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篇快要完结,之前有朋友想了解皇帝、外戚、宦官互杀的原因,这篇咱们尝试来回答下,有偏颇处,还请大家指正。
东汉开国后,刘秀对朝廷架构做了一个全方位的大调整。
大司马改为太尉
1、将大司马的名字改回汉朝初立时的太尉,同时不允许内朝的人担任大司马,切断与内廷的联系。
2、太尉分管监督九卿中的太常卿(掌礼仪祭祀)、光禄卿(内廷兵事)和卫尉卿(宫卫兵事),卫尉、禁军将领的任命权仍然在皇帝这里。
3、太尉不再有军队调动权,主要分管军事方面的各项日常事务和军事官吏的考察与监督(掌四方兵事功课,岁尽,即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开战的决定权和将领的任命权全部收回刘秀手里,确保军权牢牢掌握在皇帝手里。
缩减丞相的权限。
司徒的权力:掌人民事,凡四方民事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
管理每年的户口增减,以及各地郡国官吏的考察;此外分管太仆(主管皇帝车马和兵器制作)、廷尉(主管司法)和大鸿胪(诸侯及藩国事务)。
司空的权力:掌水土事,凡四方水土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
管理大型工程,比如修堤(后面会写著名的黄河治理)、筑城等,这些都是花大钱的事务,等于朝廷的大半财权都到了司空这里。此外司空还分管宗正(皇族事务)、大司农(天下财政)、少府(皇室财政)。
很明显,原先属于丞相的大量权力都被司空分走了!
裁撤御使大夫
丞相也别难过,至少你的编制还在,御使大夫连编制都被取消!
过去御使大夫是监察弹劾百官的,但现在监察弹劾权被分散到三公每个人的手上,各自监管。
这些措施根本目的只有一个:三公不可能像原来的大司马那样,杀出来一家独大的权臣。
在刘秀的各种防范措施下,外臣要夺取皇权是很难的!
司马懿那种实属罕见,所以他不得不指洛水发誓,用他四朝元老、大魏军神、曹魏忠臣、河内司马等标签做了一次巨大赌注!
三公权力下降了,那么朝廷的大政方针谁来提呢?
尚书台。
世祖承遵,后分二千石曹,又分客曹为南主客曹、北主客曹,凡六曹
渐渐地,尚书台的权力越来越大,功能也越来越完善,逐渐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宰相府。尚书为皇帝出谋划策,起草政令,刘秀的很多命令都绕过三公,通过尚书颁发文件,直接下达给外朝。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然政有不理,犹加谴责。
以致于后来三公想要参与国家大事的处理,必须加个“录尚书事”的头衔才行。
尚书貌似权力很大,但是刘秀又怎会不加控制。
他给尚书定的级别很低,就是具体办事的人,此外大方向、重大决策、关键岗位的人选也得由他自己决定。
如此一来,皇权达到了自秦汉以来的最巅峰。
别说历代开国皇帝都挺喜欢折腾,秦朝用三公九卿取代封臣,汉朝以尚书台代替三公,两晋又搞出中书省分割尚书台的权力,到了隋唐更狠,直接弄出三省,进一步分解权力,之后就是明废宰相,清设军机。
目的都是一个,避免底下出现一个权力集大成者。但是历史的有趣之处,就在于此处,汉朝三公权力废除,尚书台的实力起来了,隋唐拆解尚书台,权力反而集中于三省,明废宰相,内阁首辅权力比以前宰相更甚。
历史幽默之处,就在此。深刻说明:权力是不会出现真空的。中央集权制度下 ,君权一旦松懈,放出来的这部分权力,要么归于权臣,要么归于外戚,要么归于内廷,总会有人去占。
刘秀这么搞,有一个负反馈:皇帝要处理的事务实在太多了,你必须每天去上朝!(刘秀时,每旦视朝,日仄乃罢。刘庄日晏坐朝,幽枉必达。)
从人性来讲, 大家都是喜欢享乐舒服,别说每天上朝,你看中国古代很多皇帝巴不得一周处理一次政务,其它时间何不尽情放纵?来啊快活啊反正有大把时光来啊爱情啊反正有大把愚妄来啊流浪啊反正有大把方向来啊造作啊反正有大把风光
和勤政的祖父、父亲相比,刘炟明显吃不消,他借鉴汉昭帝的做法(大将军霍光柄政,与金日磾、上官桀共领尚书事)以太傅赵熹、太尉牟融并录尚书事。
录尚书事并不是独立的官职,常以三公兼领,刘秀对外朝权臣所做的防范至此被大幅削弱。
到后来,随着皇帝即位年龄越来越年幼,三公录尚书事逐渐成为常例(后东汉每帝即位,常以三公、大将军、太傅录尚书事)
如果由皇帝指定的人去处理,那还算好的,毕竟用人权在他手里,刘秀有一个没想到:东汉后面继位的皇帝普遍年龄小,只能由太后代为行使皇权。
其实开国初期,刘秀对外戚的防范是相当严的。
刘秀的皇后郭氏就被他狠狠打压,连带太子也被废掉。后来的阴家因为有阴兴、阴丽华两位贤兄妹,知月盈则亏,阴丽华当上皇后自始至终没有替娘家人求过官和爵。
阴兴也只干到侍中和卫尉,连三公都没摸着,更别提后面东汉外戚的普遍标配大将军了。
到了明帝刘庄时,开始严格执行“后宫之家,不得封侯与政”。
在著名的云台二十八将里,马援虽然一辈子为国戍边防,但刘庄一点面子都没给,甚至在马援死后,还大肆打压马家。
这个局面到了刘炟这彻底打破,刘炟先是重用马太后的族人,之后又提拔窦皇后一脉,但无论是马氏、还是窦氏,尚无法掌握绝对的权力。
直到刘炟死后,窦太后执政,外戚方才真正走上权力的舞台。
太后掌权后,她信得过谁呢?
只能是自己的这帮兄弟,于是窦氏兄弟纷纷占据重要岗位(太后临朝,宪以侍中,内干机密,出宣诰命)
如果皇帝是太后亲生的,那还算好,如果不是遇到太过跋扈的舅舅,也许权力还会平顺的交接。
但是东汉更多的情况是什么呢?
小皇帝和太后并没有血缘关系。
外戚专权的同时,小皇帝也在慢慢长大,面对强势的、没有血缘关系的外戚,他们当然很不满意!
而尝到权力滋味后,外戚也不想放手。
皇帝与外戚的火并一触即发,问题是外戚经过多年的布局,不仅外朝,内廷也都是他们的人,皇帝找谁去干很大概率会掉脑袋的买卖呢?
士大夫精的很,最多打打嘴炮,真正付出实际行动的只有和帝朝的
皇帝没办法,只能依靠身边的宦官去和外戚们火并。
前提自然是给予他们丰厚的利益,权力斗争说到底都是利益,如果皇帝不给出足够的利益,宦官们谁会帮他去玩命。很多时候不要太相信什么阶层、乡情、师生之类的关系,在利益面前都不靠谱。
所以为啥顺帝给,桓帝,不给钱的根本原因。
拿回皇权后,皇帝们马上就发现这活不好干,这句话再重复一遍,皇帝要处理的事务实在太多了,你必须每天去上朝!(刘秀时,每旦视朝,日仄乃罢。刘庄日晏坐朝,幽枉必达)
再加上士大夫不断对宦官们开火,你说这皇帝当得舒服不舒服,和着搞了半天,费尽心力推翻了外戚,接手的事这么个烂摊子?
不行,我要享受,朝廷政务交给谁呢,自然是自己信得过的人。
妻族和帮他抢回权力的宦官!
宦官毕竟文化程度低,所以权力又回到了外戚手上。
来看下东汉中后期的大将军列表:
安帝:大将军耿宝;
顺帝:大将军梁商;
桓帝:大将军无。窦武在桓帝死后才升为大将军,桓帝时仅担任北军的越骑校尉,东汉亡于桓、灵,真的是冤枉他了,对内努力维持官宦与士大夫的平衡,启用凉州三明,大破羌人和鲜卑,按照谥法:克敬勤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克敌服远曰桓。一般是指皇帝本身有开疆扩土的功业,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小白,谥号也不过是一个“桓”字而已
灵帝:大将军何进。
一个无解的循环就此不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