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最后一个“大圆桶”到达指定位置并下沉到位后,中交三航局承建的小洋山北作业区工作船码头工程30个新型桶式基础结构全部沉放完成,这是小洋山北作业区工作船码头项目自2023年7月15日首个桶式基础结构完成安装后,安装的第30个也是最后一个,标志着小洋山北工作船码头“大圆桶”基础结构全部安装完成。
小洋山北作业区整体拟建设7个7万吨级和15个2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同步实施相关配套工程,设计年通过能力1160万标准箱。工作船码头工程是小洋山北作业区首个动工的先导项目,建设内容为码头岸线长度618.3米,码头建成后兼具防波防浪功能,可供海事、引航、拖轮、船舶污水收集船等辅助船舶的靠泊作业。
项目团队考虑到施工区域为小洋山北侧外海海域,水文气象条件恶劣,为了保证码头下部结构更为稳固,并最大程度减少对施工海域的污染,项目团队创新性地使用了桶式基础结构与砂桩复合地基相结合的组合方式,构造了一种可在软土地基中使用的全新的码头结构形式。相比传统重力式码头,使用自重高达5000吨的预制成型桶式基础结构作为下部结构,能更好地抵御横流高流速的海浪,且在工艺流程中没有抛石基床,工序更加清晰,也更为绿色环保。
国内首创,意味着项目建设团队将面对的是全新的施工工艺和空白的施工数据。三航局小洋山北作业区项目总经理部将新型桶式基础结构的运输与安装立为专项科研课题,在工程建设之前便开展了充分的理论和模拟研究。项目技术团队充分结合工程与环境特点,在中交集团工程结构重点实验室康桥试验基地开展1:10的模型试验,并最终确定采用无底有盖的负压桶结构形式作为桶式基础结构。码头下部结构由30个桶式基础结构排列而成,单个桶体由上下两种结构组合而成,下桶为无底薄壁结构,上桶为矩形沉箱结构,最大桶体长40米、宽20米、高26.5米,重达5492吨。
为保证桶式基础结构预制进度并创造较为顺畅的运输条件,三航局为小洋山北作业区开发“量身定制”了大洋山海工基地,作为桶式基础结构的预制基地,为后续运输与安装带来便利。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始终贯彻“优质工程、绿色工程”理念,联合三航局技术中心研发的测量定位系统、桶式基础结构下沉控制系统,可在5公里范围内对操作平台实施远程控制,实时监测桶式基础结构的安装位置以及高程变化。而沉放过程中排气、排水等施工流程,全程无需大型船舶振沉,施工无噪声,消耗能源少,无环境污染。
据海事部门介绍,施工水域处于开放海域,水文气象条件较差,桶式基础结构拖带、下沉过程中受到横流影响,容易发生偏移、倾斜,拖带作业风险高,施工难度大,对安全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该项目开工以来,洋山港海事局持续加强现场监管和服务保障,通过船舶交通管理中心远程监控与海事巡逻艇现场护航相结合,做到全天候、全时段、全方位的安全监管,多次组织召开施工安全保障协调会,实施船舶检查并督促整改安全缺陷,派员定期走访项目部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和现场应急演练,持续深化与涉水单位的信息互通、执法联动、资源共享。
目前,桶内回填和上部结构施工在桶式基础结构安装完全后正在有序开展。据小洋山北作业区项目总经理部总经理刘海青介绍,项目技术团队将进一步收集分析桶式基础结构施工过程数据,不断优化细化工艺流程,为后期小洋山北作业区防波堤及接岸结构工程桶式基础结构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小洋山北作业区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洋山作业区干线集装箱码头的重要补充,其功能定位为江海联运、沿海支线、近洋航线集装箱的装卸与转运码头作业区,同时发展贸易加工及综合服务等功能。建设小洋山北作业区是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举措,对进一步深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扩大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