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徐坤,当顶流成为「性价比」

风生 2024-08-25 15:39:40

相比娱乐圈努力凹“活人”人设,「升迁荣辱」职场故事或许最接地气。

陨落的明星与离职的同事极为相似:可能会想起,但久了便没了。

随着娱乐产业的极速膨胀,新星是雨后春笋,“消失”的前浪们更是数不胜数,不仅粉丝群体要一心多意,连资方也容易挑花了眼。

其实有时候,落入凡间的巨星对于市场来说更诱人。

尤其是那些曾招风唤雨的顶流们,经历“被隐退”的黄金时间里,正走向性价比的峰值。

没错,蔡徐坤就是其中代表。

当下

蔡徐坤有个关键信息:他不是法制咖。

这也是影响资方对于“公众展现”的关键,不然一旦引流过好,法制咖导致舆论的负面反噬。

公序良俗,对于广义的消费市场没影响是不可能的,但利弊衡量终究也是要具体分析。

对于一线品牌,或者是稳固品牌价值(非营销活动)来说,选择这类名人是风险偏高的选线。

但对于偏年轻、女性群体、快消品,或二三线需提升营销效果的品牌方来说,这是项相对优秀的选择。

风生在去年分析“蔡徐坤公关文”时,就提到其内容一个关键信息:内容有稳住粉丝基本盘的意图。

这也为蔡徐坤在内娱“隐退”后,依然能保持住有相对体量的粉丝。

退圈本质也是种筛粉过程,加上选秀成名的属性,他的粉丝对商业推接纳度也要比其它类型的明星更容忍。

过去顶流的含金量,配上如今事业未完全停滞的情况下,其商业价值仍相对明朗。

尤其在过去活跃的商业转化里,其创造的成绩是十分显著。

在熬过声浪最大的“负面期”后,现在正是社交平台的舆论「松懈」的黄金期,既然在半封杀行列,那爆款机遇也不能完全定性为无。

要知道任何挂名“一线”的名人,在报价方面都堪称昂贵,而当下处在模糊边界的蔡徐坤,在这方面拥有更多的性价比。

毕竟失去光鲜的盈利后,这位红极一时的明星和团队对于商业合作也将更为敏感,这种“雪中送炭”的合作也将更为轻松。

其次复燃期的代言宣传粉丝诱消费导性都是强烈的,这部分价值对不少品牌来说都是拥有诱惑的。

赋值

除了消费力强的粉丝群、历史新低的报价外,蔡徐坤的价值还能再“加码”。

网络符号:其在公众视野中保留了记忆点,这部分网络词汇方便在特定时刻进行情绪烘托,也让其避免了退圈即凉的可能性。

标签:蔡作为选秀出身,又捆绑多类“流行文化”的年轻标签,这部分的商业符号对特定层级是拥有竞争力的。

发展可能:顶流的突然陨落显然不符合团队利益,「环大陆事业发展」的镀金效应有一定海归镀金的潜能,也可能为整体人设进行加分。

而以上都是“快速+显眼”的营销符号,都是些能直接带来市场反馈的增量。

但如果只说好处不提风险,那显然也不符合其“越渐下滑”的处境,而蔡最大的风险就是「未知」。

相较于同为“软封杀”的杨颖还有港圈兜底,蔡徐坤的核心事业仍以内娱为主,如果说其一直没有回归和气色,那综合考量就要把其要放在大网红行列进行对比了。

蔡徐坤的回归更像是连绵阴雨后的阳光——似有非有。

失去高曝光的输血、存量粉丝必然会随着时间的骤减,谁也不敢笃定其将来能否翻身;

毕竟在大众舆论里,蔡徐坤依然捆绑着“劣质艺人”的印象;

考虑品牌公关、非市场转化的宣传造势,他不见得是优选。

内娱是一个极速迭代的生态,对于资方来说押注新生代远比押顶流回归要更简单一些。

最后用尼采的话当结束语:“是金子总会发光,但如果那只是镀金,光芒终会消逝。”

0 阅读:83

风生

简介:随风而生,随心而说。一个不太合群的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