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的父亲死后,他没有回家守孝三年,而是夺情继续工作。这件事一度引发了同僚们的攻击。那么问题来了,张居正夺情,究竟是像他说的,皇帝不许他走呢,还是他自己不想走呢?
张居正夺情,其实是一个双向选择的结果,他自己确实不愿意走,万历皇帝也不乐意他走。不过,万历皇帝不愿意他走的想法,主要是受别人影响的。
万历五年,一则消息传到了张居正的耳朵里,给张居正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这个消息就是,张居正他爹死了。
在悲伤之余,另一个更实际的难题摆在了张居正的眼前:要不要回家守孝呢?
丁忧,在古代有很长的历史,意思就是官员的亲属死了,这个官员要停薪留职,回家守孝。守孝的日子过了,再回来工作。
当时不同关系的亲属死了,按照规定要守不同日期的孝,当然,守孝期间的限制也不同。但是不管什么规定,亲爹这种直系亲属死了,都肯定是要守孝的。而且是期限最长的那一档。
当然,我们翻阅史书也经常会看到“夺情”的字样。这一般是身份比较高,或者工作比较重要的大臣。皇帝会特意给你下一道旨意,允许你不回去守孝。这个叫夺情,意思是由于工作需要,皇帝强硬的夺走你的亲情。你是被逼无奈。
所以你不能拿这个当恩典,高高兴兴的接旨。你要推辞几次,然后在皇帝的坚持下接受“夺情”,而且你在孝期内最好按照守孝的规则约束自己,不然就等着社会性死亡吧。
不过这个夺情也有特例,比如在乱世的时候,由于环境紧张,许多官员可以直接夺情。这种情况下,夺情是常规,允许守孝才是特殊照顾。甚至谁要是私自回家守孝,还算是违法。
比如三国时期的吴国,孙权就要求大家直接夺情。谁要是私自旷工回家守孝,反而要治罪。孙权手下就有一个大臣,没遵守孙权的规定,父母死后直接回家守孝,孙权还差点治他的罪,还是陆逊求情才幸免于难。
再比如诸葛亮去世的时候,阿斗为了避免大家都去奔丧,给朝廷整瘫痪了,也紧急下令禁止给诸葛亮奔丧。在三国时代,门生故吏有给旧主奔丧的义务。当时朝廷的许多官员都是先在丞相府做吏,然后再提拔进入朝廷的。所以阿斗的这道旨意,其实也算是一种夺情。
但是三国时期比较特殊,一个岗位突然缺人了,可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正常的朝代,夺情都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
尤其是在太平年景,谁能想展示自己优秀的道德。大家都卷疯了,更不可能随便夺情了。把这件事做到典范的,是明武宗的首辅,杨廷和。
杨廷和是明武宗朱厚照的老师,所以非常受朱厚照的信任。即使在明武宗宠信刘瑾是那段时间,他的位置也没有动摇。所以在杨廷和需要丁忧的时候,明武宗当然会下旨,要求他丁忧了。
按照杨廷和的地位,以及他在朝廷上的人望,他要是夺情,谁也说不了什么。但是杨廷和没要这份特权,坚决要回家,丁忧守孝。
明武宗下了好几道圣旨,杨廷和都没改变主意,依然回家丁忧,丁忧期满,才回到了朝廷。
所以大家都夸杨廷和,这人道德水平真高啊,这才是孝子呢。
庄子曾经说过:没有山峰,就没有低谷。没有君子,也就没有小人。这话验证在张居正身上了。
其实以张居正的地位和重要性,是有资格夺情的。而且当时他和万历皇帝的君臣关系非常好,和掌印太监冯保又是盟友。即使他需要推辞几遍,皇帝也可以配合他。
但是杨廷和的高风亮节,把他的路走死了。以前夺情,大家还勉强接受。经过杨廷和的事迹,谁再夺情,谁就是贪恋权位的小人。
所以,张居正面临着一个难题,是被天下读书人看做异类,然后保住权位继续改革呢?还是干脆丁忧,急流勇退,也少惹点小人怨恨,给自己一个安稳的晚年呢?
心里的想法还没理清,身外的千丝万缕,已经成乱麻了。
有依附张居正的大臣主张夺情,但是更多的大臣认为张居正应该回家丁忧,这其中还包括一些平时和张居正关系不错的大臣。
没办法,当时的道德观就是这样,父母死了不丁忧,那就是贪恋权位、禽兽不如。
张居正贪恋权位吗?他确实贪恋,因为朝廷上瞬息万变,他真离开朝廷两年,内阁就没他位置了。但是张居正对于权力的留恋,不仅是出于功名心,更多是对于天下的责任,对于变法的担忧。
变法是个得罪人的事,阻力非常大。皇帝年幼,张四维虽然顺从,但谁知道他心里咋想的?申时行性格柔和,也不能接下他的担子。他是真的走不开。
在内心深处,张居正或许也有过丁忧的念头。丁忧,然后彻底和权力告别。趁现在得罪的人还有限,可以保自己晚年平安,子孙无恙。
宫外,大家纷纷指责那些主动夺情的人。开始大家还很克制,没骂到张居正身上,只说这些主张夺情的是阿谀小人。但是这只是暂时的客套,明眼人都知道,一旦张居正真的选择夺情,那这些指责,迟早会落到他的身上。
宫里,李太后和冯保也开始思考张居正的去留。
李太后是没什么犹豫,坚决想让张居正夺情。不过,李太后的挽留可不是出于对张居正的好感。她纯粹是觉得优良工具人难得,懒得换。
冯保也不愿意张居正丁忧。他这个司礼监掌印,和张居正这个内阁首辅合作,才有现在的权势。换一个人做首辅,他未必能保住现在的权势。当初陈洪能排在他前面,不就是因为陈洪和高拱交好,所以高拱影响了隆庆皇帝的意思吗?
再说,张居正毕竟是士大夫群体中的一员。他现在退步抽身,得罪的人还有限。张居正要是半途而废,时间一长,其他官僚还会认为张居正是自己人。可冯保不一样,他的宦官同事,可没这么委婉。自己一旦失势,还不得被人生吞活剥了?
所以,冯保也坚定了念头,不能让张居正丁忧。所以他特别卖力的给李太后吹风:可不能让张居正丁忧啊,他走了,皇帝可怎么办啊?
为什么要说李太后和冯保的想法呢,因为万历皇帝当时还是个未成年,还没什么主意,容易受身边人影响。
那谁能影响万历皇帝的想法呢?主要就是这三个人:冯保、李太后、张居正。所以万历皇帝的想法,也是倾向于让张居正夺情。
所以万历下旨,让张居正夺情。张居正当然要推辞几番,连上了几道奏折,“臣以二十七月报臣父,以终身报皇帝。”万历皇帝再下旨慰问挽留他。
朝里的大臣看这架势,张居正还是要夺情,许多都很愤慨,觉得他这是拿礼法道德不当回事啊,于是更激烈的上奏折反对张居正夺情。
由于张居正明面上一直在请求丁忧,所以有的大臣也不好意思直接指责张居正,而是一副帮着张居正求情的口吻,在奏折中极力说张居正父子之间感情多么好,张居正对自己老爹多依恋,张居正知道爹死了多悲伤,陛下你强留下张居正,这简直违反了人道主义巴拉巴拉。
张居正他爹张文明,其实不是什么品质多优良的人,在家乡也没少借着张居正的名头搞特殊化。张居正劝又劝不动,父子感情其实也没有多亲密。估计张居正看了奏折自己都得怀疑,原来我这么爱我爹吗?
因为夺情这件事,所以有一大堆大臣都开始弹劾张居正。但是其中最让人伤心的,是这其中有两个人,是他的门生吴中行、赵用贤,还有一个,是他的同乡艾穆。
这可令张居正破防了,当初有一个弹劾他的刘台,他都受不了。现在更好了,俩学生弹劾他,双倍打击!而且,艾穆可是他同乡啊。
一般在官场上,师生、同乡这种关系,都能互相援引,报团取暖,结果自己居然被自己的学生和同乡一起弹劾了。这可是当年严嵩都没有的待遇啊。自己干啥了,比严嵩还招人恨?
这件事给张居正带来了很严重的打击,在朝堂上,张居正似乎是胜利者。但是在无数人言中,张居正已经成了恶人。
这些人都是恶意给张居正找麻烦吗?其实也不是,许多人都是真心觉得张居正应该遵守孝道。许多人都是抱着“我为了你好”的心态,才多次劝张居正,劝皇帝。甚至张居正还有一个学生,写了奏折弹劾张居正以后,又拿着副本去给张居正看。
张居正本来对自己的学生没啥防备,接过来一看,才傻眼,问他:“你这个奏折交上去了吗?”对方理直气壮的回答:“没交上去,怎么敢拿给师相看?”
主观上,对方确实没有恶意,所以才这样坦荡。但是相比于借助舆论逼迫张居正的人,这种愚蠢的君子,更让人头疼。他没有私心,所以闯祸的时候也英勇无畏。
对此,张居正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该生气还是该笑。但是年轻的万历可不宽容,他正是长脾气的年纪,看问题非黑即白。既然现在张居正是好人,那弹劾他的自己是伪君子。对于伪君子客气什么,所以这些人都受到了严苛的处置,纷纷被除以廷杖,然后发配贬谪。
其中吴中行、赵用贤二人各廷杖六十,艾穆、沈思孝二人各廷杖八十。他们都是弹劾张居正夺情的人,之所以待遇有区别,大概是因为吴中行、赵用贤都是隆庆五年中的进士,是张居正的门生。
此刻,在群臣心中,这四个人都是不畏权贵,不顾忌私情的君子,所以纷纷去给这四个人求情。或许是吸取了这几个人的教训,所以他们不敢和皇帝闹的太过,就纷纷去找张居正。
张居正早有准备:我见你们,然后让你们骂我一顿,还得找借口退掉你们求情的话术。门都没有啊!所以张居正让门人说他休息,谁都不见。
其中,王锡爵比较机灵,居然悄悄进去了。这下,张居正总不能说自己休息了,只好强打精神,和王锡爵打太极。
王锡爵说夺情,张居正就说是皇帝的意思;王锡爵求张居正给这四个人说说情,张居正就说是皇帝在发火,他没招。王锡爵开始打直球:“皇上生气,那还不是为了老先生您吗?所以问题还是在您身上啊,您要是向皇帝求情……”
王锡爵话还没说完,张居正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夺过侍卫手里的刀,横在自己的脖子上,大喊道:“你杀了我吧,你杀了我吧,皇帝要我留下,你们要我走,我到底该怎么办啊?”
王锡爵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张居正,吓得也不敢再质问下去,赶紧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正如王锡爵所说,夺情这件事,其实最大的决定权在张居正自己身上,是他不想丁忧,所以皇帝才会坚定的下旨夺情。但是在变法进行到关键的时候,张居正夺情,才能保护变法的继续推进。张居正的夺情,是他平生“勇于任事”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