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有很多大湖泊中的生物也有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比如贝加尔湖,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最大也是最古老的湖泊,但是即使这样,贝加尔湖居然会有海豹!
这还是世界上唯一栖息在淡水湖泊的海豹,那么这个世界上地球的肺部——亚马逊雨林,为何会跑来海豹呢?
贝加尔湖简介。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淡水湖,位于东西伯利亚的南部,最深处为1642米,平均深度为744米,按容量来说,所蓄水量为23.6万亿立方米,比最大的里海还要多,足以让所有人的汗水流出去十个月还不会满湖。
而且这样的湖泊已经存在了2500万年了,可以说是史前老古董了,那么2500万年前的贝加尔湖是什么样子的呢?
贝加尔湖虽然是淡水湖,但是从多方面来说贝加尔湖却有着和海洋一样的特性。
比如在潮汐现象上,固然海潮的形成还是月亮以及太阳的引力拉扯造成的,淡水湖泊不一定会有潮汐现象,但是在贝加尔湖由于它的特殊性也有潮汐现象,当贝加尔湖到达高潮的时候是每隔12小时12分钟发生一次涨潮现象,每过6小时6分钟就会出现涨潮和落潮交替现象。
除了潮汐现象外还有暗流,在贝加尔湖中生活着许多淡水鱼,有许多鱼类喜欢栖息在某一点,在某一点聚集着大量的鱼群,这些鱼群的游动方向是不一致的,有时甚至会有不同的深度交叠,这种现象就被称为暗流。
鱼群间游动产生的力量会影响周围的水流动,形成回流和涡旋等现象,这些涡旋现象在科学上被称为涡度场。
对于贝加尔湖中的特殊性还有在底部裂缝中喷出的热气,这是由于某种化学反应导致的,这种区域经常会因为气体泄露而频繁冒泡,并且泡沫中常常含有氢硫酸等物质,这可能意味着那些地方还曾有过生物活动。
除了这些之外,贝加尔湖还有许多海洋中拥有而淡水湖泊中没有的生物,其中之一就是海豹,而这个海豹又是怎么回事呢?
淡水海豹。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淡水湖泊中栖息着海豹,淡水环境也无法适应这种海洋动物,他们专门生活在冰冷的大海以及寒冷冰封的极地地区,虽然海豹生活在水中,但是他们并不属于鱼类,而是属于哺乳动物。
雄性的成体海豹体长可达5-6米,重可达300-400公斤,相比一般的成年女性甚至成年男性都要重得多,成体海豹主要以鱼类为食。
海豹浑身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脂肪,可以起到保暖作用,而它们的前肢则宽扁尤其是掌心上还具备坚硬的蹼,与手指间连接着膜,以此增加水下阻力。
每当幼崽出生后,母亲会用自己的手臂将幼崽捞起来,让他吸食胸部流出的乳汁供给养分,直至哺乳结束,母亲用爪子将幼崽与自己剪开。
随着幼崽成长,他们后脚才会慢慢缠绕上绳子一样变得强壮有力,而前脚也会慢慢变得轻灵敏捷。
这些幼崽慢慢学会游泳和追捕食物,在威胁之下,它们还可以潜入水下长达二十分钟,不过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将头露出水面进行观察。
随着时间推移,他们渐渐从栖息在海洋适应于淡水,每次繁殖的时候母亲都会产下一枚,幼崽非常柔软,所以会用攀爬的方法进入水中,以此让自己不至于滑入。
在入水后,幼崽一般只有四个小时会独自行动,四小时内,他们会寻找自己的食物,会捕捉小蜗牛小虾和小鱼等同类,并且钻入淤泥中进行取食。
除了这只海豹之外,还有另一只海豹也是淡水海豹,在日本长崎县北端沿岸有一个面积大约4.5万平方公里的湿地叫做对马,这是日本最西部地带。
这个地区也有一种生存于淡水中的斑点眼海豹,这这一点可能是由于两岸之间缺口的潮汐保护作用,以及两岸之间相互影响造成的。
除了这里不可能还有其他地区再有第四只海豹,而当科学家们研究这件事情的时候认为也许曾经有过,只是如今已经离我们远去。
科学研究。直到今天,人们还不知道这一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目前关于海豹的形成只能通过一些线索进行推测。
多数科学家们认为贝加尔湖当年与外方贝加尔海连接着,当时由于碰撞发生了物理改变,使得这片区域脱离了外方贝加尔海成为如今独立存在的内陆湖泊。
在这个过程中或者可能当时正有一只雌性成体海豹冲破障碍进入贝加尔湖,在这里她待了下来没有出去,因此逐渐适应于淡水。
但这个推测目前并没有任何证据,因为科学家的考古研究表明,当时并未与外方贝加尔海连通。
第一种推测就是不太可能,那不知道是什么因素使得两岸之间分开的时候海豹跟随其后离去。
另一种推测是那些本应离开一只留在这里的雌性成体海豹几经演化渐渐变成了适应淡水环境。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两者结合也可能,但是科学家们认为这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他们认为随着一代代轮回交替,也许那些走向演化变成杜父鱼也许被称为“本土鲨鱼”更为合适。
杜父鱼其实是一种淡水鱼类,他们常常聚集在河口附近和大小河流汇合的位置,是由于他们栖息在波涛汹涌的区域,所以看起来像极了鲨鱼,但是即使这样他们也不是鲨鱼。
杜父鱼之所以看起来像极了鲨鱼可能是因为他们发生演变,很久以前他们应该也是鲨鱼,但后来的事情现在已经无法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