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为何普遍不戴钢盔?并非当时用不起,四个原因足见战场艰难

观今品古 2024-09-08 02:18:41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前言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那就是无论是过去我们战士抗美援朝的照片,还是如今根据历史改编的抗美援朝电影,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总是一副“轻装上阵”的模样。

这不禁让我深感好奇,为何当时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在缺乏防弹服和防弹靴的情况下,也很少见到他们佩戴钢盔?

难道是我们的生产能力不足,缺乏资源来制造钢盔吗?但实际上,从抗日战争中我们缴获了大量钢盔,那么为何这些钢盔没有分发到志愿军战士手中呢?

数量有限,钢盔质量也不同?!

首先,我们要面对一个很现实的原因,那就是尽管我们在抗日战争中缴获了大量日军的钢盔,但这些钢盔中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其实是一个需要仔细甄别的问题。

再者,钢盔作为消耗品,其总数本就有限,且在交战过程中还会不断损耗。原本就稀缺的钢盔,在扣除损失和消耗后,剩余的数量就更加有限了。

当时,我们并非不重视钢盔的作用。相反,在一些特定场合,如开国大典上,受阅军官还是会佩戴钢盔的,甚至在抗战后期,一些精锐部队也会佩戴钢盔,并实现了全钢盔化的配置需求。

即便如此,钢盔的缴获量仍然无法满足我们庞大战士队伍的需求,这也是后来志愿军在战场上很少佩戴钢盔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时的照片中可以看到,部分志愿军战士是携带了钢盔的。这说明在当时,志愿军确实会携带钢盔,但至于在战争中是否实际使用,则是另一回事了。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这批佩戴钢盔的志愿军并非是最先入朝的部队。根据历史记载,他们是第19兵团,照片拍摄时间大约在1951年2月左右。

而最先入朝的13兵团和9兵团,在我所查询的资料中,并未发现有佩戴头盔的记录,当然,如果大家有相关图像资料,也欢迎分享。

容易暴露志愿军战士的身份?!

而且在当时,钢盔作为相对早期的装备,其隐蔽性确实不理想,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红军战士就经常利用日军钢盔的反光来锁定敌人。这些钢盔在抗日战争中,反而成为了我们的“靶子”,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朝鲜战场上。

我们不得不承认,当时的军事装备确实比不上美军,特别是美军那强大的空军力量,简直是降维打击。

我国的空军力量在当时很难为解放军提供有效支援,朝鲜的天空上经常有美军的战机盘旋,稍有不慎就可能被锁定,随后便是一轮轰炸。

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在1950年11月,正是因为志愿军38师没有佩戴头盔,他们才能够安然无恙。

当时,解放军战士们军装破旧,没有头盔,被美军误认为是躲避战乱的朝鲜难民。美军在长时间盘旋后离开了,这让38师松了一口气,正是没有美军的阻挠,志愿军成功堵住了联合国军,从而赢得了“万岁军”的美誉。

增加负重反倒成为负担?!

再来看我们首批参战的志愿军战士们的装备配置。由于当时东北和朝鲜北部已逐渐进入冬季,战士们自然是以冬装为主。

因此,他们的装备配置也主要围绕保暖展开,身上穿着厚厚的棉服,头戴裁绒帽,身披防雪斗篷,棉被背包里还插着一双鞋和一把小铁锹或小铁镐,脖子上围着厚实的围巾。相比之下,钢盔在保暖方面几乎毫无用处。

除了这些,战士们每人还配备了一支步枪、100发子弹、4枚手雷、1个急救包和3天的干粮。

所有这些装备加起来,重量已达30到35斤,如果是机枪手,负担还会更重,至少要达到40斤以上。

随着战争的深入,每个士兵所携带的干粮量也逐渐增加到5天到7天的量,这使得他们的负重翻倍,甚至达到了50斤以上,有记录显示,最高时一个士兵需要携带重达70斤的装备!

可以说,当时的志愿军战士们每个人都承担了一部分的后勤任务,因此,他们身上的每一件装备都必须是实用的。

在这样的条件下,即便是看似有一定防护作用的钢盔,也因其笨重和不便于携带而成为了非必需品。

比钢盔更重要的,是志愿军战斗?!

更别提在当时的朝鲜战场上,战士们最担心的其实是无法开枪和没有食物,相比之下,那两斤多重的钢盔,战士们自然更倾向于选择携带同样重量的弹药和粮食。

所以战斗力的差距才是最根本的问题,战士们如果吃不饱饭,枪里没有子弹,即便是全身武装到牙齿,也无济于事。

因此,比起可有可无的钢盔,战士们自然会更加注重弹药和粮食的补给,这才是最现实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钢盔在志愿军战士们手中,其实还有另一个妙用,那就是当作炊具来煮饭,这种行为在美军中也相当普遍。

在葛岘岭阻击战中,志愿军消灭了大量美军尖兵,并缴获了黄油和白面用于制作大饼,然而,咱们志愿军却面临了一个难题:没有锅来煮饭。

这时,一名美军俘虏巧妙地利用钢盔作为锅底,将志愿军当时不认识的鸡蛋粉放入锅中,为战士们演示了如何烹饪,在那时,志愿军战士们也品尝到了战地里难得的“美味”。

在一切资源都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战士们真正面对的是恐惧与饥饿,恐惧可以通过身上的装备来弥补,而饥饿则需要通过携带的干粮来缓解,相比之下,钢盔的重要性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总结

当然,作为时刻关心战士的公民,我们自然希望每位解放军战士都能被武装到牙齿,这也体现了咱们对战士们的深切关怀。

但在这样的条件,也需要建立在国家实力雄厚的基础之上,只有先解决最基本的问题,确保战士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我们才能进一步加强他们的装备。

试想一下,如果当时的志愿军战士也能拥有美军那样先进的装备、强大的空中支援、摩托化的后勤,每天都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穿上暖和的衣服,那么,对于是否佩戴一顶小小的钢盔,他们肯定也就不会那么在意了!

参考资料:人民网:在血与火洗礼中铸就钢铁后勤中国日报中文网: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志愿军穿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网:抗美援朝战争敌我武器装备对比悬殊,我军如何以弱胜强
0 阅读:228

观今品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