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富英逝世五周年举办纪念演出。主办单位邀请了曾与谭富英同台合作演出过的演员和谭派传人王琴生、王则昭、罗惠兰、殷宝忠、孙岳、马长礼、李崇善以及谭富英之子谭元寿、孙谭孝增等参加演出。听说当年在剧场里戏迷跺着脚地叫好,可见那盛况了。
纪谭演出中,那几场演出盛况空前,许多人打破头都都不到戏票。李崇善先生演了两出戏:第一场:是李崇善先生与孟俊泉的《除三害》,第五场是王则昭老师、孙岳老师、李崇善老师的《失空斩》。李崇善老师是北京人,回族,1952年考入北京私立艺培戏曲学校(后名北京市戏曲学校),1993年出任北京京剧院三团团长兼第一主演。
在校期间得到余派老生王少楼和陈少五、孟小如等的精心传授,学习了《大探二》、《失空斩》、《四郎探母》等四十余出传统戏。他勤奋好学,常得老师的个别教练,功底扎实而全面,戏路较宽。
1959年毕业分配至梅兰芳京剧团,与梅葆玖、梅葆玥、李玉芙等合作演出。1960年调到北京市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与李玉芙、张学津、马永安等合作演出长达九年,在此期间曾得到李盛藻的亲授。1962年拜谭富英先生为师,学习了《定军山》、《卖马》、《碰碑》、《桑园寄子》和排演了《将相和》、《失空斩》等谭派名剧,并得到余派琴师王瑞芝的传授,学习了《搜孤救孤》等戏。
1969年调上海京剧团《智取威虎山》剧组,担任参谋长少剑波B角。1975年在现代京剧《磐石湾》中扮演一号人物陆长海,该剧于1976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了彩色戏曲片。陆长海有许多经典唱段,笔者最喜欢听的则是那大段的“怎能忘”:“怎能忘穷兄弟同经忧患,一起生一起长苦根相连。怎能忘手拉手,一起街头讨剩饭。怎能忘身贴身,一起檐下度饥寒……”
还有“负伤痛”这段,简直就是样板戏中的经典,我个人认为,样板戏中最好听的"反二黄慢板",当属这段"怎能忘",是最优美最深情的老生的反二黄经典唱段,百听不厌:
【二黄导板】 负伤痛,冲破了千层巨澜。 【回龙】 跳悬崖、追穷寇、斗激流、闯险滩,仇恨烈火燃胸间。 【二黄慢板】 谁说我雁离群孤身辗转?! 天南海北,亿万军民,如在身边。 【原板】 虽然是狼牙礁远离海岸, 中南海的明灯,照亮了祖国每寸河山。 为来日玉宇澄清阳光灿烂, 今日里,须把那妖魔鬼怪尽扫全歼! 踏险礁搜残匪四下察看, 海面上,似有船,看来是情况有变,敌人来增援。 共产党员自有那钢筋铁胆, 纵然是,敌众我寡,千难万险,我也要,下定决心灭残匪,胜利凯旋!
这段唱腔,旋律优美,大气磅礴;李崇善老师的演唱刚柔相济,妙不可言!真个是:余音绕梁。
李老师1977年6月调回北京京剧团,排演了"文革"后最早演出的古代戏《逼上梁山》,饰演林冲。
《逼上梁山》这出戏剧本由金紫光根据延安平剧院演出本整理改编,主要演员是李崇善、赵世璞、罗荣贵、赵炳啸、冯万奎、刘永贵、张四全等。
摘一段唱词:只听得谯楼初更敲,不由我心中似火烧。我这里实把高俅恨,狗奸贼呀!不杀你奸贼恨难消,恨难消。又听得谯楼二更来,弟兄们言语记心怀。众百姓被逼要造反,反了吧,这浑身的枷锁才能打开,才能打开。谯楼已把三更报,心潮澎湃卷怒潮。农夫背上添心号,渔夫舟中义旗飘。官逼民反民必反,砸碎枷锁出笼牢。要把那黑暗的世界翻转了,还需这枪对枪来刀对刀。四路英雄已齐聚,反朝廷,诛无道,杀贪官,除强暴,闹他个天翻地覆海沸山摇。
李老师的这曲《只听得谯楼初更敲》让人听得心潮澎湃,听着就是痛快舒服,直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该剧在京连演多场,在传统戏文革后恢复上演之初,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李崇善嗓音洪亮,音域宽广,韵味纯正,他师承谭派又博采众长,与自身条件结合,加以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但是,一直到35岁,才在戏曲电影《磐石湾》中成功地扮演了民兵连长陆长海。虽然成名晚,但他从未抱怨。
几十年的舞台实践,李崇善老师形成了嗓音洪亮、音域宽广、唱念俱佳、富于激情的表演特点。他博采众长,并不拘于某个流派,学谭崇余还唱马,兼收并蓄,他是谭富英的弟子,唱腔却不与谭完全一致,有着谭派劲头儿、余派疏朗、高派高亢。如果说,奚啸伯是洞箫,那他就是高调的洞箫。李老师在京剧艺术风格上,有其独到之处。他重在唱情,人物塑造的丰满生动,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他演了很多的传统戏,扮演的角色唱做俱佳。
北京京剧院于1995年创排的新编京剧《圣洁的心灵——孔繁森》,李崇善老师刻画了孔繁森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光辉形象,赢得业内外人士的盛赞。李老师演唱的“望人间又已是泪如雨降”反二黄唱段确实是太感人了,有情有韵。据说在排练的时候,演员,导演,乐队都哭,后来大家觉得这样有点影响演出了,李老师努力的控制自己的感情,使自己在舞台上不流泪,而感情丝毫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