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学珍稀文献汇编卷八《螳螂拳谱合集》崔虎刚六合武学

忆南评文化 2024-10-21 17:44:51

此螳螂拳谱中的立肘势与《中华武藏》第十三部绵张短打之周七和尚所传有无关系,值得研究

孙文渤

卷八《螳螂拳谱合集》目录

一、许升霄(升霄道人)小寺《罗汉功》

二、官泮升《螳螂拳谱》

三、民国二十五年沧州孙文渤《螳螂拳谱》

四、海阳《螳螂门崩补为首》谱

五、张步云《拳书一本》

此卷同样含金量很高!

其一《罗汉功》

一、此本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抄本。

二、按此本信息,原本由升霄道人得自山东莱阳小寺,与它本记载得自河南少林寺不同。这一信息,反映出升霄道人当先后得到两个同类拳谱的不同版本。与今日笔者得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渠道得到《倚山武论》的几个版本类似。往往当我们获知或得到某个罕见拳谱后,会留心它处,他人是否有其不同版本。

三、此本介绍,升霄道人得自山东莱阳小寺原本,被其远方弟子拿走未还。看来自古习武爱拳谱。

四、由于此前,升霄道人身份众说纷纭,一直无解。直到笔者发现了乾隆二十七年《少林秘诀》抄本,方知升霄道人即山东乾隆著名大师许青云先生。然而,这一论断,一直有学人疑惑。此本“茉阳任建柱中砥氏集注,云花观道士许升霄参阅”,对比其他抄本相同内容,可知作者升霄道人,因此这里直接给出许青云字的记载。使我们明白了其道号的由来。

五、螳螂门传抄拳谱中有一位特殊人物‘弗遑道人’,其身世也是一大谜团。因此有人将其归为咸丰时之人,甚至《少林衣钵真传》的作者。

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当年学人,没有将其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所得咸丰五年《少林衣钵真传》抄本复印件中 “乾隆二十七年” 这一重要信息历史面貌,比如所在谱中的位置等,加以介绍,以致于后来的许多学人,把该谱的抄录时间咸丰五年,与这两位道人直接挂钩,造成许多错误判断与看法,影响至今。几年前旷教授以九十余岁高龄,依旧藏其复印件而不肯分享。笔者尝试,托人均未有结果,否则可以作为直接证据,澄清这一历史。

七、依据《少林秘诀》记载,其为升霄道人许青云的道友。但身份依旧未解。以现有的文献看,任氏与许青云两人是一起研究拳谱的好友,与弗遑道人一样。古人讲究名与字号合,如青云对升霄。弗遑字面上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恐惧,不闲着的意思。山东莱阳的任建柱,字砥柱。其中流砥柱,什么意思? 黄河中的坚强柱石。比喻獨立不撓、力挽狂瀾的人。正是不恐惧、不闲着的意思,正对弗遑。而且其籍贯也吻合--卢乡对莱阳,也提到云花观。因此,从此本记载看,极有可能任建柱中砥氏即弗遑道人。

八、‘弗遑道人’应该就是这位莱阳的任建柱中砥氏。许青云得到的大蛋糕——福居拳谱,也让好友分享——集注,而自己变为参阅者,无疑两人关系更加融洽。

九、许青云堪称清代武学大家,培养出著名弟子,各有千秋。这其中也有任建柱先生的贡献。

十、此本反映出民国时期,未知名的螳螂门传人、传谱在民间,不为人知。借此抛砖引玉,期待更多发现。

十一、此本序言名称特殊,信息独特,为我们打开新的视野——清初,少林福居名下拳谱,呈现一谱多本,一谱多地流传的历史情况。

十二、与它本对比,此谱文字及内容有许多不同,为比较不同传系拳谱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版本。更多价值有待学人挖掘研究。

其二孙文渤中华民国二十五年监制《螳螂拳谱》

……

三、沧州螳螂拳传人说法,自王郎祖师首创螳螂拳后经福居传至北京白云观道长闫万修。闫万修承其衣钵传至恩善耆、后有沧县城东大白头村(也称大白兔村)杨俊谱。他跪拜恩善耆为师得全部螳螂拳技艺并创立福顺镖局课徒授业。杨俊谱一生传人扬名者甚多,众多弟子当中以其子杨进元、以及杨德清、杨德符、杨德玉,军马站村戴氏兄弟戴荫田、戴莘田,孙芝谱等尤为出众。戴荫田传其子名第、名篪,戴莘田传其子戴竹轩承其艺业,名震武坛。孙之谱传其子孙文渤。

四、著名武术家孙文渤投戎军旅,先后在张学良、于学忠部传授螳螂拳、青萍剑,罗氏断门枪之三大技艺并在河北沧州,天津、大连、沈阳等地及东北军中广收门徒传授武艺,其著名弟子有沧县孟昭惠、孙之山、天津张宝山、孟祥云、孙忠义、沈阳王庆斋、大连王秀华、刘玉芳、田炳江等。为沧州螳螂拳、青萍剑,罗氏断门枪传播做出重要贡献”传承有序,代有贡献。

……

六、对比此谱与《少林秘诀》等其他螳螂门拳谱异同,可知拥有共同核心拳谱,但各有特色。沧州螳螂拳以前七后九为自己的显著特征。

七、此本为民国二十五年孙文渤先生于天津塘沽警察局整理的家传拳谱,在技术,历史,传承等多方面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或许李仲轩先生与孙文渤先生曾于塘沽警察局有交集,具体有待考察。

八、据七星螳螂拳传人介绍其来历可知,与沧州有更近的关系。七星螳螂拳亦名罗汉螳螂拳,两家均称得自升霄道人所传。技术对比有待传人交流研究。

九、期待学人深入研究,更期待河北沧州螳螂拳传人,披露所藏,发扬光大。

其三官泮升《螳螂拳谱》

一、此谱为民国以前抄本,得自民间,来历不明。

二、封面及前面至少七页残缺,作者不明。

三、其中有两枚‘官泮升印’,为其藏家,或即此本作者本人。

四、清代,民国时期的螳螂拳谱,罕有图示,而此本含有34副拳势图,为其最 大特色。

五、 据螳螂拳专家马永光先生判断,其中很多词汇都是山东海阳萊阳螳螂拳传系专有,确信为胶东螳螂拳传谱。

六、我们发现的山东海阳萊阳螳螂拳传系《螳螂门崩补为首》之外,又一珍贵拳谱,也反映出海阳传系远不止今人了解的那样,应该流传更近广泛。

七、此本为可与海阳《螳螂门崩补为首》谱对照研究,两者为互补关系。

八、官泮升先生生平事迹待考。期望此谱公开,学人关注后,能带来突破。

其四无名氏《螳螂门崩補为首》

一、是谱得自民间来历不明。为行家重视,刘连洋老师也曾赠送笔者。

二、据螳螂拳专家刘连洋老师研究,此谱当为山东海阳螳螂拳传系拳谱。

三、海阳民风淳朴,自古尚武。据《海阳县志》记载:“李秉霄祖居大嵩卫,后陟莱阳县,清嘉庆初年(1796)外出学艺成名,重返海阳,螳螂拳遂传入县境。”李秉霄后来传授给莱阳赵珠,赵珠又传授给海阳榆山夼梁学香,在梁学香极力推广下,螳螂拳在海阳、莱阳、栖霞一带迅速推广。随着螳螂拳的盛行,当时海阳大秧歌的一些大夫、花鼓队伍也开始习练螳螂拳,并逐渐将螳螂拳元素融入大秧歌。可见螳螂拳在当地的影响。

……

五、此本含有它本不载的螳螂门崩补、乱截、分身八肘、圈曲门风魔圈、圈曲

门开路圈等拳法内容。

六、此本另有它本不载的器械,如三接棍、回龙刀、拦门刀、太乙老祖单刀等。

七、此本所载戚继光著作中枪法,反映出《绩效新书》自诞生后,对民间拳师、武学的影响力。

八、其结尾处《螳螂秘手总破》内容也为其一大特色。

……

十、期待同类拳谱的发现,一解其原作者身份之谜。

其五 张步云记《拳书一本》

一、此本得自民间,原出不明。

二、此本作者张步云传系、身世待考。

……

五、作者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是斯陋室,惟吾德馨”示其所学所得,为其‘富武’真意。

六、此本显示出历史上,尚有大量民间螳螂拳师不为人知。民间或有对其知情者。期待此本的公开能抛砖引玉。

更多螳螂拳谱参见《中华武藏》第九部、第十四部等。

多支持,多抢救,多分享,多保护,多研究,多进步!

0 阅读:0

忆南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