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故宫藏画里的雉鸟:天地孤寒翘首望

西域孤驼 2022-11-07 17:30:49
澎湃新闻

2022年11月07日 08:15:10 来自上海市

农历十月十四日,立冬。冬也,终也,万物皆收藏也。

《礼记·月令》记立冬三候为:“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其中,“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指野鸡一类的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古人便认为这是雉鸟跑到水里变成蛤蜊。生命的流转、物种的变迁,被古人演绎成浪漫的想象。

时令交替,自然界中的雉鸟虽隐没了踪迹,但在历代书画中,却时常可见到它们的身影。如在北宋赵佶《芙蓉锦鸡图》轴,落在芙蓉枝上的锦鸡回首凝视,目不转睛,题诗有“安逸胜凫鹥”句;明代吕纪《寒雪山鸡图》则绘天寒地冻之时,山鸡独踞岩上,昂首翘望,似有所待,让人感受到天地之间一片孤寒。

值此初冬节令,《澎湃新闻·古代艺术》特梳理故宫博物院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画中的雉,以飨读者。

宋 赵佶 芙蓉锦鸡图 轴

宋 赵佶 芙蓉锦鸡图 轴 故宫博物院藏

作为独立的画科,宋代的花鸟画无论在绘制技巧还是表现形式方面都已经达到高度的艺术水准,《芙蓉锦鸡图》便是其中的一幅精品。此图是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图中芙蓉盛开,随风轻轻颤动,蝴蝶翩跹,相互追逐嬉戏,引得落在枝上的锦鸡回首凝视,目不转睛。本幅右上宋徽宗赵佶以瘦金体题“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右下书款“宣和殿御制并书”,草押书“天下一人”。鸡在中国向有“德禽”之称,《韩诗外传》载:“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可见其文武兼备、仁勇具存、信守专一的性格为世人所激赏,难怪才艺绝代的一代帝王也会留下“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的诗句,流露出对安逸高贵之品格的赞许,由此体现了中国花鸟画的人文寓意。

目前流传于世题为赵佶的作品中,艺术风格呈现出工致细丽与简朴生拙两种迥然有别的面目,工致细丽者如《芙蓉锦鸡图》、《腊梅山禽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等,简朴生拙者如《柳鸦图》(上海博物馆藏)、《枇杷山鸟图》等。通过笔墨风格的比较分析,徐邦达先生指出前者不是赵佶所作,而是画院画家的作品,后者则为他的亲笔画迹,这一观点为多数艺术史研究者所认同。此外,现存记载南宋宫廷藏画的《南宋馆阁续录》卷三将此画列入与“御画”并列的“御题画”一类,表明《芙蓉锦鸡图》仅仅是由赵佶亲笔题诗的一幅花鸟画,并非其本人绘制。所以说,尽管图上有赵佶的题字,但此图作者却是一位没有留下姓名的画院高手。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关注艺事、醉心书画的帝王,宋徽宗赵佶在位期间广收名画巨迹,编纂皇家绘画收藏的书画著录——《宣和书谱》与《宣和画谱》,建立翰林图画院并完善其制度,还依据自己的审美观念亲自指导画院画家的学习与创作。关于绘画创作,赵佶在注重对被描绘对象细致入微的再现的同时,还要求画面蕴含诗歌的意境,令人观之有回味无穷的艺术体验,《芙蓉锦鸡图》无疑完美地体现出这位极具艺术修养的皇帝的美学思想。全图所用双钩法线条细劲,不仅花卉枝叶和锦鸡造型准确,芙蓉为锦鸡所压的低垂摇曳之态也能如实体现,加之色彩晕染得层次清晰,浓淡相宜,富丽堂皇中蕴涵端庄典雅的气质,堪称“形神兼备,曲尽其妙”。就构图而言,画幅左侧集中着芙蓉、锦鸡,与右上轻盈飞舞的蝴蝶遥相呼应,使得错综的布局显得密中见疏,揖让有度。以清瘦劲健的笔体写就的诗文和精致艳丽的图画更是互为辉映,相得益彰。

宋 李迪 枫鹰锦鸡图 轴

宋 李迪 枫鹰锦鸡图 轴 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又称《鹰雉图》或《鹰窥雉图》,是传世宋画中罕见的巨幅,由南宋宫廷画家李迪创作。据左上方署款“庆元丙辰岁李迪画”,知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

画面作对角线构图,主体禽鸟雄鹰置于左上角枯枝巅,俯首下视,紧盯着右下角的锦雉。锦鸡张口鸣叫,正向草丛中窜逃。斜线的呼应关系和锦鸡奔向画外的动态,营造出强烈的紧张气氛,扣人心弦。画家着意刻画苍鹰的眼、喙、爪三个关键部位,目光圆瞪,钢喙如钩,爪尖扣进树皮,既突出了鹰的凶猛矫健秉性,又强调出捕捉猎物时的力之凝聚和意念之专注,可谓真实传神。雉的形象也逼真如生,仓惶奔逃的姿态,惊惧的目光,乍开的羽毛,尤其是蹬出后腿又收缩脚爪的动作,准确地刻画出急于逃命又难脱厄运的情状,可见作者体察生物及其捕捉瞬间之动态的敏锐洞察力和写生传神的高超表现力。

宋 李迪 枫鹰锦鸡图 轴(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作品的笔墨敷彩技巧也十分成熟。禽鸟工整精细,设色轻淡,承北宋崔白以来的院体花鸟传统画更增动感和生意。树干粗勾细染,斑纹点点,呈苍劲之质。枫叶、兰草、丛竹则细笔双勾,淡墨渲染,形体富有弹性,又疏密有致,画法遵循“宣和体”的写生法则。山石运斧劈皴,兼作笔实墨重的擦染,近李唐又存北宋之法。此图堪称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巨构杰作。

宋 林椿 花鸟 轴

宋 林椿 花鸟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林椿 花鸟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缂丝 文石锦鸡 轴

宋 缂丝 文石锦鸡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浅蓝地设色织。一对锦鸡嬉戏在湖石之间,湖石旁种植了石榴、百合、蜀葵等各式花卉。色彩明丽,色系搭配和谐。锦鸡成双,石榴、百合、白头翁皆有百年好合、白头到老之意,用作婚礼庆贺最适宜。

宋 缂丝 文石锦鸡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缂织精密,以“盘梭”的方法,在经线上进行交织线条,表现立体的效果,又运用戗色法,颜色的变化细腻丰富,另外在细微处如鸟爪与树干轮廓、鸟羽等,都用墨笔补色,捕捉鸟类特征与其骄傲神态,极得画意。

元 王渊 桃竹锦鸡图 轴

元 王渊 桃竹锦鸡图 轴 故宫博物院藏

该图上有王渊款:“至正已丑(1349年)王若水为惠明作桃竹锦鸡图。”钤私印两方。是图将工整双勾的线条和细腻的水墨渲染合为一体,形成兼工带写的绘画技巧,以墨代色,脱胎于五代黄筌“黄家富贵”的工笔设色画风,反映了文人画重墨轻色的审美观。画家以水墨皴擦、晕染、粗细笔并用,行笔稳健而不乏洒脱,水墨层次变化丰富,颇有透明感,全图不着一色已具见典雅端丽,画意蕴藉清润、幽静深秀。

明 林良 锦鸡图 轴

明 林良 锦鸡图 轴 故宫博物院藏

画中主体为一对锦鸡,另有麻雀上下翻飞,布谷、斑鸠等在枝叶间栖息;坚实的山岩,风中飘摇的细竹以及丛生的灌木构筑出一个生意盎然的自然空间。林良以画花鸟著称,他用粗犷的笔墨使品相富贵的禽鸟表现出野逸自然的状态,将水墨写生的灵动与宫廷画追求的写实严谨相统一,创造出新的审美情趣,在明代宫廷画中有很大的影响。

明 吕纪 画草花野禽 轴

明 吕纪 画草花野禽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梁丛底下,一对野雉正在低头觅食,另外还有三只荜雀翱翔于上,构景既真实生动,又富趣味性。画上并没有作者的签名,因为钤盖了吕纪的印章,而被误认为是他的作品。实际上这幅画虽然极好,但风格却和吕纪不尽相同,推测应该出自明代其他高手所作。吕纪(活动于1439—1505年间),浙江鄞县人。明孝宗时任职于仁智殿作画,并被授予锦衣指挥的官名。

明 吕纪 画草花野禽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吕纪 画草花野禽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吕纪 画草花野禽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有沈周行书题跋:吕子观生都在手,老夫观物得于心。春风各有时哉乐,细草幽花伴野禽。沈周。

明 吕纪 寒雪山鸡图 轴

明 吕纪 寒雪山鸡图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吕氏为明代宫廷画家,其画风向以工笔者为多,然本幅却属其少见的写意风格作品。通幅用逸笔,看似快速,实则稳健而不草率。而院藏其“秋鹭芙蓉”图虽为一工笔之作,两者中细枝的用笔,却同样有着笔断意连的感觉。

明 吕纪 寒雪山鸡图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吕纪 寒雪山鸡图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绘天寒地冻之时,山鸡独踞岩上,昂首翘望,似有所待。作者为描写这份冰雪茫茫的气氛,用淡墨把天地都染黑,而让树上、岩上露白,以表积雪,并与右下角那道白亮蜿蜒的流水,互相迸发出凛冽的寒气。再加上萧条的藤萝和神情索漠的山鸡,令人觉得天地之间一片孤寒,是难得的佳作之一。

清 刺绣牡丹锦鸡图 轴

清 刺绣牡丹锦鸡图 轴 故宫博物院藏

图轴米色绫地,绣一对羽翼斑斓的锦鸡于牡丹盛开、溪泉潺潺的山涧嬉戏。画幅兼施多种针法,以套针绣枝叶,以滚针绣水波,以齐针绣锦鸡尾部斑纹,以刻鳞针和施毛针绣羽毛,以迭抢针绣牡丹花,物象生动真切,具有不同的质感和立体感,背景层次亦合乎自然形态。画面构图疏密有致,设色富丽与清雅兼具,于雍容华贵中

2 阅读:6

西域孤驼

简介:中年之前生活于广漠新疆,中年后迁居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