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地兵,飞上詹娘舍的鹰
张世连
第三节
却说完成侦察任务后的测地六班战士们查看着地图上的等高线,不断向詹娘舍方向眺望,根据自己的专业性质判断,估计很可能会有任务要爬上那座足有八十五度坡度的神秘高峰。
此时我国外交部向印度政府提出强烈抗议和照会限期三天内撤出在我国境内构筑的一切军事设施和人员,否则一切后果自负。茶水站炮班战士们听到这消息真急不可耐,感到我国政府对侵略者太仁慈。
果然不出所料,炮兵部首长来电命令测地六班回仁庆岗“亚指”接受新的任务,转移到乃堆拉一带测地。战士们顿时心情激动、斗志昂扬,预感很快就要登上乃堆拉东南侧那座冲天宝塔一样的处女峰了。
测地六班下山走后不久,限期第三天的下午印军怂了,撤走了。茶水站炮手班的战士们一个个像漏气皮球一样全蔫巴了,都为没能狠狠教训一下侵略者深感遗憾,直喊窝囊!
曾记得半个月后,我带着气象站路过嘎觉寺门口偶然遇到黄品贵副营长。立即竖起姆指向他说:“昔日里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幼主;今朝你黄副营长单炮吓退印军。”只见他摇摇头苦笑地说:“哎!别提了!煮熟的鸭子给放飞了!”这是后话。
21日下午,测地六班在“亚指”接受了新的任务:次日以詹娘舍到浪木龙两个制高点为基线,把敌方共十八个目标(包括方位物)全部交会出来,他们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第二天天未亮他们就起床了,除携带全部武器、器材、装具外,为抵御雪山的寒冷,他们都穿上棉衣、棉裤,戴上单军帽,穿上解放胶鞋,带上羊皮军大衣等。吃过早饭后,乘坐嘎斯69中吉普车出发,同去的还有军区炮兵部侦察科的蒋参谋。车在刚刚加宽改造的简易公路上颠簸了约一个多小时到了公路尽头的春丕塘停了下来。全班徒步走到斜坡司附近一块稍平坦的地方,班长李作贵看了当地地形后,决定在无任何控制网点可利用的荒山坡上用短基线二次扩充法测算出主基线詹娘舍至浪木龙的这段水平距离。
他们做了分工,由罗德明、韩济万分别到乃堆拉山口南北两边两个山顶詹娘舍和浪木龙竖标杆,然后班长在二十厘米深的积雪小块平地上选择一段约不小于主基线八分之一的地段做补助基线,在两端选定两个补助点后,由刘再堂、徐远明在两个补助点上竖起标杆,陈绍发协同班长、副班长用钢卷尺拉出这条短基线距离。班长和副班长阳述太负责测角和记录。
1971年李作贵连长摄于武汉
拉钢卷尺的精度要求到毫米,这300米左右的短基线上要用30米的钢卷尺拉10小段左右。卷尺要绷紧,方向要端正,测针要插直,读数要精确。往返各拉一次,差值不能超过千分之三,取其平均数。当地面倾斜度超过两度以上,还要把倾斜距离用正切函数修正为水平距离。除气温对卷尺的热胀冷缩影响忽略不计外,李班长处处要求严格,一丝不苟。这一切都是在高寒缺氧的雪地上进行,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这里气候恶劣,瞬息万变。一会儿雨雪,一会儿放晴。这阳历八月天,内地骄阳似火,而这里却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登詹娘舍,更是困难重重,难上加难。詹娘舍,藏语是“雪山孤岛”之意,海拔4655米,峙立于中印边境锡金段的乃堆拉山口(面向锡金)左侧,突兀险峻,当地人形容为“鹰都飞不过去的地方”,平时云遮雾盖,如波涛滚滚。每年大雪封山七、八个月,六级以上大风天气有三百多天。年雷电期近九个月,雷电击山崖如滚火球,是世界闻名雷区。登詹娘舍,就是要抱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罗德明接受了攀登詹娘舍的任务。没有任何的犹豫和豪言壮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完成任务!”。他路经乃堆拉左侧我们老大哥部队步兵三连驻地时,走的是步兵铲除积雪的一条小道,路的两边全是高高的雪墙。再往前方走,全是很深的积雪和乱石,他艰难地走到詹娘舍山脚下。
冰雪覆盖的詹娘舍,四周是那么的宁静。凡是敌人观察不到的地方,都是近九十度的绝壁无法隐蔽攀登,凡是能勉强向上攀登的地方全都暴露在敌人的视界之内。他必须乘大雾弥漫时迅速上山。此时“亚指”首长已命令乃堆拉、则里拉一线的步兵严密监视敌人,轻重机枪、迫击炮掩护测地兵上山下山。有步兵的配合,更坚定了他们的信心。
罗德明仔细观察后,找到一处位置,在浓雾掩护下,开始向上攀爬。他拄着一根两米标杆一步一喘,心急如火。他心里明白,只有他登上山顶竖起标杆,班长才能开始测角,尔后战友们才能随其后登上詹娘舍进行测量。面对高寒缺氧,积雪深厚,浓雾笼罩,看不见山顶的恶劣条件,他给自己鼓劲,必须登上去。他一步步吃力地向上攀登。从乃堆拉到詹娘舍400米的高程差,罗德明用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艰难地登上了顶峰。登上山顶,他大吃一惊,哎哟!原来这山尖尖只有不到两平方米的面积,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样,他环视四周,全是悬崖绝壁,有一个方向竟是近90度的万丈深渊,心想这座山怎么这么尖,简直像座宝塔一样。
这个鹰都飞不过去的地方,我们的测地兵战士“飞”上去了!
罗德明跪在地上固定并手扶标杆往斜坡司方向俯视,望见班长已经开始操作测地经纬仪,又转头望到了乃堆拉对面浪木龙山顶韩济万竖起的标杆,他已不觉得孤单,知道再等一会儿,班长他们就会上来的。
2020年罗德明夫妇摄于四川
(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张世连:1942年3月生于西安,1958年12月入伍。1961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侦察学校,1964年7月毕业分配至西藏军区炮兵独立308团指挥连历任气象站长、副连长。后调入四川省苍溪县武装部任参谋。1985年3月转业到洛阳市工作,2002年3月退休。
作者:张世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