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区域的非主流民居类型。祁门奇岭村的民居由于夹在山谷内,又极靠近江西,和常见的

伟毅说历史 2024-01-17 11:32:11

徽州区域的非主流民居类型。

祁门奇岭村的民居由于夹在山谷内,又极靠近江西,和常见的徽州古民居不太一样,主要体现在正厅前面不作天井,建筑装饰及结构更简单,且不避讳在正立面大开窗洞进行采光通风,而不仅仅是天井通风采光。

村内有一处商户民居,更是将正立面开窗洞的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门上的大小窗洞的花格都是由砖雕拼接而成,窗洞内则作船篷轩,用轩梁,空间整体封闭,空间一如现在居住空间的跃层,一面开窗,三面作两层空间,上层空间用槅扇窗进行启闭隔断,下层则是开敞厅堂,开窗面积和厅堂进深尺度把握的比较好,这样整个厅堂都能被照亮,2层厅堂和各个房间也非常敞亮,比其他地区的徽州古民居通风采光上要好上不少,2楼和1楼空间也有室内的视线沟通。

民居后尾则是普通天井配置,带倒座厅,属于传统徽州民居里的天井采光通风。

其实古建内作类似跃层的空间也并不特别稀奇,如乾隆时代就特喜欢在殿内作仙楼,典型如故宫乐寿堂,恭王府锡晋斋,闽东高大的清代民居厅堂内有时候也作楼。但奇岭这处民居比较有趣的就是正立面的窗洞极富装饰性,又给室内空间带来非常好的通风和采光体验,同时在2楼又能透过漏窗看到外面的景色,这在传统徽州民居里是不常见的。建筑内外视线的随意沟通,似乎与徽州严苛的礼教氛围不太符合。

挺喜欢的,花半小时捏了个比较粗糙的模型来反映这处民居的空间结构。

奇岭村其他比较朴素的民居(最后俩图)也习惯在正立面开类似的窗洞,但室内采光通风则是仅在2楼地面上开个洞口并作格栅,其空间意义就弱了很多。

0 阅读:1
伟毅说历史

伟毅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