支持人民政府,向人民政府投诚,第三区人民政府顺利建成。
廖永和第二次投身于革命事业后,他用自己在海西草原上生活了12年的经验,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迅速复苏了被“马家军”肆虐过的经济。
在他的带领下,整个草原欣欣向荣,国家安定,人民安康。因为出色的工作,1962年党中央工作会议上,他还站在了国家领导人的身后,这一切都使得廖永和激动不已。
晚年的廖永和,离开了草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安寨县进行干部教育,相信在那里他能继续为祖国的复兴添砖加瓦!
结语纵观廖永和一生,他流落蒙古,受尽磨难,却始终坚守信仰,不忘初心。在党的召唤下,他重回组织的怀抱,用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了后人。
廖永和身陷困境,却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他历经磨难,却始终坚守革命的信念。他的坚毅与勇敢,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解放后,廖永和回到了党的怀抱,用他的实际行动为党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将个人的命运与党和国家的事业紧密相连,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乐章。
今天,我们回顾廖永和的生平事迹,不仅仅是为了纪念他,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他那种不屈不挠、忠诚于党和人民的革命精神!
作者:汪汪编辑:汪汪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