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古看今是先有细菌还有先有细胞?细菌与人类共存

奇趣书伴 2022-03-19 21:39:01

距今约140亿年

·大爆炸宇宙学认为,宇宙在此时形成

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137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

1927年,比利时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勒梅特(Georges Lemaître)首次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假说。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根据假说提出星系的红移量与星系间的距离成正比的哈勃定律,并推导出星系都在互相远离的宇宙膨胀说。

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

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该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是伽莫夫。

1946年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正式提出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由大约14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

上世纪末,对Ia超新星的观测显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胀,因为宇宙可能大部分由暗能量组成。

距今约45亿年

·地球形成

地球起源于太阳系之外的宇宙空间,在45亿年前,地核捕获熔融物质、塑性物质、固态物质、气体和液体形成地球。

在距今5.4亿年左右,地球被太阳捕获,成为绕太阳旋转的行星,地质时期进入了显生宙的古生代,地球开始有了阳光,生物爆发式发展,形成巨厚沉积灰岩建造,地壳运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距今40亿~25亿年

·地球太古宙  成岩时期

太古宙属于前寒武纪, 是原始生命出现及生物演化的初级阶段 。

这也是地球上大量形成岩石的时期,地表火山、岩浆活动仍然剧烈而频繁,岩石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进行结构重组、重结晶,产出新岩石、新矿物———太古宙 是地球历史上最重要的成矿期 。

紧接着它在末期度过了寒冷的冰河时期,即将迎接 元古宙 的到来……

距今约38亿年

·地球上出现生命

地球上诞生的第一个生命,是草履虫、变形虫之类的单细胞生物,而后来的大部分复杂生命体则都是由这些单细胞生物,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进化而来的。

距今33亿~32亿年

·地球上形成细菌、低等蓝藻

蓝细菌是古老的生物,在约30亿年前,地球本是无氧的环境,使地球由无氧环境转化为有氧环境是由于蓝细菌出现并产氧所致。人们从前寒武纪地壳中发现大量由蓝细菌(如螺旋藻)生长形成的化石化的叠层岩(约30亿年)及27亿年黑色页岩中代表蓝藻存在的分子化石(生物标志物)中得到证实。

距今25亿~5.4亿年

·地球元古宙 大气中氧大量增加

大约在24.5亿年前(元古宙初期),地球上的氧气突然开始大量聚集,这就是大氧化事件。

元古宙是一个重要成矿期,与太古宙相比,岩石变质程度较浅,并有一部分未经变质的沉积岩。

距今7亿~6亿年

·在今澳大利亚等地出现伊迪卡拉动物群,标志着软躯体后生动物出现。末期,大部分灭绝

埃迪卡拉动物群位于澳大利亚南部的埃迪卡拉地区,生活在5.65-5.43亿年前的前寒武纪一大群软体躯的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门、节肢动物门和环节动物门等8科22属31种低等无脊椎动物。

1960年召开的第22届国际地质会议正式命名该化石群为“埃迪卡拉动物群”。埃迪卡拉动物群的发现,初步解开了寒武纪初期突然大量出现各门无脊椎动物化石的所谓“进化大爆炸”之谜。

距今5.4亿~2.5亿年

·地球显生宙的古生代  出现大量海生无脊椎动物

古生代意为远古的生物时代,持续约3亿年。对动物界来说,这是一个重要时期。

它以一场至今不能完全解释清楚的进化拉开了寒武纪的序幕。

寒武纪动物的活动范围只限于海洋,但在古生代的延续下,有些动物的活动转向干燥的陆地。古生代后期,爬行动物和类似哺乳动物的动物出现,古生代以迄今所知最大的一次生物绝灭宣告完结。

海洋无脊椎动物是指种数、门数最为繁多的一种,占海洋动物的绝大部分。无脊椎动物是背侧没有脊椎的动物,它们是动物的原始形式。其种类数占动物总种类数的95%,分布于世界各地。

距今5.3亿年

·在中国地域内出现澄江动物群等  许多门类动物爆发式地产生

澄江生物群位于我国云南澄江帽天山附近,产出地层为云南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玉案山段黄绿色粉砂质页岩中,是保存完整的寒武纪早期古生物化石群。

它生动地再现了5.3亿年前海洋生命壮丽景观和现生动物的原始特征,为研究地球早期延续时间为5370万年的生命起源、演化、生态等理论提供了珍贵证据,澄江生物群的研究和发现,不仅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这一非线性突发性演化提供了科学事实,同时对达尔文渐变式进化理论产生了重大的挑战。

距今4亿多年

·蕨类植物出现并繁盛,原始鱼类出现

蕨类植物是植物中主要的一类,是高等植物中比较低级的一门,也是最原始的维管植物。蕨类植物也称为羊齿植物,它和苔藓植物一样都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无性生殖是产生孢子,有性生殖器官具有精子器和颈卵器。

关于鱼类最早出现的地质年代. 鱼类中最原始的无颌纲,同时也是最原始的脊椎动物,化石种类很多,最早的记录为发现于早寒武澄江动物群中的昆明鱼(Myllokunmingia)和海口鱼(Haikouichthys)。

距今2.5亿~6500万年

·地球中生代,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 (尤其是恐龙)繁盛

中生代(Mesozoic)可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纪。

在希腊文中,中生代意为“中间的”+“生物”。

由于这段时期的优势动物是爬行动物,尤其是恐龙,因此又称为爬行动物时代。

距今2.1亿~1.8亿年

·哺乳动物出现

最早的哺乳动物由爬行动物中的 兽孔目 演化而来。

真正的哺乳动物在中生代的三叠纪末期出现,进入新生代后哺乳动物取代恐龙占据生态位优势,演化出今天多样化的哺乳动物种群。

根据目前人类掌握的化石证据,哺乳动物被认为最早出现在2亿多年前的 中生代 的 三叠纪 ,并于 新生代 开始繁盛,成为陆地上占支配地位的动物至今。

猛犸象,因冰河期末期的气候变化而灭绝。

距今约1.9亿年

·太平洋正式形成

太平洋(Pacific Ocean)是世界上最大、最深、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它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南北最长约15900千米,东西最宽约19000千米,总面积为18134.4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

距今1.5亿~1.4亿年

·鸟类出现

鸟类出现于侏罗纪时代,发展扩大于白垩纪时代,为了适应各种恶劣的生活环境它们演化成各类水鸟或者陆鸟。

距今约1.35亿年

·被子植物出现

是指有胚植物中的一类种子植物,其种子有较完整的保护构造,在胚胎时期即被子房包覆;可依其子叶数目,再细分为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

距今0.7亿年前后

·大西洋、印度洋、南大洋相继出现  恐龙灭绝

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简称K-Pg事件或K-Pg灭绝),由于此次灭绝事件完全毁灭了非鸟恐龙,故又俗称“恐龙大灭绝”,旧称为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简称K-T事件或K-T灭绝),是地球历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同时也是在一般人认知范围内最著名的一次大灭绝事件。

距今约6500万年

·地球新生代开始,被子植物繁盛    哺乳动物迅速发展,出现最早的灵长类动物

第一种最原始的灵长类动物,出现于古新世,在六千五百万至五千五百万年前出现,它们在大小和外观上与现代松鼠和树鼩非常相似,到了始新世,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灵长类动物开始出现,一些灵长类动物的枕骨大孔开始从头骨后部向中部移动。

这表明它们开始有点像现代狐猴一样,在跳跃和坐着时挺直上半身。

距今4000万~3500万年

·原上猿生活在今埃及法尤姆等地区    为迄今所知最早的古猿

第一种最原始的灵长类动物,出现于古新世,在六千五百万至五千五百万年前出现,它们在大小和外观上与现代松鼠和树鼩非常相似,到了始新世,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灵长类动物开始出现,一些灵长类动物的枕骨大孔开始从头骨后部向中部移动。

距今1200万~700万年

·西瓦古猿、森林古猿、禄丰古猿 、乌兰诺古猿等生活在今亚、欧、非洲

古猿化石。属名。曾译奥兰诺古猿。发现于希腊北部马其顿的雨谷。距今1 000万~1 100万年前。已发现的上下颌骨和头骨破片表明有大小两型,代表雌雄两性,性别之差与现生大型猿类相近。其雄性个体与雌性大猩猩身材相近;犬齿比雌性的大得多,如大猩猩那样。

原来认为乌兰诺古猿接近巨猿,后来认为与西瓦古猿更近,因为两者的臼齿都是低冠和具有厚的釉质。鼻下区的形态与非洲猿相似,臼齿尺寸与大猩猩相近。另一方面,与颊齿相对而言较小的犬齿和臼齿厚的釉质则与晚中新世人猿超科相近,故有人主张乌兰诺古猿是非洲的人和猿的共同祖先,对了解人和猿的分离有重要意义。

距今约600万年

·人类祖先在地球出现,在今非洲形成土根原初人(即千禧人)等

由于发现在世纪之交,土根原初人又被称为“千禧人”。 2001年,在乍得发现了700万~600万年前的撒海尔人。 研究显示,这些新发现的700万~440万年前的化石主人已经具有了一系列人类的特征,包括直立行走的能力。

距今420万~140万年

·南方古猿生活在今非洲一带

非洲南方古猿也称之为非洲南猿、南方古猿非洲种,是露西的一个早期后裔,他们于200万年至300万年前居住在非洲南部。

距今约250万年

·非洲埃塞俄比亚的戈纳出现迄今所知最早的打制石器。遗存有戈纳遗址

打制石器(Chipped stone tools)是原始人类从坚硬的石块上,用其他石块打下的石片或石核5经研究,

打制石器方法主要有4种:

①锤击法;②碰砧法;③砸击法;④间接打法。

打制石器可分为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雕刻器和球状器。

打制石器的材料主要为燧石、玛瑙、石英岩、石英砂岩、角岩及各种硅质岩等。

距今250万~1.2万或1.0万年

·人类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Paleolithic;距今约300万年),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明发展阶段。地质时代属于上新世晚期到更新世,从距今约300万年前开始,延续到距今1万年左右止。

"旧石器时代"是考古学家提出来的一个时间区段概念。

所谓石器时代,并不代表那个时候的人类只会使用石器,例如:有巢氏时代“巢居”人居生活方式就处于旧石器时代中早期,那时期的人类已经可以使用工具搭建简单的"巢居"。

距今240万~160万年

·非洲的能人已经会制造、使用工具

能人在分类上属于人科人属能人种,是人属的最早成员,生活在距今250万~160万年,是最早的可以制造和使用工具的人类。其头骨和牙齿形态都比南方古猿的更接近现代人,所以被认为是人类的直接祖先。

距今约170万年前

·中国云南生活着元谋猿人(一说60万~50万年前)

元谋猿人,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化石,又称元谋直立人,简称元谋人。 1965年5月,发现于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地处元谋盆地的边缘地带。

距今约140万年

·南非斯瓦特克兰斯洞穴   出现人类迄今最早的用火遗迹

在一个南非山洞中发现的灰烬表明人类在100万年前就已经开始烧火做饭了。参与这项研究的科学家表示,这一发现是迄今为止找到的使用这项革命性技术的最早证据。

距今115万年

·中国陕西蓝田公王岭生活着蓝田猿人  已会制造和使用石器

蓝田猿人遗址位于陕西省蓝田县东15公里处的公王岭和县西北10公里处的陈家窝村两地。是中国直立人化石及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物出土地点。

距今50多万~20多万年

·中国华北地区生活着北京猿人  已会制造较精致的石器  引用自然火烤肉、照明、取暖等

北京猿人(拉丁学名:Homo erectus pekinensis)是生活在远古北京周口店,属于直立人,会使用天然火,打制工具(石器)。

1929年,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的龙骨山上的山洞里发掘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遗址堆积层厚40多米。这处最早发现于1921年的遗址由中国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就是名震世界的北京人。

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打制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森林茂密,野草丛生,猛兽出没。北京人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难的斗争。

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因此,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距今4万~1万年

·欧洲出现洞窟壁画,著名的有  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拉斯科洞窟壁画

阿尔塔米拉洞窟:发现于19世纪下半期,制作的年代比拉斯科洞窟晚一些,它只有两个洞室及主洞和侧洞,绘画大多分布在侧洞,也就是有名的“公牛大厅”。侧洞长18米宽9米,顶部画着18头野牛,有卧、站、蜷曲、挣扎等各种姿势。最突出的是长达2米的《受伤的野牛》。它的把野牛受伤之后的蜷缩、挣扎,准确有力的表现了出来。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轮廓线较细,而且有明暗背向的粗细浓淡变化但给人感觉不如拉斯科洞窟壁画那样奔放有力。

拉斯科洞窟:发现于1940年。全洞由主厅、后厅和边厅以及连接各部分的洞道组成。在主厅和两个通道的壁面和顶部描绘了大量的野牛、驯鹿和野马等原始动物。从画风来看可能出自于好几代人之手。最早的作品可上溯到公元前1700年以前。原始画家用粗壮而简练的黑线勾画出轮廓,并用红、褐、黑色渲染出动物的体积和结构。给人感觉气势雄壮,富有动感,充满粗犷的原始气息和野性的生命力。

距今3万~1万年

·原始宗教出现

原始宗教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以反映人和自然矛盾为主要内容的初期状态的宗教。原始宗教在学术界一般被理解为近存原始社会的宗教,其研究即根据对近存原始民族之宗教崇拜的考察分析。

而通过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在成文历史出现之前就已存在的远古原始宗教则被称为史前宗教。但二者实质相同,其基本特点都包括对食物、繁殖、祖先、死亡、自然万物、以及社会群体的神秘观念和祈求敬拜,并由此发展出对超自然体之神灵的信仰及崇拜。

距今1.2万~1.0万年

·中国湖南道县出现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 遗存有玉蟾岩遗址

合稻沅智能鲜米仓. 1.2万年前的栽培稻,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也就是说,可能是仙人洞和吊桶环一带的先民种下了世界上第一棵水稻,这种奇妙的作物从赣东北这个数平方公里的小盆地播向世界,后来养育着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

距今1.2万或1.0万~4000年

·人类新石器时代 出现农耕文化、制陶业、石器磨光技术 以建筑技术为基础的定居聚落

新石器时代(neolithic),是 考古学家 设定的一个时间区段,大约从一万多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

新石器时代指在 考古学 上是 石器时代 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 磨制石器 为标志的人类 物质文化 发展阶段。

距今1.1万~1万年

·西亚两河流域已种植小麦、大麦、豆类和无花果等农作物

“两河流域”(或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农业和畜牧产品相当丰富:谷物、蔬菜,如肉(牛羊为主,猪较少)、皮革、羊毛、亚麻以及角制品等。谷物有小麦、红小麦(emmer)、小米等。而大麦因适应本地略带盐碱土壤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主要的谷物。大麦芽被用来酿造啤酒,小麦和大麦被磨成面粉烤制面饼。主要油类植物是芝麻。丰富的椰枣(俗称“伊拉克蜜枣”)也是两河流域人民的美味食品:南部炎热的气候和充足的灌溉水非常适合枣椰树生长。

距今1万~9000年

·中国河北徐水南庄头  出现家畜——狗、猪的骨骼

该遗址发现了距今约1万年的灰坑和用火等遗迹,陶器、石器、骨角器、木棒与木板等遗物,以及大量的动物骨骸和植物花粉。陶片有50余片,以夹砂陶为主,烧成温度低,多数有纹饰,以浅细绳纹为主,可辨认的器形为罐和钵,有的陶罐底部有烟熏烧烤的痕迹,有的陶片上有钻孔。石器有磨盘、磨棒等。骨角器有镞、锥。

动物骨骼有鼠、鸡、狗、狼、猪、马鹿、麋鹿、斑鹿,以及鸟类与鱼鳖类等遗骸。在一些骨骼上有烧烤痕迹。发现的植物花粉以草本花粉为主,孢粉分析显示此时气候逐渐好转,但早期仍较凉偏干。经碳十四测定木炭与木头样品,年代数据为距今97000-10500年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