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对声中组建,山东港口集团诞生近5年交出怎样成绩单?

新黄河 2024-07-25 12:50:27

“山东港口是在反对声中组建,在质疑声中发展,在风雨声中前行。”7月24日,在媒体恳谈会上,回首5年发展历程,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霍高原如此感慨。

2019年8月6日,山东省港口集团(以下简称“山东港口”)在青岛挂牌成立。如今成立即将满5年,山东港口交出怎样成绩单?

营收增长266%,货物吞吐量连跨五个亿吨台阶跃居世界第一

在山东港口一体化这盘大棋中,东营港、潍坊港、滨州港整合成渤海湾港口集团,以青岛港为平台整合威海港,通过这样的整合,山东港口坐拥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渤海湾港四大港口集团。如今,组建近五年,其一体化改革成效从发展数据即可窥见一斑。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山东港口实现营业收入1550.4亿元,利润总额首次突破百亿元,达到104.6亿元,归母净利润3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9%、16%、34%。

从此次座谈会公布的数据看,山东港口综合实力大幅跃升,货物吞吐量连跨五个亿吨台阶、突破17亿吨,集装箱量超越4000万标箱,分别居全球第一、第二位。

特别是,山东港口经营质效大幅跃升,与成立之初相比,营业收入增长266%,利润总额增长91%,人均创利增长75%,总资产、净资产增幅均超55%,经营质效稳步提升,业绩连年位于山东省属企业第一方阵。

数据跃升背后,是深层次的变革。

据介绍,经过5年发展,山东港口已高效完成战略重组,成功剥离7市244亿元资产、117亿元负债,战略并购莱州港、森达美港,推动全省港口资源整合进一步深化,实现港口规划“一盘棋”、管理服务“一张网”、资源开发“一张图”。

在发展中,山东港口推动整合、融合、耦合,梳理优化业务,实施业态重组,在“港口运营赛道、供应链综合服务赛道、港口园区配套服务赛道”三大赛道竞相发力。

如今,新兴业务对山东港口的利润贡献度达32.5%,营业收入占比达79.5%,改革从“物理整合”走向“化学融合”,骨干货种市场份额全国领先。目前,在山东港口货种中,原油、铁矿石、铝矾土、粮食等关乎能源安全和国计民生的货种占到全国总量的1/3、1/4、3/5、1/5,承载起全省97%外贸进出口量。

从各港口发展情况看,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全部实现进位争先,在全球沿海港口排名中,分列第 4、7、10 位。渤海湾港货物吞吐量由港口组建之初的1600 多万吨跃升至5000多万吨,是成立之初的3倍,三分之一箱量来自融合助力。

建成全国首个全国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作业效率10次刷新世界纪录

山东港口高质量发展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

在霍高原看来,得益于科技自立自强,山东港口在自动化领域实现了天翻地覆、脱胎换骨的变化。

近5年间,智慧绿色港口成为山东港口发展的突出特点。在建成亚洲首个、全球领先的自动化码头基础上,山东港口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率先建成日照港顺岸开放式集装箱码头、烟台港原油管道智脑系统、渤海湾港自动化门机等一系列创新成果,传统集装箱码头改造自动化码头、干散货码头升级全流程自动化控制等技术行业领先,在智慧港口领域初步建立起货种门类全、自动化程度高的综合优势。特别是建成全国首个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作业效率10次刷新世界纪录,将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提升了港口领域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在发展中,山东港口率先发布《绿色低碳港口“十四五”规划》,明确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港口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在全国率先实施“退港还海”“退港还城”等海洋生态保护工程,加快园林式港口建设、“近零碳港区”建设,推进氢能、风电等清洁能源应用,大宗货物绿色运输比例达80%,绿电发电能力达1.2亿度/年,清洁用能占比从 49.5%提升至62%,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获评全国首个智慧绿色“双五星”港口。

通过科技自立自强,山东港口在“智慧绿色港”领域已开辟新赛道,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

五年航线达354条内陆港增至50个,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转型

短短5年间,山东港口营收增长266%背后,与其将陆海运力这个“蛋糕”做得更大和产业链延伸密切相关。

在山东港口发展中,一方面,海向增航线、扩舱容、拓中转,全力争引全球前20大船公司开航线、升运力,实现全球最大集装箱班轮常态化运营。五年航线总数达354条,密度和数量始终位居北方港口首位,优势持续强化,“内外贸互补、干支线配套、远近洋兼备”的集装箱航线体系不断完善。其中,开辟面向“一带一路”航线90余条、服务RCEP航线120余条,成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开放高地。

另一方面,山东港口在陆向开班列、建陆港、拓货源,加快完善多式联运服务,近五年海铁联运班列由64条增至100条。特别是,山东港口优化内陆港网络布局,内陆港由15个增至50个,将“出海口”搬到内陆企业“家门口”,构建起“立足山东、覆盖沿黄、辐射全国”的内陆港群。其中,在黄河流域重要节点城市开通海铁联运班列近90条,建设内陆港40余个,真正将港口搬到客户家门口。目前,山东港口80%以上货物吞吐量来自沿黄九省区,河南、陕西等省份65%以上的出口集装箱货物选择从山东港口青岛港装船出海。

在此基础上,山东港口加快全球选点布局,加速海外朋友圈扩容,缔结友好港48个,8个海外码头稳健运营,10个海外仓建成投用,国际化体系初具雏形。

通过这些努力,山东港口枢纽辐射功能持续强化,加快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

“山东港口不止于港。5年来我们加快转型发展,从单一港口运营商转型供应链综合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供应链服务。”霍高原说。

从山东港口产业布局看,供应链综合服务已成为其核心竞争优势。5年来,其在该领域不断努力,加快打造依托港口的世界一流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筛选评定首批 20个重点项目,形成项目清单。揭牌成立供应链综合服务中心,推动“码头+物流+金融+贸易+航运”协同、“港口+政府+海关+铁路+企业”联动,现代航运综合服务能力加快提升;着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深化与各省、各市商务部门“商务+港口”合作,设立期货公司,成立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中心、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布局大宗商品交易运营中心,建设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分拨中心、东北亚国际船舶交易中心,加速由单一港口运营商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转型。

通过这种发展模式,山东港口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之际,也在推动港区、城区、园区“三区互融”,深化与全省16市战略合作,把港口发展嵌入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先后与BP、伊藤忠、振华石油、托克等头部企业设立合资公司25家,资本金规模达207亿元。引入中储粮日照粮油基地、董家口矿石加工等一批高端临港产业,带动港口产能8000万吨以上,当好城市发展“金牌合伙人”。每年集中开工港产城融合发展项目,携手开发临港物流园和链式产业园,以及青岛邮轮母港区、日照海龙湾、烟台海上世界等一批港产城融合项目启动落地。近5年来,其累计招商引资137.7亿元,带动就业8100余人,完成投资1878亿元。

面对这样的发展成效,霍高原表示,5年成绩清零,要以空杯心态、归零意识,人人争当奋斗者,重整行装再出发。

面向未来,山东港口将加快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建设,加快依托港口的世界一流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治理现代、运转高效、经营稳健、质效领先的“双一流”企业建设。

记者:黄敏 编辑:孙菲菲 校对:杨荷放

3 阅读:785
评论列表
  • 猫眼 12
    2024-07-25 23:14

    振兴山东就靠山东港啦!来,呱唧呱唧!

  • 2024-07-25 22:50

    建议组建中国港口集团

  • 2024-07-26 09:24

    靠整合并购形成的业务量世界第一,这个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