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走上仕途后越走越顺,职位也是越来越高,但他给家中妻母所寄的俸禄始终只有仅仅二百两。
有一次,妻子周氏就忍不住问道:“朝中是发不起俸禄吗?你每年的俸禄到底有多少?”
闻言,左宗棠也没有一点遮掩地回答道:“一年四万两白银。”这个数额可谓是巨大,直把周氏吓了一跳。
但随即反应过来的她怒上心头,“那为什么只给家里芝麻点银子?你是不是在外面养了外室?你怎么对得起我?”
这些俸禄究竟去了哪里呢?是被他挥霍一空,还是正如周氏所说?
同甘共苦的发妻作为一个晚清名臣,左宗棠并不是出生在富贵之家的贵公子,而是来自一个积代寒素的家庭,从小就深知生活的不易。
左宗棠和周氏是从小定亲,本来是一段美好的姻缘,但左宗棠家中父母相继去世,家道中落,生活陷入了困境。
但周氏并没有因此而悔婚,她坚守着自己的承诺,如约与左宗棠完婚,左宗棠就这么入赘道了周家。
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周家并没有看不起他,反而给予了他充分的尊重和支持,肯定了左宗棠的才华和潜力,相信他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
在那个时代,科举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左宗棠自然也踏上了这条路,虽然周家是他最坚实的后盾,但他自是要投桃报李的。
周氏深知左宗棠的抱负,她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私房钱,让左宗棠安心备考,更是令他感动不已。
然而左宗棠看到自己的姐姐日子过得很糟糕,心中不忍,便把这 100 两银子给了姐姐。得知此事的周氏也没有责怪他,而是再次为他凑齐路费。
左宗棠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经史子集、兵法谋略皆有深入的钻研,可尽管他有着过人的才华,却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受挫。接连三年,他满怀信心地踏入考场,却每次都失望而归。
最终在失望和痛苦的交织下,左宗棠赌气做出了一个决定 —— 归隐山林。
他觉得这个世界已经容不下他的才华,既然无法在科举场上取得成功,那就远离这喧嚣的尘世,寻找一片宁静的角落,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而周氏深知丈夫的失落和痛苦,也理解他的决定,她也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自己原本优渥的生活,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抱怨,就毅然决然地跟随左宗棠住进了深山之中。
出仕为官左宗棠将周氏的付出都看在眼里,又重新燃起了斗志,刚好他迎来了一个机会。
1853年,天下大乱,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左宗棠也以此为契机,从一个无人问津的书生,正式开启了自己的仕途生涯。
这个转变有点戏剧性,但确实印证了那句老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左宗棠确实是有实力,又得到了曾国藩等名人的赏识,接着左宗棠的仕途就像直上云霄的火箭,一发不可收拾。几年功夫,从浙江巡抚到闽浙总督,左宗棠的政治生涯可谓是开局非常不错。
而他也以天下人为己任,为了国家的利益和百姓的福祉,常年在外奔波劳碌。官场的事务繁杂,责任重大,左宗棠常常忙得不可开交。
他穿梭于各地,处理政务、指挥军事、视察民情,几乎没有片刻的清闲。在他的心中,国家的安危和百姓的幸福始终是第一位的,为此,他不惜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
而周氏则选择了在背后默默支持着左宗棠,让他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投身于工作之中。
可没想到,尽管左宗棠每年有上万两银子的俸禄,但他对家庭的开支却极为节俭。每年,他只拿出二百两银子家用,这个数目在当时的官宦家庭中可谓是少之又少。
遭到妻子的质问后,他也不得不将自己的开销一一解释清楚,其实深知财富的来之不易,也明白奢侈浪费会带来的不良后果,而他的俸禄实际上都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
听完左宗棠的解释,周氏含泪道:“你放心,家里一切有我。”
民族英雄左宗棠大部分的俸禄都用在了国家与百姓的需要上,可谓是将个人的得失置之度外。
当各地遭遇灾情时,虽然会拨付相应的赈灾银两,但申请赈灾的程序繁琐复杂,需要经过层层审批,从受灾地区上报灾情到朝廷最终批准拨付银两,这中间往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在这段漫长的等待过程中,灾民们的处境却日益艰难,他们急需救助来维持生存。更为严重的是,很多赈灾银两在交付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导致最终无法真正到达灾民手上。
有的被贪官污吏层层克扣,有的在运输途中遭遇意外损失,还有的被挪作他用。这些问题使得灾民们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得不到及时的救助,只能在苦难中苦苦挣扎。
而左宗棠更是勇于担当,他毫不犹豫地从私人财产中拿出银子来进行救灾,不遗余力地从个人俸禄中拨出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修建,帮助民众重建。
当得知下属家里有难事时,无论是经济上的困难,还是家庭中的纠纷,左宗棠都会亲自过问,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下属排忧解难,下属们对他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在战场上用胜利来回报左宗棠。
而左宗棠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大事件,那就是——收复新疆。在当时整个朝堂对新疆的放弃态度中,左宗棠坚定地认为新疆是大清的土地,应该纳入中央统一管理。
面对慈禧太后的拖延和不作为,左宗棠毅然决定自己出资。他动员身边的人共同募捐,甚至倾家荡产也要挽救国家的领土完整。
他这种超乎寻常的胆识和责任感,令人肃然起敬。最终在左宗棠不懈的努力下,新疆被成功收复,这一历史性的功绩让他的名字永载史册。
但在他生命的落幕时,人们却发现作为一位国家栋梁的他,几乎没有留下什么财富。
对于后人来说,左宗棠的遗产并不仅仅局限于物质上的东西,更多的是他的精神财富。
他对孩子们的教育也是严格要求节俭,他对家人的严格要求并非不近人情,而是为了让他们明白,富贵不能淫,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物质欲望所左右。
对于左宗棠来说,个人的财产从来不是他所追求的,真正让他觉得值得骄傲的,是能够为国家和百姓做出贡献。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他的自我奉献,新疆可能还不在中国的地图上。
参考资料:
《晚清风云人物录:左宗棠与他的年代》——时代周刊,2022-01-08
福建历史文化名人概览[M]. 2023 刘传标编著