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名将王保保,他既是元朝后期的顶梁柱,又曾是在元朝内部搅弄风云的不稳定因素。
王保保,本名扩廓帖木儿。由于这个名字比较拗口,所以我们还是叫他王保保吧。他的出身不错,但是他自幼多病,所以就被送到舅舅察罕帖木儿家养大,顺便过继给了他舅舅。
他舅舅把他当儿子培养,而王保保也很快就表现出了出色的军事素养。当时已经是元朝末年,他舅舅拉起军队和那些起义军们较劲,他也在不断的战斗中,积攒出很大的威望。
1361年的时候,察罕帖木儿攻打红巾军的两个首领,田丰和王士诚。察罕帖木儿把这俩人打的很惨,所以田丰和王士诚就投降了。
可是察罕帖木儿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俩人投降的第二年就又反了,还顺便把他给刺杀了。
舅父被刺杀后,王保保集合军队,向仇人进攻。不久,王保保就打败了这两个人,亲手剜出了这俩人的心脏,祭奠自己的舅舅兼养父。
元朝对地方的控制本来就比较弱,军队更是如此。所以军队就如同将军的私产一样。王保保在他舅的军中多年,现在又带着人给舅舅报了仇,威望更大了。
所以元朝顺水推舟,让王保保继承他舅的军队,还给他升了一连串的官,比如银青荣禄大夫、太尉、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皇太子詹事。
前面的官职都不太重要,咱们只要记住,王保保现在有一个皇太子詹事的职位就行。
王保保继承的,是舅舅的军队。但与此同时,他也继承了舅舅的政敌,孛罗帖木儿。
由于他们的名字过于拗口,所以我们下面就把孛罗帖木儿简称为孛罗。
王保保的舅舅和孛罗都掌握着强大的军队,但是双方不和,两边窝里斗,经常互相攻伐。连元顺帝亲自下旨调停,两边也消停不了多久。
王保保刚继承军队的时候,那些农民起义军的势力还不算太强。王保保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和孛罗一伙人搞内讧上,几乎没怎么管这些起义军。
在王保保沉迷内斗的时候,起义军的势力一天比一天强大了起来。
但是王保保并没有注意到这件事,他一心和孛罗博弈。王保保确实是一个人才,他没有和孛罗硬碰硬,而是联合了太子。
于是,朝中出现了一种神奇的景象:元顺帝偏向孛罗,太子和王保保亲近。
一个皇帝,一个太子,一边带一个拥兵自重的权臣。此时的元朝,可以说是相当热闹。
元顺帝曾经在太子的鼓动下削减了孛罗的职位,又让王保保去攻打孛罗。看似王保保的党争取得了胜利,但是,有些人可能忘了,孛罗,也有兵啊!
孛罗直接就带兵攻打元大都。见孛罗来势汹汹,太子觉得自己留下了可能会凶多吉少,就跑路了。
太子逃走后,元顺帝把两个太子党的重要成员交给了孛罗,算是给孛罗一个交代。
然后,孛罗就真的退兵了!元朝人的脑回路,实在复杂。
在这一局,王保保所亲近的太子颜面尽失,孛罗赢了。
太子回到大都之后,越想越气,就命令王保保去攻打孛罗,自己也和孛罗的部队交战。可是太子的军事水平实在不行,结果,太子再次失败,逃去了王保保军中。
而王保保的对手孛罗,则再次兵临大都。不过和上次不一样的是,这次,他进去了。
上次,孛罗还算给元顺帝面子。这次,孛罗可是打败了太子,才去的大都。元顺帝非常知趣的封孛罗为丞相为左丞相。
太子来到王保保军中后,王保保没有急着和孛罗硬碰硬,而是和孛罗对峙了起来。王保保知道,只要对峙的够久,孛罗的军队迟早会出现变故。
但是,太子似乎已经不满足于这种局面。太子觉得,现在大都暂时回不去。可是王保保也占据着不少地盘,王保保还有军队。
不如,自己学习唐肃宗灵武即位,然后再慢慢考虑打回去。从太子的计划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元朝也不是完全拒绝汉化,他们只是筛选了对自己有利的部分汉化,简称灵活汉化。
但是,王保保拒绝了太子的提议。或许是太子的提议让王保保意识到:无底线的内斗,最终会伤害元朝的整体利益。
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王保保的作风开始转变,他不仅是一个拥兵自重的军阀,还重视起了元朝的利益。
战事如王保保所料,一段时间后,太子的命运出现了重大转变,他又能回大都了。
只不过,这个转机并非来自战场,而是来自他们的皇帝。元顺帝派人把孛罗刺杀了,还把他的脑袋送到了王保保军中,所以太子可以回家了。
王保保自己可能都没想到,自己和孛罗斗了这么久,最后孛罗居然会以这种方式被打败。不过,好像也没啥毛病,自己可以和孛罗内斗,皇帝自然也可以嘛!
于是,王保保护送太子回京,也被元顺帝封为左丞相。这场内斗,看似是以王保保的胜利告终了。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王保保回到大都,做了丞相,位极人臣。但是他的日子过的并不舒坦。
原因有二,一来蒙古贵族内部,以“跟脚”,也就是家族地位看人。王保保家世不错,但他不是大族出身,所以在朝中不少人瞧不上他。还是那句话,元朝不是拒绝汉化,元朝只是灵活汉化。
第二个原因是,他和太子闹掰了。在他军中的时候,太子想效仿唐肃宗,被王保保拒绝了。后来王保保带兵护送太子回大都,皇后再次提出,干脆逼皇帝禅位,直接让太子上吧!王保保又拒绝了。
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王保保干脆在距离京城几百里的时候,就把军队留在原地,自己陪着太子回来。所以,太子和皇后很不高兴,也疏远了王保保。
渐渐的,王保保就待不下去了。他自己主动申请,回到了地方军队里。皇帝很高兴,还封他为河南王。
大概是被元朝伤了心,王保保回到地方之后,明明已经看到了朱元璋势力的崛起,但依然带着给养父守孝的名义,对这些势力的兴起无动于衷。
不仅如此,他还调动几个同事的军队,打算趁着外敌当前,兼并一些别人的军队。
能在这种时候拉起军队的,谁也不是傻子。所以,这几个人压根不上当,还和王保保互相打了起来。
就这样,他们打了将近一年左右。这期间,元朝曾经下旨,给他们之间调停,但是各方都不怎么给朝廷面子。
这段时间,王保保的作风非常张扬,他不仅自立行省,还私自派人和高丽互通使臣。
要知道,外交是朝廷的事,地方可没有这种权限啊。王保保此时的做法,已经是明摆着不把元朝放在眼里了。
王保保的行为引起了元朝的警惕,在王保保杀掉元朝派去的使者后,这种猜忌更是达到了顶点。元朝削去了王保保身上的大部分官职,还设立了一个“大抚军院”,由太子统领,专门制衡王保保。
此时的王保保在元顺帝父子心中,简直就是曹操、司马懿的代名词。
不过,随着明朝的不断崛起,随着战线的不断推进,元顺帝的想法改变了。元顺帝恢复了王保保的官职,打算和王保保和好,一起抵抗朱元璋。
对于元朝的示好,王保保的许多部下都不满意。这些人对王保保说:“朝廷之前总想杀您,咱还勤王做什么,倒不如坐观成败。”
可能是当初太子想效仿唐肃宗这件事,给王保保留下的印象太深。所以王保保深知,无限制的内斗,只会损害集体的力量。因此,他没有坐观成败,而是接受了元朝的示好,重新做了元朝的忠臣。
此后,王保保开始了抵抗明朝的历程。
刚开始的时候,王保保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当时徐达、常遇春他们准备攻打冀中一带,想把这里当做进攻山西的跳板。此时的明军信心满满,还派人去招降王保保,这即是对自己实力的自信,也是对王保保才能的肯定。
徐达带领南路军,让汤和作为先锋,先去攻取泽州。可是汤和在行进的过程中孤军冒进,给了王保保可乘之机。王保保在韩殿攻击汤和,大获全胜,导致明军惨败。
这次胜利让元顺帝十分兴奋,他立刻封王保保为齐王,赐给他金印,让他收复元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
王保保大军向北京出发了。不过,明军吸取了上次的教训,重视起了王保保。徐达认为北京那边守卫很牢固,不用担心,倒是王保保带大军出征,太原内部空虚。
徐达干脆避实就虚,进攻太原。这张釜底抽薪果然有效,王保保一听说徐达进攻太原,匆忙赶回来救援。
一切都按徐达的构想进行,现在王保保回师,徐达就打算偷袭王保保。恰好这个时候,王保保的部将豁鼻马投降明朝,愿意给徐达做内应。
当夜,徐达对王保保发起了袭击。幸好当时王保保正在看书,所以徐达偷袭的时候,他还有机会逃跑。果然,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王保保跑的非常狼狈,由于时间紧迫,他只穿了一只靴子就跑了出来。王保保跑出来的时候,只带了十八骑兵,其余4万人,都做了明军的俘虏。
此时的元朝,已经是大厦将倾。在大趋势面前,王保保也无能为力。因此,王保保劝元顺帝,别留在应昌了,这里守不住,还是一路向北,回和林吧。不过,元顺帝没听他的建议,还是留在了应昌,似乎还在奢望着中兴。
到了第二年,明朝北伐。由于之前王保保袭击兰州,还歼灭了明朝派去的援军,所以现在兰州在王保保的包围之中。因此,怎么解救兰州之围,就成了明军的一个问题。
许多人都建议围魏救赵,用袭击应昌的方式,逼王保保离开兰州。可见,当时明朝内部的许多将领都意识到,王保保不好对付。
最后还是朱元璋拍板,西路军由徐达带领,进攻兰州;东路军由自己外甥李文忠带领,打应昌。
朱元璋的目的,是希望元顺帝和王保保都受到攻击,彼此无法互相救援。
这次和王保保打交道的,是徐达。可能王保保和徐达八字犯冲,所以一碰到徐达就容易吃亏。徐达到了之后,没急着和王保保交战,而是天天晚上让士兵们制造噪音,吵的王保保军队上下都没法好好休息。
这么几天下来,王保保手下的士兵各个哈气连天,无精打采。终于,在某一天晚上,徐达感觉时机到了,命令军队发动了偷袭。
王保保再一次败在了徐达手里,匆忙之间,王保保只好带着妻子和几个随从逃了出去。
而李文忠那一路也很成功。此时元顺帝刚好去世,李文忠袭击应昌,大获成功。太子刚刚继位,就仓皇逃出应昌,正好印证了王保保当初说的“应昌守不住,回和林吧”
王保保和明军打交道,也有不少败仗。但是在明朝不断强大,元朝日薄西山的情况下,他能取得几次成功,就已经非常难得了。
洪武五年的时候,明朝再一次北伐。这一次的阵容极度豪华中路由大将军徐达带领,直趋和林;东路由李文忠带领,从西北面袭击和林;西路归冯胜带领,出金兰取甘肃,算是疑兵,用以迷惑元朝。
王保保采用诱敌深入的策略,先是示弱,然后又埋伏了明军。经此一战,王保保打败明军,保住了北元。
要是没有王保保,北元真就彻底凉了。这次胜利,对北元有很大的意义。至少在王保保生前,明朝都不怎么大规模出兵进攻了。
在无数次的内斗中,元朝的江山已经化为乌有。之前的内斗,王保保都深度参与过;后来江山动荡,王保保也竭尽全力保护着元朝的国祚。对于元朝,王保保算是尽力了。
在这次胜利之后,明朝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在追击北元,王保保也无力和明朝大规模作战。后来,王保保在历史上就没有什么记载了,应该是平安终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