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985,王者归来!

轶睿看教育 2024-02-16 06:07:21

如果你到了长春,上出租车之后对司机说:“你好,师傅,麻烦送我到吉林大学。”那么你大概率会得到这样的答案:“你要去哪个吉林大学?”

这可不是开玩笑,毕竟在长春,有这样一句话广为流传:“美丽的长春坐落在吉大的校园”。

如果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吉林大学,那非“大”莫属。吉大之“大”,大在规模;吉大之“大”,大在成果;吉大之“大”,更大在精神。

在七十余年的发展中,吉林大学稳居“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建设等国家第一梯队之列,以“五院四系”“机械四小龙”等称号享誉四方,铸就了我国东北高等教育的一大高峰。在2023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吉林大学由去年的151-200区间进步至101-150区间,冲击全球100强!

巍巍长白山,潺潺松花江,吉林大学正以坚挺的姿态,书写新时代的耀目篇章!

吉大之“大”,大在规模

吉大之“大”,大在规模。

如今的吉林大学,在本世纪初期高校大合并潮流中横空出世,而合并前的六所学校,都有着光荣的历史。

原吉林大学,是建国后由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它的前身是东北行政学院。原吉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有“中国汽车农机工业摇篮”之称。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前身是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诺尔曼•白求恩直接参与了学校的创建工作。原长春科技大学的前身是东北地质专科学校,在地质工业领域取得骄人成绩。原长春邮电学院在合校前,是我国东北地区唯一一所信息通信类工科高等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信息通信类人才。

2000年6月12日,五校强强联合,组建吉林大学。2004年8月29日,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4年北洋马医学堂的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转隶并入吉林大学,我国东北高等教育的一大高峰,自此矗立。

今天的前卫、南岭、新民、朝阳、和平、南湖六大校区,仍保持着原高校特色与优势,分立在长春市东南西北的各个方位,与城市紧紧融合在一起。

前卫校区,坐拥900000平方米,极致体验“人比山高,脚比路长”;南岭校区,工学人专于学问精于钻研,一代又一代工业人从这里走出;新民校区,白求恩先生的精神在这里赓续传承,医者热忱,在这片黑土地生生不息;朝阳校区,吉大学子仰望地质宫穹顶,谨记先师遗训,将年华献于科学;和平校区,大片试验田在这里铺设,瓜果时蔬,应有尽有;南湖校区,宇宙的奥秘在这里揭示,思维的触角无限延伸,一代代通信人在这里集结。

(图源:吉林大学微信公众号)

除了校区以外,学科专业规模之“大”不遑多让。

吉林大学下设52个教学单位,涵盖文理医管等13大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仅本科专业就有140个之多。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吉林大学11个学科被评为A类(含A+、A、A-)学科。在“双一流”建设中,更有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个学科入选。在2023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吉林大学共有133个专业上榜,上榜专业数量全国高校第一!

吉大之“大”,大在成果

吉大之“大”,大在成果。

“攀登科学高峰,我们的目标,造福人类社会,是我们的方向”,国家所需,始终是吉大所向。

秉承“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精神,吉林大学勇攀科研高峰。

吉大科研团队发明的“板材无模多点成型装置”,荣获了第十二届“中国专利金奖”,并成功应用于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的建造;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吉大团队用自主研发的装备,成功钻穿近200米厚的南极冰盖,使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后,第三个获取南极冰下基岩岩心样品的国家;吉大主要承担研发的“地壳一号”万米钻机,以完钻井深7018米创亚洲国家大陆科学钻井新纪录,也标志着我国成为继俄罗斯和德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实施万米大陆钻探计划专用装备和相关技术的国家。

(图源:新华网微信公众号)

2000年以来,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共获得国家科技奖33项。仅“十三五”以来,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其中,东北玉米全价值仿生收获关键技术与装备,获得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为东北区域经济发展蓄力;“特种光电器件的超快激光微纳制备基础研究”项目荣获2020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解决了硬脆透明材料激光制备的加工窗口区缺失二十年的难题,直接满足国家在航天航空等领域器件性能提升方面的紧迫需求。

在人才培养方面,吉大亦奋楫争先,大步向前,在肥沃的黑土地播撒下科学人文的种子。

在教育教学水平方面,吉林大学锐意进取,成绩突出。在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中,吉林大学共有17项本科及研究生教学成果获奖。其中有13个由吉林大学主持完成,获奖数量与南京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并列全国高校第10!

自1977年恢复高考后,吉大本科教育培养出的中国两院院士总数达33人,并列全国高校第一;在2021、2023年新增院士中,本科毕业于吉大的院士校友共有13人;2016-2019年,吉林大学本科教育共培养国家杰青获得者31位,人数位居全国高校第六位……黑山白水间,吉林大学俨然成为各类高层次人才荟萃之地。

百川异源,尽归于海,六脉汇一,兰桂齐荣,一代代吉大人不断深耕,向国家交出了优异的答卷!

吉大之“大”,大在精神

吉大之“大”,大在精神。无数大先生在这里,为校,为学,更为国。

“择一事,终一生”。两弹元勋朱光亚,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也是吉林大学物理系的主要创始人。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在新中国的科学天空中,朱光亚先生永远是一颗耀眼的明星。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著名教育家匡亚明,他坚持“办一个像样子的大学”,要找“像样子的老师”之信念,“三顾茅庐” 延揽名师,让吉大有了“大”的模样。“八年细雨和风里,几度披肝沥胆人”,匡亚明先生被许多吉大人引为知音、良师、益友。

“我的事业在自己的祖国”。“中国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吉林大学化学系主要创始人,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之时,谢绝了美国导师的挽留,克服重重困难,日夜兼程回到祖国的怀抱。如今,吉林大学的化学学科已取得十分优异的成绩,不仅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级,还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带领400多名科学家,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技术空白,让中国正式进入“深地时代”,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吉林大学地质宫的507室,长灯不灭,黄大年先生日复一日在此刻苦钻研。

2017年,黄大年先生骤然离世,但他的精神,如同明灯一样,照亮了学术的前行之路。也正是2017年,教育部启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从黄大年到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传承,是最好的弘扬。从此以后,教化春风、传道授业的教师团队都有了同一个名字——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

(图源:央视网)

“吉林有冷冽的柔婉,是雪山巅的一池水晶,是凛冬里的一树凇花,是岩缝里长出的鹅黄嫩芽”,一代一代大先生的精神,日复一日,在黑山白水间,在凛冬节气里,孕育出一树又一树晶莹的“凇花”。

吉林大学,腾飞!

白山迎旭日,黑水泛金光。吉林大学崛起在祖国的北疆,成长为哺育英才的摇篮,一代代吉大学子在这里探求知识的殿堂,攀登科学高峰。与时代同频,与祖国共振,吉林大学,在东北,腾飞!

13 阅读:13157
评论列表
  • 2024-04-23 09:55

    太大了,不是好事啊。 规模适中,科研精尖,人均费用高,那才是杠杠的。

  • 2024-02-19 07:50

    合并太多了!两所合适

  • Miu 2
    2024-04-30 22:22

    顶流都在向不世界排名走,吉大还往世界排名吹,难怪当年的顶尖变成了现在。

  • 2024-02-19 09:58

    谁愿去东北

  • 2024-02-18 19:00

    可惜了

  • 2024-02-24 13:38

    可惜冷

    老坑 回复:
    呵呵,考上再说[得瑟]

轶睿看教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