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斗,徽州古建筑装饰的重点部位之一,在正贴位置多为平盘圜斗造型,上面以植物纹饰居多,明代建筑多将墩斗刻作旋葵、莲花等花瓣造型,清代则题材众多,无定式。
墩斗这个名词来自清官式建筑类似作用的构件,在官式中多坐于挑尖梁上,承童柱(图16)。
关于此构件南方称谓,朱宁宁在《注释与研究》一文中认为书中称此构件为“斗磉”(图17)(但朱宁宁又在《中的大木作术语研究》一文中认为“斗磉”中的“斗”为前置动词,斗磉意指将斗栱、驼峰等木构件拼合形成木质“磉”)
同济孙博文则对江西与福建地区民间工匠做法进行了统计。(图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