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8月,在上海逸夫舞台,当四未脱稚气的小小“杨四郎”手捧鲜花,站在灯火辉煌的舞台上,接受着台下上千名戏迷山呼海啸般的掌声与喝彩时,他们似乎并不太能适应观众的“疯狂”追捧。就在刚才,四个人还为了抢髯口,在后台闹成一团。但从此刻起,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四小须生”。“四小须生”中成名最早、名气最大的一位是小穆宇。
小穆宇6岁时,一出唱做皆重的《战太平》,一举拿下首届“新苗杯”的冠军;7岁,他成了北京戏校历史上年纪最小的中专生……戏剧评论家刘连群先生说,当年穆宇的造诣非常了不得,谭元寿先生看完穆宇的戏激动得亲自上台给小家伙献花。吴祖光先生则人前人后夸他“太神了”,活脱脱又一个“七龄童”!
2005年穆宇拜在马派名家张学津先生门下,张学津收下穆雨为徒时,期盼已久的穆雨当场跪下,以谢恩情。
穆宇在学习马派的十几年中,演出过《失空斩》《击鼓骂曹》《三家店》《四郎探母》《战太平》《辕门斩子》《一捧雪》《打严嵩》《搜孤救孤》《群借华》《伍子胥》《朱仙镇》《定军山》《四进士》《捉放曹》《赵氏孤儿》《杨家将》《洪羊洞》《将相和》《珠帘寨》《智取威虎山》等剧目。
2012年09月29日,穆宇荣获第七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老生组金奖。
张学津先生为穆宇亲授了马派名剧《搜孤救孤》,张学津先生的身体一直不好,但尽管如此,每次给穆雨上课却非常认真。穆雨说了一件让他非常感动的事情,“一年冬天在师父家学习,师父给我说《赵氏孤儿》的戏,他穿得特别单薄,讲戏的时候几次扑通就跪在地上,我跟师父说‘不用亲自示范’,师父一下就急了,我不真跪,你能明白吗?
正是这严师的教授和穆宇的努力,使得穆宇在表演上有着同龄人所不具备的老成,那潇洒的身段,流利的念白,都彰显了大家风范。
穆宇,如今改名为穆雨,曾经放眼“宇”宙的雄心,也化作了对人生风“雨”沧桑的深刻感悟。
穆宇嗓子恢复后就是音域宽了,唱起来居然也满宫满调,在《四进士》一戏中,几句白口真好,身段不说了,太帅了,就拿看公文而言,刷的一下,公文信封二分离,可帅了,微摇头抖髯口手指颤,斜首侧面,马派也,怪不得出场碰头好那叫“一声雷”,刀砍斧凿一般齐,还有大声“好马派”。
马派(马连良)名剧《清官册》这出戏唱念繁重,凸显马派的风采。他扮演的寇准一出场就是碰头彩,而那段有名的独宿驿馆的“叹五更”唱段,马派韵味醇厚。他刚唱出“一轮明月”,就是叫好声加上一阵热烈的掌声,随后那段夜审潘洪说案情的七百多字的念白,字字珠玑,一气呵成,颇有其恩师的风范,展现了马派的神韵。穆雨表现的举重若轻,流利畅快,声情并茂,加上念白中间锣鼓对气氛的有力渲染,使得段落和层次分明,赢得好声不断。在整出戏中,穆雨的表演洒脱中寓端庄,飘逸中含沉静。
经历了诸多风雨,穆雨已经走向成熟,低调而稳健,艺术上也老练多了,作为马派的后起之秀,戏迷观众看好他,希望他能够接过马派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