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古籍里的军队的生活

西域孤驼 2022-11-09 15:16:46
主食管饱副食有肉,但要忙到六十九,汉代古籍里的军队生活什么样

2022年11月07日 13:58:14 来自浙江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随枫

编者按:自汉高祖创立汉朝以来,匈奴就一直是汉朝的心头大患,他们屡屡侵犯边境,掠夺钱财、杀害百姓,但汉初民生凋敝、国库虚空,就连天子出行都不得不乘坐牛车,因此没法对其进行反击。在经过几代人的励精图治之后,汉武帝终于通过几次大规模的征服运动击败了匈奴,并在北方建立了一道完整的边防体系,屯田兵也是在此时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这些驻守边疆的士兵,身处于大漠南方,没有中原的莺歌燕舞、草长莺飞,他们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

边境卫戍系统的形成

西汉完备的边防系统是在汉武帝时期才形成的。当时,刘彻在发动对匈奴的征服战争时,也在大力建设边境的防御体系,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修建边塞。

早在秦朝,始皇帝就已经命令蒙恬修建一道绵延万余里的长城,以防御匈奴人的侵犯。到了汉朝,秦长城许多地段都完整地留了下来,汉高祖就曾将其修缮利用,汉武帝也没白白浪费秦长城,命卫青“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还修建了许多新的长城。

▲汉代修建的长城,受制于当地环境,不同地方的长城使用的建材不一样,居延塞使用的就是夯土城墙

自元鼎六年(前111年)到天汉元年(前100年)的十二年间,武帝先后组织了7次大规模修筑边塞的行动,兴建起了长达2000公里左右的新长城防御体系,只不过当时人不管其叫“长城”,而是称作“塞”,其中保护中原最重要的一处称为“居延塞”(现今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北部),此地为匈奴南下进入河西走廊的要冲,只要防守住这里,匈奴想南下就变得十分困难。

居延塞沿自南向北流去的额济纳河分布,一直延伸到额济纳河汇入的居延泽湖泊,虽说四周环境皆为沙漠,风沙遮天蔽日,植被稀少,但在额济纳河沿岸却是水草肥美、植被茂盛,十分适宜农牧发展。

▲图中三处遗址,皆为居延塞边防系统的组成部分

汉朝在此处的防线,主要由长城、烽燧、亭障形成,烽燧用以警戒匈奴来袭,当一遇敌情,烽燧就会点上狼烟通知友军,长城则是用以阻滞匈奴侵入居延塞,至于亭障,则是亭与障的合成,亭为防御塔楼,上面驻有汉军弩手,一遇匈奴骑兵便张弩搭箭,障则是城障,一种小型堡垒,通常为正方形,四周围着墙壁,在角落还有高塔作为火力投射点,在面对小股敌人侵犯时,这种防御可以说是绰绰有余。

▲居延塞城障的平面图,此处的障是塔楼,坞为城墙为主的院子。

然而就如刚刚说的,亭障在面对小股敌人时有效,面对大规模的入侵就显得无力了,每处亭最多布置数名弩手便是最大火力,城障大小也不足,如东大湾城障,其形大约是一个边长90米的正方形,容纳人数不过千人,能站在城墙上还击的就更少了。因此它最多是一个应对小股敌军的小型要塞。

▲居延塞的边防系统是由一连串的长城、烽燧和城障组成的

要应对匈奴大军入侵,方法唯有布置重兵,如此才能扼住额济纳河南北走向的咽喉,防止匈奴南侵。可是要布置重兵,意味着就要提供充足的粮食,否则莫说御敌,饥馑可以直接击垮整支守军。

汉朝为解决粮食问题,采取了徙民实边、大兴屯田的政策。

元朔二年(前127年),卫青收复河南地,武帝新置朔方、五原二郡,“募民徙朔方十万口”;

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得河西之地,汉朝“初置酒泉郡,后稍发徙民充实之”;

元狩四年(前119年),“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县官衣食振业”。

▲尽管汉武帝被后人评价穷兵黩武,然而他移民实边的政策大大稳固了帝国的边疆

这只是拣选了几次徙民实边中的三次,但可见其规模之大,人口之多,汉政府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为迁徙至边境的平民,都是由政府提供最初的衣食住行,以作为平民开垦边疆的启动资金,结果到后来政府财政不堪重负,人力、财力“费以亿计,不可胜数”。

这些移居到边境的人口,在垦荒数年后,便产出源源不断的粮食,极大地缓解了边境军队粮食不足的问题。

除了徙民实边,实行军屯也是一项解决边军粮食问题的重要政策。在漠北之战后,汉武帝令数万军吏在河南地屯田,后来慢慢北上,屯田发展到了武威、张掖、居延、敦煌等地。特别是居延,额济纳河水草肥美,十分适宜屯田事业,也正是因为屯田在居延的发展,才使得居延塞得以容纳数万边军驻守。

也是到这时,西汉的边防卫戍系统正式成形,成为御敌于国门外的有效武器。

▲现存的居延塞东大湾城遗址

边军的生活

汉朝主要以征兵制为主,其中边境最主要的士兵是戍卒,这些戍卒都是从内地征发调来,只需服役一年便能还乡,年龄不限,居延汉简的记录里,来担任戍卒的有些年仅12岁、13岁、14岁,也有60岁甚至69岁者,他们多数都是来自中原,再南的戍卒鲜有见之。

这些戍卒,来到居延塞,其职责主要就是屯田和戍卫,可这些活并不轻松。

▲现代还原的汉朝士兵

先说屯田。被分配到屯田事务的戍卒称作屯田卒或田卒,一般来说,除了耕作以外,有新的屯田区需要开发的话,他们不仅需要开垦土地,修建灌溉沟渠,还要修筑房屋、修建道路。

在居延塞修建初期,所有戍卒都要负担城防的修建,他们需要就地挖取泥土,使用夯土搭建长城、烽燧和亭障,很多士卒一天得搬运数担土石。

高强度的劳作使得士卒需要大量的营养,这点汉朝廷显然顾及到了,居延汉简里就记载,体力活做得多的士卒,一个月能分到足足5石食粮,即67.5公斤的粮食,士卒每天能吃两公斤多的食粮,这足以弥补高强度作业消耗掉的营养了。

▲楼橹,性质与汉时亭相同,是防御性塔楼

渡过了卫戍区初期的屯田开垦、工事修建之后,并不意味着工作就变得轻松起来了。根据汉简,戍卒每日的杂务非常多,其中居延汉简中就有写到:“八月丁丑障卒十人,其一人守客,一人守邸,一人取狗湛,一人治计,一人吏养,一人使,一人守园,一人助。”

杂务虽多,但是这些工作却显示了当时军队的高效性。

为何这么说呢?

首先一支军队的构成绝不是只有军官和士兵就足够了,它需要工匠用以维护制作武器装备,或者工程器械,需要有人做饭做菜供给军队,需要有人懂得文书工作以记录兵卒的损失以及粮食的损耗等等。

▲城障不仅是防御性建筑,也是军官管理军队的驻地,各种军政要令皆从此出

若是一支军队里,这些工作都交由非战斗人员去解决,那就意味着要额外承担一部分人的安全、口粮等负担,可若是这些工作都是由能上战场的士兵充任,就可以削减这一部分负担,让整支军队变得更加灵活高效。

上文汉简吏提到的治计指的就是文书工作,吏养则为炊事,这都是由戍卒充任的。除此之外,居延汉简里还提到许多其他杂务,如削工、治厩、伐薪、除土、奉书、运粪等,共计三十余种工作,很多工作很明显都是带有专业性,都由戍卒处理,这足以证明居延塞边军尽量做到自给自足,不过多需要外人帮忙处理军政内务。

▲汉朝兵俑,汉军内部的杂务,基本都由自己的士兵自行解决。

不过杂务多起来,也意味负担重起来。除了日间的杂务,戍卒在晚上往往还要肩负守望边境,警惕外敌的任务,过重的负担导致了许多戍卒不堪重负,十人当中就有两人生病。

负责耕作事务的田卒相比起来要轻松一些,他们从国家处领取耕具、种子,平日只需要负责耕作便可以,只不过相对的,他们领到的口粮也较少,每个月仅2石出头,每日约1公斤的口粮。

虽然口粮较少,但其营养也足够全面了,这点对非屯田兵也是一样的。单单就屯田的主粮来说,就不止一种,有大麦、小麦、禾等,其余可购得的主粮还有粟、黍等。

▲即使是北部边疆屯田,也使用牛来耕作,居延塞就有专门的牧士管理牛群

除了主粮,居延塞还有专门的菜园,上文简文里提到的“一人守园,一人助园”里的这个园便是菜园,里面种有各式各样的蔬菜,葱、姜、韭、冬葵、毋著、薯等都是士兵们平日里的蔬菜,如若不够,还能在居延塞的市场上购得其他蔬菜,汉简里就记载了不少这种蔬菜的价格,如胡豆、桂、付子、大荠等。

既然能购得蔬菜,肉食当然也是可以买到的,肉、脂、胃、肝等都可以买到,而且价格还比较便宜,这似乎是因为居延塞周边地区更宜畜牧为故,比如在居延汉简中,粟一石就值195钱,但十斤肉才20钱就能买到,而且像一些下水,如胃、肺、肝等都较为便宜,除了胃要100钱,其他都只需要数十钱就能购得,而戍卒每月能领到200钱,因此每天都吃上肉完全不是问题,如此算来,汉军戍卒的伙食可谓是非常地好了。

▲如果遇上一些喜庆的日子,戍卒可能会搭伙买一整头牲畜来吃,在汉简中,这样反倒比散买部位要更便宜

总结

作为西汉边防重地,居延塞防御体系完整,在补给上又能做到很大程度的自给自足,戍卒们虽然较为劳累,且身处荒凉的边疆,随时还有可能遭遇匈奴人的入侵,但是他们不用担心吃得不好,也不用担心薪资不足,或许也正是富足的后勤供应,使得西汉能在跟匈奴的作战中占据上风,守护好内地的万里江山。

参考资料:

1、《汉代西北屯田研究》

2、《居延汉简研究》

3、《居延汉简 甲乙篇》

4、《汉居延东大湾城遗址勘察与研究》

5、《中国军事通史》

2 阅读:11

西域孤驼

简介:中年之前生活于广漠新疆,中年后迁居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