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17年7月,李渊带领着三万精兵在晋阳举旗反隋,仅用数月时间便攻占了长安,这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让众多隋末枭雄羡慕不已。
然而,精于谋略的李渊却明白,即便攻入长安,此时并非自立为王的最佳时机。
因此,面对众文武官员的擁立之请,李渊并没有急于登基,而是扶植了隋炀帝杨广的孙子杨侑登基,称为隋恭帝,并远尊隔江的杨广为太上皇。
李渊此举虽未登上皇位,但实际上关中地区已牢牢掌握在李氏父子手中。杨侑不过是个傀儡皇帝。李渊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彻底改朝换代。不久,机会降临了。
618年3月,隋炀帝杨广的禁卫军骁果军,因不满其不肯回京而密谋起义。他们拥立宇文化及为领袖,在江都发动政变,勒死了杨广。
4月,杨广的死讯传回长安,李渊装作悲伤痛哭,并哀叹道:“我北方称臣,忠诚侍奉君王。君王失道,我无力回天,怎能不悲哀和痛苦呢?”然而,李渊内心的喜悦,恐怕远超他表面上的悲伤。因为杨广的死意味着隋朝的终结,更预示着他称帝的最佳时机已经来临。
在隋炀帝杨广死后1个月,13岁的隋恭帝杨侑见大势已去,将帝位禅让给李渊。
618年5月20日,李渊在太极宫正式登基为帝,颁布大赦令,改国号为唐,年号为武德,大唐帝国由此诞生。
李渊成为皇帝,皇后的位置由谁来坐?毫无疑问,自然落在了他已故妻子窦氏身上。
窦氏生有5位杰出的子女,分别是李建成、平阳公主、李世民、李元吉和李玄霸。除了早逝的李玄霸,其他四人均为大唐开国立下汗马功劳。
尽管窦氏未能见证丈夫登基,但她的背景与个人能力仍是无人能及。
窦氏的母亲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姐姐襄阳长公主,而父亲是神武郡公窦毅。她自幼受到舅舅宇文邕的宠爱,在宫中长大,因此具有非凡的见识和敏锐的政治触觉。
拥有这样一位聪慧过人的女儿,窦毅和襄阳长公主自然不会轻易将她许配。他们特地为女儿举行了一次贵族间的比武招亲。在众多英俊的贵族中,李渊脱颖而出,赢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迎娶了窦氏。
婚后,窦氏贤良淑德,上能孝敬公婆,下能培养子女,让李渊无后顾之忧。但窦氏并非普通的家庭妇女,高贵的出身赋予了她非凡的视野和胸怀,这对李渊有着深远的影响。
李渊任扶风太守时,曾获得许多良马。窦氏劝诫他:“皇上酷爱猎鹰与骏马,这些都是应当献给皇上的贡品,不宜私自留存。若此事传至皇上耳中,恐怕会连累您。请您三思而行。”李渊对此迟疑不决,结果遭到贬谪。
不久后,窦氏病逝于涿郡,李渊痛心疾首。开始认真地为自己的安全着想,四处搜集鹰犬,献给了当时的皇帝杨广,不久便升任将军。
李渊含泪对子女们说:“若是我早听你们母亲的话,我早就做这个官了。”
可惜直到613年,窦氏已经去世,那时李渊还未怀揣着统一天下的壮志。窦氏也未能亲眼见证其夫及子孙在隋末英雄并起的乱世中,直指长安,创建辉煌的大唐帝国。
李渊继位后,为了彰显后宫的稳定与尊严,追封已故的窦氏为皇后,即太穆皇后。
俗语说,国家不可一日无君,皇后之位同样不可空缺太久。皇后之位在后宫和外廷都是稳定的象征。
至于新的皇后人选,李渊早有考虑,他意欲立宇文氏为后。
宇文氏出身显赫,其父宇文述是隋朝的重臣,一位是弑杀杨广的宇文化及,另一兄长宇文智及是辅佐宇文化及成为骁果军领袖的重要人物,弟弟宇文士及亦非泛泛之辈。
隋朝大业年间,宇文述的势力达到了巅峰。即便他的两个儿子宇文化及与宇文智及因故受限,被软禁家中,这丝毫未影响到皇帝杨广对他的厚爱。
而宇文述的另一个儿子宇文士及,更是与隋炀帝长女南阳公主联姻。
倒是宇文述的女儿,并没有成为皇帝的侧妃,而是成了李渊的爱妃。
按照宇文氏的年龄计算,她很可能在李渊起兵前就已经成为了他的妾室。
李渊十分宠爱宇文氏,又因与她的弟弟宇文士及交情深厚,因此李渊对宇文氏显得格外偏爱。
当他登基后,便立即考虑立宇文氏为后。但宇文氏或许是从家族的命运中看透了权谋的冷漠,亦或许是因为她本就聪慧而不张扬,坚拒成为皇后。
李渊无奈之下,封她为昭仪,位于九嫔之首,正二品,排名后宫中第四位。仅次于太穆皇后窦氏,万贵妃和尹德妃。虽说尹德妃是正一品的妃子,但在后宫中的实际影响力并不足以与宇文昭仪相比,当时后宫中真正高于宇文昭仪的只有万贵妃。
李渊建立唐朝后,地位最高的万贵妃,因品行恭顺,主管后宫,深受李渊器重,也被众诸嫔妃所尊敬。
至于宇文昭仪,她更多是享受李渊专宠,爱屋及乌,其所生的儿子李元嘉,因此也受到了特别的宠爱,超过了其他子嗣。
不幸的是,宇文昭仪所生的两个儿子李元嘉和李灵夔结局很令人唏嘘。
她的两子在垂拱四年,参与了谋反武则天的政变。李元嘉号召宗室成员起兵,宣称武则天会在大享之后诛杀宗室成员,倡议先发制人。
但是,这次叛乱以失败告终,李元嘉在洛阳被赐死,而参与其中的李灵夔在流放途中选择了自尽。
李渊称帝跟武则天有啥关系,武则天跟李世民,李治才能扯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