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有没有雷电4接口,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有何意义?

雷电充能站 2024-11-01 18:49:28

前些天,雷小电在某乎上看到了一个问题

大意就是,雷电4没必要出现在消费级笔记本电脑上

在看过了答主们正反两个观点的回答之后

雷小电也想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为什么雷电4无用论是一个纯粹的伪命题

首先,雷电4接口给了用户闭眼入各种USB Type-C配件的底气。

在全新的雷电5实装之前,雷电4就是所有基于Type-C接口的“食物链顶端”,雷电4向下兼容几乎我们能见到的一切协议,包括雷电3,USB4,USB3在内,几乎不会遇到任何兼容性问题。

所以,即便用户尚且还不需要一个雷电4配件,但电脑上有一个雷电4接口,也能让用户在选购配件时不需要过多考虑电脑自身的兼容性问题。

其次,想要外接多台4K显示器,雷电是为数不多的选择。

到目前为止,只有雷电接口和雷电拓展坞可以支持原生双屏4K 60Hz输出,除此以外的其他接口和拓展坞,基本都是靠DisplayLink协议来实现高分辨率多屏扩展,DisplayLink会对影像流进行压缩处理,占据一部分CPU资源,且在显示复杂画面时可能会出现延迟、刷新率降低等问题。无法得到原生输出体验,这对于游戏、平面设计等对响应性、色深色准要求较高的使用场景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如果大家有关注最近的显示器价格的话,那么你会发现4K显示器已经和普通用户没有任何距离了,两三年前一款1080P高刷屏的价格,现在就可以买到一台面板配置十分可观的4K显示器,把价格乘以二,组一对双4K,也无非是前两年一款中高端2K显示器的价格。所以双4K并非是脱离普通用户的配置,那可以支持双4K的雷电4,也不应该被视作是脱离普通用户的配置。

第三,雷电4也不应当成为高端机专属。

虽然雷电4是为专业用户量身打造的数据传输协议,但专业用户不意味着高净值用户,消费级笔记本电脑在今天同样可以完成很多专业需求。

比如摄影师、平面设计师等,他们对性能的要求并不高,低压处理器+核显就能完全覆盖他们对性能的需求,但这些用户对屏幕和传输数据方面的要求又是相当高的,诸如磁盘阵列,4K显示器等等,都堪称刚需。

如果雷电4没有像今天这样下放到了4000元级的笔记本电脑中,那么这些用户就不得不选择对他们来说性能过剩,但为了雷电4接口又只能强行浪费预算的万元级笔记本电脑了。

最后,当前看起来似乎有些过剩的规格,能够帮用户很好地“战未来”。

让我们回想一下,USB3.0出现的时代是2008年,那个时候5Gbps的速度相比USB2.0的480Mbps简直是天文数字,也让很多人直呼没有必要,毕竟当年连当之无愧的旗舰级万转硬盘也只能用得上不到2Gbps的带宽。

实测结果来自中关村在线

然而到了今天,即便是面向低端的QLC固态硬盘都能轻松拉爆这个接口。

实测结果来自PCEVA评测室

所以对于接口的选择,最好一步到位。根据不少行业报告显示,笔记本电脑的换机周期通常在5年左右上下浮动,随着处理器性能的上涨和NVMe硬盘的全量普及,笔记本电脑的换机周期还可能进一步加长,而电脑周边设备性能的发展,没准每半年就能换一代。

某4K显示器在近一年间的价格走势

也许两三年以后,你会发现存储设备或是显示器的价格再一次迎来低潮,手上的外设是时候升级一波了,但如果当初选择笔记本电脑时觉得雷电4没有意义,选择了一款接口拓展性更差的笔记本电脑,那就要与这些突破性的体验升级失之交臂了。

毕竟,在这个市场卷得翻天覆地的时代,万事皆有可能嘛。

结论很简单,那就是雷电4接口搭载在消费级笔记本电脑上,对于现在和将来,都有不少意义。与其接口到用时方恨少,还不如在购机时就直接拉满,对不?

0 阅读:49

雷电充能站

简介:Thunderbolt雷电技术通过线缆实现高速传输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